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针对关于我国是否是竞技体育强国的诸多争论,通过5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我国应是竞技体育强国或者称之为奥运强国,而非体育强国。并就如何实现我国由竞技体育强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的体育兴国战略思想历经萌芽、形成、发展与深化四个阶段,从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到中国人民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从跨入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到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始终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全面比较新中国四代领导核心的体育兴国战略思想,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对于新时期我国建设世界体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金牌第一”的历史性突破之后,如何从“竞技体育强国”迈进“体育强国”引发了学者们新的思考。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从宏观角度对影响体育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建议,以期为中国体育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图通过对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辨证研究和探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必须从我国要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还需付出艰苦努力、“举国体制”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保证、要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大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筹群众体育、中国将迎来群众体育时代等方面的途径,实现群众体育发展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在政治、社会、经济的三重转变下受到重要影响,逐渐进入到社会化转型过程.中国的国情与前苏联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中包括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因此,将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作为研究重点,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下,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只有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模式,我国才能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建设体育强国不仅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提振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还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实质,更是统筹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有效抓手,是增进国家间交流、促进国际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要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与争创世界一流三个维度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是“体育强国”提法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的方法,探讨了"体育强国"的真实含义,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体育目前的状况和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体育强国"不仅仅只有竞技体育、奥运体育,它更应当包括一个国家的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法制、体育设施、体育人才、体育经费、国民体质状况、体育科研水平和体育媒体的素质等.认清"体育强国" 的意义,有助于正确地制定我国体育各个方面的计划,为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完美举办以及多年来体育湘军取得的喜人成绩,我国已成为世界竞技体育的大国、强国。然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让我们认识到,单轨式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要想得到竞技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就必须走"体教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是体育的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竞技体育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体育强国。但同时.大众体育的发展却稍显滞后.如何求得两者大致上的和谐与一致.显然是后奥运时代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仲裁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体育界所推崇的竞技体育纠纷的最佳解决机制。就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为我国早日建立自己的竞技体育仲裁制度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学实行竞技体育和高等教育同步发展的原则,保证了美国大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全面的竞技体育教育,做到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及健康体魄三者兼备,培养出众多奥运会冠军,是世界高等教育与体育教育完美结合的典范.我国大学竞技体育游离于教育之外,其发展核心理念已不能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中、美两国教育和体育管理体制迥然不同,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的先进理念,竞赛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转变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发展理念,深刻理解大学竞技体育的育人价值,改革和完善大学校际竞赛管理制度,有较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育体制转轨对运动员绩效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竞技体育的发展也日益转变为市场化和产业化,这对我国竞技运动员的绩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竞技体育体制、资本投入和金牌总数的逻辑关系模型表明:在体制改革阶段,由于政府对竞技体育的大力支持,运动员的绩效呈不断上升趋势;在竞技体育体制转轨阶段,由于国有资本的退出和民营资本进入的不确定性,运动员的绩效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有可能下降;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成功以及企业和政府对竞技体育投入的稳步上升,将使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位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个世纪我国加入世界奥林匹克这个大家庭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几经沉浮,从刘长春一人单枪匹马参加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到由350人组成的中国奥运军团参加在中国本土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从金牌数量为0到金牌数量雄踞榜首,从亚洲病夫到体育强国,中国体育事业的崛起让世界为之惊叹。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体育经济的发展,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经济还处在"雾里看花"阶段。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所创造的的利润已经超过了石油等产业,这是我国体育经济所无法媲美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竞技体育的崛起带动了我国全面健身运动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体育经济开始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并开始在我国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体育经济的内涵、体育经济与我国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因素,指出了在新的机遇面前,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对竞技体育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位置合理的质疑经不起体育发展历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推敲。竞技体育起源于民间,与群众体育相容,竞技性的体育强国战略可与普及性的体育发达国家战略结合。虽然公共体育教学与专业体育教育有较大的区别,但其密切联系也不容抹杀,公共体育课的任务与课堂教学特点均决定其应有竞技技能培养的组成部分,而且应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伦敦奥运会上发生的中国女子羽毛球双打选手"消极比赛"的事件,说明了奥运金牌战略已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性的作用,同时也映射出对竞技体育文化内涵解读的误导。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与把握竞技体育文化的精髓,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竞技体育的畸形发展。以"消极比赛"事件作为研究背景,分析金牌战略思想对竞技体育及其文化解读的误导,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提出警示;为重新制定具有适应性与实效性的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相结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的社会使命,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研究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建设世界体育强国中的战略作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过程中,成本和效益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但竞技水平和比赛的观赏性决定了职业体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改革成本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阐述了几种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体育发展模式的优缺点,为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向科学、系统、规范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协调化;管理体制、参与主体、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科学化;体育竞赛和大众体育参与的公平公正化;体育经费、需求、赛制的多元化;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国际化。本文论述了这些变化趋势,并对我国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在北京奥运会后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倡导学校加强体育工作的落实,而且能更好地发挥体育在健全人格、健康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高校要充分认识体育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中的作用,不断深化拓展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影响力、把握力和感染力,通过优化育人培养体系、营造育人文化氛围和完善育人管理平台,拓展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厚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20.
体育汲取了文化、社会、科学、民族等艺术的精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我国的体育也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不断向体育强国迈进.现如今,体育发展已演变成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要认识体育、学习体育不能局限在竞技体育、经济体育或者人文体育的小范围去考虑,要结合体育的社会性、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