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要求农民在行为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共同的道德认同感。道德认同是新农村道德建设的价值基础和目标。要从重视农民道德自我的发展、培育农民对现代社会主流道德的道德认识以及重视社会正义性构建等方面入手,加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道德认同感培育。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支柱。要促使乡风文明,必须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培养农村良好的道德与信仰。为此,要重视普及和提高农村教育,改善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善农民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农村道德教育和道德监督职能,正确处理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道德教育是新农村道德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新农村道德建设的成效。而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其核心内容。因此,在新农村道德教育中要不断挖掘新农村道德教育资源,创新道德教育形式,从而不断提高新时期农民的道德素养,创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乡村文明。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村道德建设之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素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加强和改进农村道德建设可谓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农村”需要“新道德”,新型农民更需要新型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5.
湖北新农村农民道德文化的现状:一方面,农民爱国守法、勤劳致富、明理诚信、和睦相处的精神风貌,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湖北新农村农民道德文化建设任务相当艰巨,急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民道德建设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需要。加强农民道德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学技能不足、道德法制观念淡薄,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各方面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道德建设全局的成败。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培养造就大批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们不得不承认,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的经济、民主、文化、法制等取得了一些惊人的进步和发展,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文化建设仍相当落后,农民的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当务之急应该是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本文结合近几年提出的几个中央一号文件,主要从解释新型农民的内涵、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新型农民的培育不相适应等方面入手,来探讨新型农民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正从传统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体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转换。在这样一个新旧体制转换、利益格局调整的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农村的道德秩序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调整。文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解读,论述了新农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转型期农村道德建设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技术与科学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科学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科学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科学道德的基本规范 ,以及科学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定位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