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金代女真族诗人完颜(王寿)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许多少数民族的作家曾经做出过不容忽视的重要贡献,金代女真族诗人完颜(王寿)便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人物。清代文学家王士禛在谈到元代少数民族“名臣文士”的时候曾经指出:“如移刺(耶律)楚材,东丹王突欲孙也;廉希宪、贯云石,畏吾人也;赵世延、马祖常,雍古部人也;孛术鲁翀,女直人也;乃贤,葛逻禄人也;萨都刺,色  相似文献   

2.
<毛诗正义>是中国诗学史、美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统一了南、北经学的分歧,对传统<诗>学研究作了大胆的解构,用全新的视角来阐释<诗>,建构了自己的文学、文化思想体系,包舍着丰富的文学思想,在阐释方法上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启发.透过<毛诗正义>本体,尤其是对<诗>中关于历史地理、宗教民俗、文学人类学等的阐释,对中国阐释学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启发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诗人,其小说是京派小说不可忽视的组成.她的短篇小说<九十九度中>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论元代民族诗人乃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多民族的伟大祖国,在元代有一个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大交流。乃贤(1309——?)就是这次大交流中涌现出的一个卓越诗人。他是西域葛逻禄(或译哈刺鲁)族人,居住在新疆阿尔泰山西部地区。他的民族当肘归附了蒙古族的统治,据《元书·文苑传》的记载:“元兴,西北诸部仕中朝者多散处内地,故乃贤称南阳人。”他后来又卜居明州(浙江宁波附近的鄞县),那是跟随他考上进士的哥哥塔海游宦而去的。  相似文献   

5.
从神性诗和人性诗的变奏看,中国诗歌多以人性诗为基调,而神性诗则多付诸阙如.正是从这个角度说,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文学对于神性的抒写,以立足于他在视域的吟唱,表现生命理想的他在境界,便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了独特的价值.<离骚>的神性诗特征和他在性维度主要体现在命名的神圣、神人求合的艰难、向死而生的超越和诗人对于神性缺席的政治庸俗化时代的反省、批判乃至绝望.  相似文献   

6.
清代女性诗坛十分活跃和繁荣,涌现了四千余位女性诗人,这是一个庞大的作家群体,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乃至中华民族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庞大的诗人群体凸显出若干总体性特征,即地域性、家族化、伉俪诗缘、多孀居者和边缘性等。这些虽属外部特征,但对进一步考察清代诗歌及其作家群体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当时在邢台一带诗歌创作也呈现出繁盛局面,收录到<全唐诗>中的邢台籍诗人就有近四十位,他们以自己出众的诗才,为唐诗的发展繁荣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神农氏发祥于楚地,以神农氏相标榜的战国时期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也出自楚地,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孟子与农家学派的论辩,是由楚人引发的重要文学事件,反映出儒家与农家、楚文化与邹鲁文化的冲突.<庄子>和<文子>作为战国时期的楚地道家著作,都推崇神农的无为之治,反复出现至德之世的理想画面,以此批判崇尚贤智的治理方式,追求自由自在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9.
张鸣凤是明代重要的广西籍作家,他一生游历颇广,勤于笔耕,著述颇丰,仅留存者,依然有<羽王先生集><桂胜>和<桂政>等.张鸣凤的诗、文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历程,取得了较高的文学成就,得到了王世贞、吴国伦等的肯定,在广西籍作家中非常难得,为广西在我国文学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孙康宜  陈磊 《中国学术》2001,3(3):81-94
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183;布鲁姆(Harold Bloom)曾说,伟大的作家总是那些“简直就是压倒传统并包罗它的人们”。陶潜(365?—427年)这位曾多少个世纪来激发起文学史家研究兴趣的中国传统中最早的诗人之一,也正是这样的一位诗人。陶潜一生才写了约一百五十首诗、十篇文与赋,在当时的文坛上又是一个边缘人物,他后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居然能占有如此重要的经典位置,这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在文学史上他的经典化的一个关键时刻就在于苏轼宣称陶潜是一位空前的大诗人,  相似文献   

11.
《三言》中的进步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 《船山学刊》2005,(1):132-135
明代作家冯梦龙编辑加工出版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不仅是我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宝库,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三言>对社会生活进行了多侧面全方位和生动形象的反映,表现了作者早期民主启蒙倾向.这些使它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潘岳(247-300),字安仁,祖籍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后徙居巩县.他是西晋太康年间著名的文学家,与当时著名文人张载、陆机、左思等齐名,文学史上并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潘岳的文采也在文学史上颇有名气,刘勰评价其作品曰:"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文心雕龙·体性篇>)因其文学成就斐然,钟嵘的<诗品>将潘岳列为上品十二人之一.尤其由潘岳所开创的"悼亡诗"一派,更是为中国文学史册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文同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诗人.苏轼在<书文与可墨竹并叙>中写到"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又说文同"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1]对文同的诗歌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钱钟书<宋诗选注>也说:"文同是位大画家,他在诗里描摹天然风景,常跟绘画联系起来,为中国写景文学添了一种手法."[2]宋诗的发展历程上文同确有其独特贡献,文同以画入诗,创造了诸多色泽鲜润的诗歌意象,文同还是直接以绘画技法和绘画精品来比拟自然风物的第一诗人.  相似文献   

14.
1 王统照的好友——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瞿世英说:在中国文学家中,最受泰戈尔影响的有二人,一位是冰心女士,再一位就是王统照,“他的思想受太谷尔(即泰戈尔)的影响很深”。王统照当时在座听了这番话,后来还将它加了按语,编入北京《文学旬刊》。可见,在唤醒王统照创作灵感的外国作家之中,泰戈尔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王统照对印度文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20年,他曾在《曙光》杂志上发表《印度诗人葛拜耳之略传与其诗之表象》的论文。不过,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梁乙真的女性文学史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中国近代早期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的特点及其时代意义.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和<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两部文学史具有较为为完整的结构叙述体系,而它们都基于"史料主义"进行叙述.虽然存在一些问题,梁乙真将女性的文学行为及作品视为一个"独立"的批评对象,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遗产.  相似文献   

16.
黑水城出土的宋元时代的文书主要藏在英国、俄国和中国,以西夏文文献居多.汉文文学文献主要藏在俄国和中国,有佚名歌词、佚名诗、趣闻轶事集、《刘知远诸宫调》《薛仁贵征辽事迹》《千家诗》残卷等.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提供了许多典籍未见的新材料,填补文学史上的一些空白.例如:《千家诗》写本反映了《千家诗》从刘克庄本过渡到王相注释本的部分面貌,也印证了《千家诗》在宋元时期经历了不断增减的过程;《刘知远诸宫调》在我国讲唱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承继意义;《新雕文酒清话》则是中国诙谐文学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7.
苏轼唱和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唱和诗在苏诗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但囿于传统的偏见,往往为人们所忽略。苏轼与苏辙、苏门学士、友人的酬唱,其意义不仅在于诗化日常生活,彰显文人士大夫的雅趣,突显诗歌的交际功能,更在于它反映了诗人真实的心路历程,折射出时代的审美趣味。苏轼“和陶诗”开辟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在对陶渊明的接受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自此以后“和陶”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程振兴 《天府新论》2008,2(1):154-158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诗人穆旦已经被充分经典化了.王佐良的评介文章<一个中国诗人>,是穆旦研究的经典之作;穆旦的诗作<饥饿的中国>,标志着穆旦创作走向世界.从<一个中国诗人>到<饥饿的中国>,穆旦提供了一种"世界诗歌","可译性"是这种"世界诗歌"的重要特点.穆旦的"世界诗歌",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意义重大,但也由此带来了穆旦诗歌中备受争议的"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文学史上女性文学创作源远流长.迄今为止最早的诗歌作品是尼罗河畔出土的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一首诗,作者不是男性而是女性.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很多诗篇也都出自女人之口,至少可以肯定那些来自民间的诗歌很多都是女人们在劳动中口头创作出来的.而在人类的小说创作史上似乎女性比男性弱得多,但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代女性小说家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初就有两位重要的大小说家,她们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和弗吉利亚·伍尔芙.她俩不仅是女权主义的两大先驱,而且代表着女权主义运动史上和女性主义文学史上的两大形态:平权的温和派和霸权的激进派.两者的形成与她们各自的生存境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通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编著闺秀艺文目录的形式,写出了一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其中,所著录的四千多位女性作家的创作,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女性文学发展的一些脉络与特质.而且,这些女作家也从不同方面进行文学批评活动,包括编纂选集.撰写诗话、诗文评、序跋等,由此可见,古代女性实际上拥有相对宽松的生活空间,从中反映出非常独特的家族文化,也可以看出社会对女性从事创作的看法.胡文楷的这部著作让我们看到了非常丰富的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学活动景观,同时,也体现了他本人的一些文学史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