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研究近年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许多地区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资料搜集和调查分析工作,有的还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是无庸讳言,从人口学领域研究这一问题,在我国毕竟起步很晚,无论是科学资料的搜集与积累,还是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建立与运用,我们的准备和经验都还不足。尤其是对于其中一些尚待明确的共同性的基本问题,更需要通过讨论提高认识,以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本文正是从这样的目的出发,拟就以下三方面的问题谈些个人的理解和认识,求教于广大读者。 一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研究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意义,因为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这一研究工作的目的,而且关系到这一研究的学科要求。 应该说,近年来愈益重视研究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它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人口迁移和流动是控制和调整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更是综合治理我国人口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一,由一个地区的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即净迁移)所造成的人口迁移变动,同人口的自然变动一样,是导致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一个直接性因素,对于这一地区以及与之进行迁移交流的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直接性的影响。由于因  相似文献   

2.
<正> 最优化方法,是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目前已被应用于若干领域。本文尝试把最优化方法应用于人口迁移研究,并主要应用线性规划方法对人口迁移最优化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一、探讨人口迁移最优化问题的意义人口迁移,既是一种人口变动现象,又是一种生产力运动形式,它不仅影响地区人口的分布,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正确的人口迁移,将会有利于地区人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区际人口迁移态势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美国80年代以来区际人口迁移状况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状况等方面,对美国区际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进行综合研究;在探讨美国未来人口迁移趋势的同时,指出美国人口迁移的变动史对于把握我国未来人口迁移的走势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彭勋教授等编著的《人口迁移与社会发展——人口迁移学》(以下简称“彭著”)一书问世了,这是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5.
常住人口迁移与上海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文章定量说明“移民城市”是上海大都市的重要特征,人口迁移是城市发展的巨大引擎。近5年来,上海市常住人口迁移数量大约为户籍人口迁移的6.3倍,常住人口迁移比户籍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作者指出,传统的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人口迁移统计和人口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并将越来越不能适应人口研究、分区域人口预测和城市动态管理的需要;提出完善常住人口迁移统计,需要积极引导人口迁移促进城市发展,需要大力推动城市户籍体制等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人口迁移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口的迁出活动通常是指一个特定社区内的人口向该社区以外的变动过程。与人口迁入活动相对应,人口迁出活动是人口迁移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为研究北京地区迁出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探讨人口迁出的主客观原因,估测这种迁移活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而探索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迁移规律,我们对北京1980年至1982年非农业常住人口的迁出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7.
由青年人口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段成荣博士撰写的专著《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研究》一书 ,已于 2 0 0 1年 4月由海潮出版社出版。该书对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历史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等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研究发展比较薄弱的现状 ,着重对开展人口迁移研究的一些基本的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 ;比如 ,如何更好地在我国收集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信息 ,如何根据其它来源的资料开展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 ,在以往资料不全和资料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如何开展有关人口迁移历史趋势的研究 ,如何将…  相似文献   

8.
<正> 人口,作为人口学研究的对象,它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止的整体,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集合体不断变化的过程。人口迁移则是人口变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在空间上的一种机械变动。人口迁移制约着人口的聚落密度和地理分布,时它的研究,处于人口学和人口地理学的边缘。由于持久不断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直接影响到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和生理因素等各方面,引起劳动力的流动,职业构成的改变,以及一系列的社会性变化,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又作用于人口的增长(包括负数增长)和人口的质量高低等一系列人口问题。因此,对人口迁移的研究,还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  相似文献   

9.
1985~2000年我国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均衡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区域经济差异持续扩大是促动我国人口迁移空前活跃的主要因素 ,而日趋活跃的人口迁移亦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区域差异变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将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结合起来 ,通过测算我国 1 985~ 1 990、 1 990~ 1 995和 1 995~ 2 0 0 0年各省区在人口迁移前后“人口-GDP”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验证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减缓作用。在此基础上 ,测算相应时段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情况下的各区域理论人口规模和人口迁移潜力 ,并分析了我国迁移人口的释放速度。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入的进行,大城市迁移增长人口的迅速膨胀所带来的问题和影响已为人们所关注。怎样认识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迁移人口性别状况对城市人口再生产带来的影响,对于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的控制和预测都极为重要。为此,我们对昆明市1985年的人口迁移变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基本上掌握了昆明市迁移人口的性别状况,为分析和研究迁移人口性别状况对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依据,也为制订和实施昆明市人口发展的规划预测和人口政策提供了分析数据。 性别状况是人口再生产的自然基础。作为影响人口再生产的人口学因素的性别状况是我们分析迁移人口对昆明市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影响的主要着眼点之一。而且,作为特定条件下的迁移变动人口,其性别状况又有特异性,其影响亦具有特殊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迁移弹性与劳动市场转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移行,中国政府对人口迁移的控制政策逐步缓和,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移民对迁移的选择的自由度都逐步增大,人口迁移日将显示出“市场经济化”的特色。一般说来,迁移人口大多为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的迁移又几乎都与劳动就业相关,所以人口迁移与劳动市场之间往往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日趋活跃、渐呈“市场经济化”的人口迁移,没有相适应的劳动市场,“市场经济化”的转变和保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可以根据这一关系,通过对人口迁移、特别是人口迁移收入弹性的分析,来考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劳动市场的类型、特征及其转变。 1.人口迁移收入弹性与劳动市场类型的一般关系 (1)人口迁移弹性的含义 如果把人口迁移量看做是被说明变量,把影响人口迁移量变化的因素看做是说明变量,那么人口迁移弹性就是指人口迁移量的相对变动对影响其发生的某一说明变量相对变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反映程度,其定义式可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12.
马金龙  李莉 《西北人口》2006,(2):19-20,25
中外人口迁移和流动理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人口迁移和流动引起的社会变动做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分析,但关于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人口流动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不多,以宁夏固原市为例,从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加以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流动人口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性,区域间人口流动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于区域内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经济迅速增长,产业结构急剧变动,人口空间格局出现了深刻的调整。总体上,区域人口增长势头有所放缓,空间格局向"多中心聚集"方向发展。在省际迁移中,广东一枝独秀的局面开始改变,人口迁移重心已由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及其他地区,但东部地区仍然是最重要的人口承载区,同时人口在中、西部部分区域的回归正在加速。在此期间,人口迁移原因越来越多元化,社会因素逐渐增强,迁移流向更为复杂。因此,必须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地对人口再分布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导言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家庭和社会角色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必然反映在人口迁移领域,特别是人口迁移的选择性方面。早在19世纪末期,E.G.雷文斯坦就在迁移规律中指出,女性以短距离迁移为主,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具有迁移性。而已有的有关中国人口迁移选择性的研究,说明男性和女性在迁移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口迁移也日益活跃;而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人口普查,第一次提供了中国人口迁移的详细数据,使我们能够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因此,本文将以省为基本单位,对中国人口迁移  相似文献   

15.
蒯鹏州 《西北人口》2012,(5):117-120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迁移变动不断加速的历史时期。这将对学龄人口的规模及其在城乡间的分布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估算了未来各级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及供求缺口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各级教育发展的影响。由于人口迁移变动的存在,学龄人口变化对教育发展的冲击被强化。据此,未来我国的教育发展策略应因应人口变动的挑战,采取适应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人口迁移是人口和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心理状态(包括社会心理、个人心理)都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但在影响人口迁移尤其是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区域经济水平差距的扩大,中国人口迁移也日益活跃,自发性迁移在人口迁移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全面提供了中国人口迁移的详细数据,使我们能够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本文将以省区为基本单位,对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水平、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人口迁移的城镇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迁移的城镇化效应朱宝树过去关于人口迁移对人口城镇化影响的研究侧重于注意城镇人口数量增长中迁移增长所占的份额,但是,由于反映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因此,在分析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时,不但要注意城镇人口数量的迁移变动,而...  相似文献   

18.
解放以来,广东省的人口迁移变动统计没有连续进行,1970年以前只有1959和1961—1966等一共七年的人口迁移统计,而1970年以后的统计则是连续的,现对1970年以来的人口迁移情况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世界人口迁移趋势中最主要的特征是人口由农村永久性地向城市迁移,即城市化。这种迁移对城市和农村两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这种城乡之间的迁移对上海城市发展的规模和趋向,关系尤为重大。因此,本课题着重分析和研究上海市区三十多年来常住人口永久性迁移的变动趋势及其各种构成、迁移的特征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作出预测,探讨在新形势下人口迁移与上海城市建设之关系,为今后妥善管理和合理调节上海人口迁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乡-城”人口迁移规模的测算与分析(1979-2003)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每年到底有多少农村人口迁移城镇成为城镇常住人口,一直是个未知的谜。本文借助现有的统计资料对历年中国“乡-城”人口迁移的具体规模进行了测算,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城”人口迁移的变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