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于“现实主义”一词,长期以来我们运转着一种思路,其目标是企图一劳永逸地给它的内涵以精确的描述与确切的定义,但对于这个词,内涵上精确化的努力与理解上混乱性的状态似乎呈一种反向函数关系—你愈是要求精确,它越是给你混乱。沿此思路跋涉至今,我们非但没有获得公认的精确定义,反而是愈说愈混乱了。从逻辑学的角度究其根源,这是将现实主义一词误认作确定性概念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词语只有同一种思想观念建立起确定的联系,才能成为确定的概念,而现实主义一词却没有与之确定联系的思想观念。这并不是说,现实主义是一…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现代主义的界定混乱不堪提起西方的启蒙主义,我们说它是个文学思潮;原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我们说它是创作方法;法国的湖畔派,我们说它是个文学流派;每一种艺术现象,我们都有一种和内涵相应的界定。西方的现代主义,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了,但它应该界  相似文献   

3.
叶廷芳先生的《现实主义有“边”吗?》一文(《光明日报》1987年12月27日)对现实主义的概念作了历史的辩证的论述,认为它既是“无边”的,又是有“边”的。这对我们深刻理解现实主义的概念很有启发。但是,叶文提到“作为创作方法而最后定型的现实主义(主要是批判现实主义),其最大贡献是推翻了以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都遵从的不写丑恶的陈规,而把丑恶作为主要描写内容,它也摒除了过去偏重写伟大人物的习尚,把目光转向下层人物或‘小人物’。在人物描写上重点不再突出主人公,而强调‘人情风俗史’。这就使文艺创作的题材范围大为扩展。”这样,叶文就在肯定现实主义的同时,对其它创作方法和文学流派,比如浪漫主义,作了不恰当的评价。本文不揣冒昧,愿就此问题就教于叶廷芳先生。叶廷芳先生的《现实主义有“边”吗?》一文(《光明日报》1987年12月27日)对现实主义的概念作了历史的辩证的论述,认为它既是“无边”的,又是有“边”的。这对我们深刻理解现实主义的概念很有启发。但是,叶文提到“作为创作方法而最后定型的现实主义(主要是批判现实主义),其最大贡献是推翻了以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都遵从的不写丑恶的陈规,而把丑恶作为主要描写内容;它也摒除了过去偏重写伟大人物的习尚,把目光转向下层人物或‘小  相似文献   

4.
现实主义概念的语义混乱 ,是导致现实主义问题歧义丛生而又语焉不详的主要原因。文章具体分析了所以形成现实主义观念在理解和使用时的聚讼纷纭 ,在于缺乏对现实主义概念本身的质疑和准确的定位。文章从发生学和语义学的角度 ,对现实主义观念的内在矛盾进行了系统考察 ,指出“纪实与想象 ,真实与训喻”之间的内在张力 ,是构成现实主义问题内在的逻辑矛盾 ,而“观念与方法、内涵与外延”的偏离和错位 ,是导致现实主义作为文艺形态的概念被提升到意识形态观念的主要原因。而全部现实主义问题的症结在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实主义理论自晚清民初引进中国以来,历来是聚讼纷纭的话题。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现实主义的确立是在20世纪30年代。40年代至70年代,现实主义历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结合”、“三突出”的“浪漫化”与“左化”演变,其内涵逐渐被政治话语架空,遂发生变奏;与此同时,邵荃麟、秦兆阳等理论家也在坚守现实主义创作方法。80、90年代,现实主义呈现复兴之象,并在同现代主义、先锋派的竞争中曲折发展;而后因“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崛起,现实主义再次走向写实。进入21世纪,现实主义继续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支流“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和异流“神实主义”。回望百年中国现实主义的演化进路,不仅有助于厘清现实主义的发展逻辑,而且也助于烛照当下的文艺创作。  相似文献   

6.
现实主义辨     
一个最混乱的概念在我们的文艺理论中,现实主义,一直是一个最重要、最常见的概念,也是一个最混乱的概念。就目前现状来看,最常见的含义至少有以下四种: 1.现实主义=唯物主义。有的同志这样概括道:“归结起来,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是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是在文艺创作中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①这就径直把  相似文献   

7.
近一、二年来,我国文艺界有不少同志否定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存在。他们的主要论点是: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绝然对立”,“不能混同”的创作方法,两者是根本“结合”不起来的。2、一种新的创作方法的出现,必须有体现这种新的特质的作品作基础,而“两结合”的提出,没有作品依据,不过是一九五八年我们党在经济工作指导上所犯的“左”的错误在创作方法上的反映。凡按此方法指导创造出来的作品,几乎全是失败之作。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究竟使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莎士比亚究竟是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浪漫主义作家?这些问题是历代中外“莎评”中颇有争议的论题,也是有意义的课题。探讨莎士比亚的创作方法,不仅对深入研究莎氏及其作品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戚鸿才同志在《莎士比亚是现实主义作家吗?》(载《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83年第二期)一文中,对苏联和国内有关论著所说莎氏“剧作达到了当时欧洲现实主义的高峰”和“奠定了他的现实主义基础”之类的提法,提出了异议,并认定莎氏的“基本倾向是浪漫主义”。戚文指出了莎氏作品中具有的浪漫主义因素,值得赞许,读后颇受启发。但同时又感到戚文断然把莎氏的基本倾向确定为浪漫主义,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里仅就莎氏作品的创作方法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戚鸿才同志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9.
关于《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讲法,认为是现实主义或革命现实主义的。例如,一九五九年何家槐同志就提出:“鲁迅在这些作品中所采取的写作方法基本上还是现实主义的”。一九七九年,唐弢同志进而提出,《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是“革命现实主义”。一九八一年,王士菁同志也认为,“这八篇小说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历史小说。”其实,这些概括未必符合《故事新编》的创作实际。我认为,从总体上看,《故事新编》里的多数作品是以浪漫主义为基调的,或者说,它的创作方法的主导倾向是浪漫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在批判“四人帮”的极左文艺思想中,提出了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的口号,这是有积极意义的。所谓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究竟指的是什么样的现实主义呢?有的同志指的是革命现实主义,但有的同志却指的是一般的现实主义,认为对革命文艺无须再提革命现实主主义创作方法。这种看法把革命现实主义简单地归结为现实主义,并当作社会主义文艺的总的创作方法加以提倡,这不仅在理论上混淆了二者的质的区别,而且对文艺创作也是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1.
“形式疲劳”的概念是前苏联理论家于六十年代后期提出来的,这个概念在苏联理论家那里,主要是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规定的艺术形式规范,已无法承担完美地表达苏联人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任务,因而出现了“内容过剩”状态,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形式的“疲劳”。解决“过剩”与“疲劳”状态的途径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开放的审美体系,一切古典和现代有价值的艺术形式都可在这个体系里兼容并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否定论者认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缺乏创作基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不能结合;“两结合”创作方法没有质的规定性这样一些论点加以评驳,强调指出,“两结合”与革命现实主义的区别,在于所着力描绘的“现实”具有不同的特点;“两结合”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区别,则在于所描绘的“理想”具有不同的特点;“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努力塑造现实与理想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有过短暂的浪漫主义潮流,1930年代,逐渐形成了独尊现实主义的趋势,1950年代,甚至产生了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的公式。1958年,在毛泽东有关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的基础上概括出了“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提高了浪漫主义的地位,有利于将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立流派来加以认识,但在大跃进的背景下,“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倡导致了虚假、浮夸等弊病,引起了浪漫主义的畸变。“文革”结束后,由于对“文革”虚假的浪漫主义的反拨,提出了“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的口号,浪漫主义受到普遍的诟病和排斥。由于社会现实和思想文化的变化,浪漫主义逐渐从文坛遁逝。  相似文献   

14.
论王鲁彦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与发展隋清娥王鲁彦是“乡士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但并非这一特定领域里最早出现的作家.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在不断探索中形成,并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将其艺术脉胳加以梳理,可发现,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  相似文献   

15.
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曾有过长期的讨论,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对于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时代?它的文学理论成熟于哪个时候?它与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何区别?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今天重新探讨这些问题,我们觉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探入: 首先,要克服以往讨论中存在的偏向:一、不能拘泥于恩格斯的定义。恩格斯在给哈克纳斯的信中,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下的定义提到“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主要是对欧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的创作经验所作的科学概括,而不是一切国家、一切时代、一切样式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曾有过长期的讨论,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对于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时代?它的文学理论成熟于哪个时候?它与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有何区别?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今天重新探讨这些问题,我们觉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探入: 首先,要克服以往讨论中存在的偏向:一、不能拘泥于恩格斯的定义。恩格斯在给哈克纳斯的信中,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下的定义提到“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主要是对欧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和戏剧的创作经验所作的科学概括,而不是一切国家、一切时代、一切样式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粉碎“四人帮”以后,文艺界思想活跃,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文艺理论的讨论中,不少同志论及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问题。对于这种创作方法,有的同志怀疑或否定它“能成为独立的创作方法”,有的同志断言古今中外没有一部作品、一首诗歌是“两结合”的,进而认为这种创作方法的提出不仅不是对创作  相似文献   

18.
文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创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当中“有两种基本的‘潮流’或倾向,便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尔基:《我的文学修养》)。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实际,也是这样。作为作家认识生活、反映现实的原则,创作方法是不断发展的。对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方向,高尔基曾经这样予示过:“是否应该寻找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主义是鲁迅创作中的最主要创作方法,这是为人们所公认的。因此,几乎所有研究者在探讨鲁迅的创作时,都围绕着鲁迅的现实主义进行论述。事实上,鲁迅在创作方法上是“博采众家,各取所长”的。所以,在他的小说中,除作为主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一直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世人所关注 ,所谓“追踪蹑迹”、“实录其事”是也。这只是其创作方法的一个方面 ,如果完全是“实录其事” ,宝玉口衔“宝玉”而生 ,林黛玉为“还泪”而来 ,则如何解释 ?《红楼梦》其实有许多地方显示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文章从黛玉哭哭啼啼、泪水不干、诗作都是悲苦之作出发 ,结合该书在第一回、第二回、第五回大量描写的悲苦意象 ,指出该书在塑造黛玉形象时充分运用了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然后又从宝玉等形象的塑造中阐发其创作方法 ,指出《红楼梦》一书其实是贯穿了这种创作方法。该创作方法对深化人物形象意义、扩深小说主旨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