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生态型城市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互动、共存共荣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产业则是城市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生态型城市社会对传统产业发展诉求,主要关注的是经济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寻求产业发展的生态路径和政策取向,强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农业应建立完善的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工业应制定完善的循环工业发展政策和法律规范,建立合理的工业产业内部结构.同时大量建立循环型工业企业和园区;服务业应进一步完善生活型服务产业体系、加快生产型服务产业的发展.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型城市社会循环产业发展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新型工业化要求资源节约、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制造业发展模式;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共生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集聚、工业化和区域经济增长,本身就是新型工业化的组成部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都需要通过产业集群这种经济组织形态的协同效应获得发展。本文就这些内在经济关系,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提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区域制造业互动发展已经成为—种共识.迄今,比较中心城市服务业与其外围不同圈层制造业发展关系的研究甚少.文章选择杭州市及其外围的杭州市行政区、杭州都市经济圈和浙江省三个圈层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杭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三个圈层制造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并就如何发展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现状,经济发展后发地区立足比较优势,发挥自身后发优势,实现对先发地区经济的增长接力是中国经济实现持续性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后发优势的定位可以区别为数量优势和质量优势,分别侧重于后发地区对先发地区的数量追赶和质量追赶,其中质量追赶主要侧重于后发地区在完成数量追赶,步入工业化后期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发展等。泛长三角经济区内后发地区对先发地区经济增长的接力以及先发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相应传统行业发展的接力等现象,揭示了区域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前提在于后发地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关键在于先发地区积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培养新型增长极,重要杠杆为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联动。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城市经济转型与服务业结构升级的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经济结构面临新的大调整。在相对较长的后危机阶段,我国的城市完全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经济的迟滞发展,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全球市场的控制能力,将自身镶嵌到全球生产网络中去,来实现转型发展。以服务业结构升级主导下的城市经济转型,应着力提高城市经济容积率,推动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并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服务业结构升级并重和加快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的城市商贸流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对于促进经济转型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包括以农产品深加工为核心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以绿色化为中心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要构成的现代化服务业体系。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需要有针对性地设定发展战略,需要明确总体发展战略、战略实现路径、战略发展重点,避免战略发展误区,等等。  相似文献   

7.
推动浙江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加快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根据200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工作要求,浙江省政协、长三角(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树人大学等单位组成联合调研组,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金明担任调研组顾问并亲自指导,原省政协副主席王玉娣同志牵头组织实施,就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问题进行了重点调研。调研报告指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的重要途径,然而我省块状经济生产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报告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借鉴。调研报告认为,块状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要重点建设"六大服务平台",即现代物流平台、公共科技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营销集散平台和人才集聚平台。该调研成果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批示中指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省政协和长三角(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联合调研组的这份报告,深入阐述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推动我省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国际、国内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做法和经验,很有参考价值。特别是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比较符合浙江实际,针对性很强,其中一些意见和建议可在谋划2010年经济工作和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参考吸收。"省政协主席周国富批示:"这个调研报告选题难,调查实,分析深,建议好,符合浙江实际,切中转型升级主题,确是值得研究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现特将调研报告全文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从天津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基础出发,重点对天津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进而认为天津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定位方向应是北方金融中心体系内的运营中心,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中心和金融服务业开放的前沿。在此基础上,对天津金融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并强调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服务业是典型的城市产业,它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共进的关系。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认为,在现代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它的发展对提升城市的服务和辐射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与制造业的关系在后工业社会中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以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群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城市经济学为基础的集聚经济研究方兴未艾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开始成为这一研究分野的新热点。现有研究大多从产业层面展开,以生产性服务外部化为切入点,探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社会分工与提高两种产业生产率的关系问题。但本研究发现,将生产性服务外部化、制造业服务化以及空间协同定位三者联合起来探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路径,可能是这一研究领域更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完整地梳理和研究这些文献,并从中探讨加快中国二、三产业融合及协同定位的现实路径,对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对应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以工业化为主导,服务业的作用尚未显现出来。江苏作为中国经济的先发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的主要区域,以往的城市化也主要是工业化推动的。本文以江苏省1990-2010年数据作为区域样本,利用ARDL模型探讨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动态关系,表明了江苏的服务业在长期和短期都对城市化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城市化在长期和短期尚未明显作用于服务业。江苏在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加快构建服务经济体系,让城市的转型升级与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形成互动,从而走出一条集约发展、精明增长的实践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经济转型升级与在国家层面上的发展战略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体制机制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把以学习和模仿为主的后发优势战略转型为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先发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经济转型升级,避免使发展过程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才能成功地进行发展动力源的切换。长三角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产业角度看,就是要集中资源,重点发展代表国家竞争力和话语权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争当价值链的链主。又好又快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首先启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等于抓住了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在目前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存在投入相对不足、进入的行政壁垒较高、全球化发展程度不够的条件下,率先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就是要像过去抓工业化一样抓服务业发展,就是要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以全球化视野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在扩大内需中内生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利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联效应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协调地发展服务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作为首批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厦门市三次产业结构成功实现由“三一二”向“三二一”的优化转变.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快速,主要呈现增加值增长快速,但占全市GDP的比重变化微小;传统类产业占比偏重,新业态、新形式发展滞后;与全国部分单列市发展状况相比总量规模小,但具体业别发展优劣势各异等特点.为从根本上改变厦门市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其产业综合竞争力,必需大力促进其高效、优质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一要加大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二要大力提升“龙头”带动效应,强化现代生产性服务产业重点项目引领与骨干作用;三要强化产业关联作用,实现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四要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州城市发展规划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可定位为主要国际大都会 ,发展模式为组团式大都会模式 ,并把广州建成一个环保生态型的花园城市和立体交通发达、高科技产业和城市管理现代化的中心城市 ,并带动农村的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及演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全球化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当今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和盈利点,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战略性地位.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空间集聚能显著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且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演化表现出集聚与转移并存的规律特点.本文基于产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相关理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与演化进行了机理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评述.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都市圈作为天山北坡城市群的核心区域,经济发展对天山北坡城市群以及自治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9~2020年乌鲁木齐都市圈8市5县为样本,研究发现乌鲁木齐都市圈制造业集聚水平较高,各区域集聚水平差异显著,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疆范围内尚未形成集聚优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均值呈现轻微上升态势,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提升缓慢,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最低。基于此,应加强区域联系,促进资源跨区域流动;紧扣“短板”发展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大力提升乌鲁木齐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谨防核心城市“塌陷”;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市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长板”优势,提升其两业协同集聚水平;优先发展与制造业产品价值实现直接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以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市为重点推进兵地深度融合,提升乌鲁木齐都市圈核心区域两业协同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政策的目标、方向和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有关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现状与发展,特别是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研究文献的梳理,探讨分析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该采取的产业政策。总体上我国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政策的目标、方向和着力点,应定位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是产业政策的方向和着力点;从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角度看,产业政策应着力于解决并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产业发展模式呈现高度"服务化"与"区域协同发展"兴起的双重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协同发展主要包括产业互动、区域联动和制度协同三维,需经历协同发展引致、产生和升级三阶段演化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其协同发展的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协同发展效应与制造业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创新与合作效应以及溢出与交易成本效应两个方面,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协同发展效应显现。各地方应根据区域特点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差异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协同发展政策,从三维度完善区域产业协同框架。  相似文献   

19.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低耗能、高技术、高集聚、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产业,具有广泛的关联效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有效途径.中部六省必须避免产业同构化的低层次竞争,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即通过行业分工机制、地区协作机制和地区信任机制的建立实现省际和谐发展;通过城市圈经济的产业链中心作用和县域经济的产业链支撑作用实现省内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进一步发展山东生产性服务业确立了全新的坐标系.从区域战略角度分析山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半岛蓝色经济区背景下山东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策: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要意义;创新发展,引领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布局,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双轮驱动”,提高产业关联度和竞争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转移;优化外部环境,凝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合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为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