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沧海 《老年世界》2009,(20):9-11
年近七旬的章继水老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因为当年一纸草签的过继协议,日后侄儿竟然将它作为证据把自己告上法庭并逼迫自己当“父亲”。  相似文献   

2.
文化宫     
《老年人》1994,(4)
文化宫猜谜收子从前,有个县官,年近半百,尚无子女,便想在家族的侄儿中收养一个儿子。侄儿15个,收谁为好?既要族人服贴,又要自己称心。于是就同夫人商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天,请侄儿们来猜一个谜语,猜中者收为养子。八月十五到了,县官当众展读谜语:『一字十笔...  相似文献   

3.
父亲违了法,儿子该怎样做?或者,儿子犯了罪,父亲又当如何?这问题很早就在困扰着人们。《论语·子路》篇的一条记载就是好例:  相似文献   

4.
明辉 《老年人》2007,(8):51-51
我父亲因病去世后,在清理他的遗物时我们发现他生前将自己的6万元积蓄存在了我弟弟的名下,但存折和密码都由他自己掌握。现在弟弟以此为由提出这6万元应是父亲生前赠与给他的财产,不应作为遗产共同继承。请问:未明确赠与的财产。可否作为遗产继承吗?  相似文献   

5.
刘刘 《老年人》2003,(11):14-15
为了“搭救”因涉嫌抢劫、盗窃被关进看守所的侄儿,河南省上蔡县退休女教师魏玉梅鬼使神差,竟让侄儿假冒患有艾滋病。孰料东窗事发,她跟着被捕判刑,还连带着自己的丈夫和亲友也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相似文献   

6.
张珠容 《女性天地》2014,(10):19-19
考上大学那年,他怀揣着父亲给的2000元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求学。他梦想当一名导演,但这仅有的2000元根本不够过日子,更别说交下个学期的的学费了。怎样才能够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7.
洪玲 《当代老年》2006,(6):34-34
曾经有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安徒生的故居。 这位父亲是一名水手,经常来往于世界各大港口。现在,他就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了丹麦。在简陋的安徒生故居里,孩子对眼前看到的东西产生了疑问。这哪里是安徒生笔下那个色彩斑斓、富丽堂皇的童话世界呢?  相似文献   

8.
考考你自己     
考考你自己1.一个成年人带着个小孩在街上散步,邻居都知道小孩是这成人的儿子,可小孩却理直气壮地不认那人是他的父亲,为什么?2、有什么东西放在右脚上,左脚是绝对不能碰到它的?3、何时蓝笔能够写出红字来?4、动物园里有9个猴哥哥,这9个猴哥哥又各有1个挨...  相似文献   

9.
王吉云 《老年人》2010,(2):52-52
问:我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73岁了。他以前记性很好,枯燥的地理知识能倒背如流。可这几年他变得越来越容易忘事了。对此,他总怀疑自己得了老年痴呆症。记性不好是老年痴呆症的表现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搭救”因涉嫌抢劫、盗窃被关进看守所的侄儿,河南省上蔡县退休女教师魏玉梅鬼使神差,竟让侄儿假冒患有艾滋病。孰料东窗事发,她跟着被捕判刑,还连带着自己的丈夫和亲友也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声声责问:侄儿咋就不学好魏玉梅退休后,过着悠闲的日子。2001年9月18日中午,她和往常一样,做好了饭菜,只等在上蔡县公安局交警支队当干警的丈夫王强下班回来吃饭。丈夫到家后,边脱警服边对她说:“出事了,你侄子魏华伟被关进县看守所了!”魏玉梅不由得一惊。她知道这侄子从小娇生惯养,好吃懒做,成人后不务正业,到处惹事生非,迟早会吃官司,但听到真…  相似文献   

11.
范学凤 《当代老年》2006,(11):34-35
在很多观众印象中,赵本山在公开场合很少提及自己的父亲,他说起童年时总会提起他的盲二叔、干妈,提到吃百家饭,以至于很多观众形成这样一种印象,赵本山没有父亲。事实上,赵本山的父亲现在还健在。赵本山5岁时,父亲赵德仁带着3个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到黑龙江逃荒,把他留在了家乡。在亲友们的帮助下,赵本山才活了下来。1984年3月一个春寒料峭的上午,赵本山呆在家里看二人转剧本。突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了进来,赵本山惊讶地问:“您找谁?”老人上下打量赵本山:“你是山子?”山子,这是多么熟悉而亲切的呼唤啊!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1996,(7)
这份口头遗嘱为何无效?编辑同志:上月初,我们厂退休老工人丁师傅病逝。他的两个儿子为老人遗留下的7000元存款分割问题发生了争执。做哥哥的说,去年夏天一次游园时,父亲曾许诺在其死后将这7000元存款归他继承。当弟弟的问有什么依据?哥哥说,当时在场听到的...  相似文献   

13.
昆荣 《老年世界》2008,(4):11-13
2007年3月2日凌晨,当湖北省襄漳市某中学退休女教师夏彩凤从沉睡中猛然醒来的时候,她不禁惊呆了:自己昨晚明明睡在家里,而现在这是在哪里呀?朦朦胧胧中,她使劲睁大眼睛,问道:“我这是在什么地方?我怎么了?”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世界》2010,(6):14-14
编辑同志:我父亲早年去世,母亲现年事已高,她有意将自己所有的三间房屋赠予一个最钟爱的孙子。请问,如何办理手续?  相似文献   

15.
从一季花开悟一世人生何田以手写心花儿与少年附近上学的孩子们常常抄近路穿过我父亲的园子,把里面的花摘走。一天早晨,当孩子们再路过时,一个男孩问:“我能拿一枝花吗?”“你想要哪枝?”我父亲问。孩子选了最洁白的一枝郁金香。父亲继续说:“它是你的花了。如果把...  相似文献   

16.
文来 《金色年华》2007,(8):17-17
当查尔斯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跟随父亲准备去旅行。正巧路过肯德郡的格德山庄,那里高大、宽阔,墙上爬满枝枝叶叶,绿意盎然,几乎像仙境一般。小查尔斯仰起头,用艳羡的眼光仔细打量着这个诱人幻想的府邸,在小孩子的心里,这无异于一个理想的宝殿?  相似文献   

17.
叶倾城 《现代妇女》2010,(11):18-18
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不认他这个儿子了。 父亲罹患的是眼底黑色素恶性瘤。在电话里向他转述病名.声音安静疲倦,仿佛是另一个春日迟迟的午后.花影扑簌。他失声道:“不可能的。医生怎么说?”父亲静静地说道:“我自己就是医生.”  相似文献   

18.
小侄儿在一所小学念五年级,虽成绩优异,表现良好,但还是被老师排座时放在了最后一排,以致于个子矮小的他,要抄黑板上的题目时,不得不站在小板凳上。从侄儿口中得知,这是他们班主任采取的一种“官位”排座法,即根据学生父母官职的大小,决定学生座位的前后。父母官大的排前面,官不大不小的排中间,官小的排后面,普通百姓的子弟则在最后面。侄儿的父亲是一个下岗职工,就当然地被排在最后面了。将“官本位”思想引进学校,到底想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编辑/ 徐云华学生排座,按父母官职来?@胡韧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苦心     
黄邦在 《老年世界》2008,(23):21-21
那是我就任检察院处长后的第三天,父亲一连几个电话催我回家,最后一个电话还是通过院长转到的。当我从办案点急急忙忙赶回老家时,已是深夜10点。父亲正看晚间新闻,见到我,他把目光从电视上移开,说:“大忙人,终于有空回来了?”  相似文献   

20.
父亲原是一家工厂的工程师,退休了,赋闲在家,没有了先前的劳碌,也少了以往的威严。每天,他除了到菜场买买菜,回家偶尔翻翻书外,似乎已别无他事。后来,母亲也退休了,她把住地的一块空地开垦出来,种上菜,从此新鲜蔬菜一年四季不断,父亲连上菜市场的机会也少了。这样一来,父亲越来越感到寂寞,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动不动就埋怨母亲:“每天守着几块菜地,难道咱俩的工资不够买菜的?”母亲感到很委屈:“自己种的菜,没洒农药,吃了放心,你懂不懂?”父亲自知不在理,只好坐到一边生闷气。听着父亲数落母亲,母亲叨唠父亲,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