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幽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科对幽默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入手,首先讨论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在言语幽默中的应用,然后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从认知的层面解释言语幽默现象,揭示幽默的制笑机制.  相似文献   

2.
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形成与时代、家庭和其生活阅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幽默艺术的审美心态有其独特的表现一是"笑的哲人"心态;二是"改造国民性"救治心态.老舍小说采用了独特的"自然"和"智慧"两种幽默表现方式.喜感因素与悲感因素相交织,构成了老舍小说幽默艺术的独特景观.这种悲喜剧美学构成,使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产生了巨大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幽默能优化文风,提高阅读效果,是现代作家常用的修辞手法.作品中的针砭因与调侃融合提升了生存能力,帮助锋芒毕显、颇多骨感的杂文在消遣、娱乐主导的文坛站稳了脚跟;幽默常用对比,从相似与差别、意料之中与出乎意料的比较中彰显笑噱背后的内涵,因有智性的改造,既与语境协调,又适合人情物态;幽默因有学养的支撑,富含人生的智慧,旁搜远绍、新意迭出,给人不属奇闻却有异趣的感觉,有不俗的文化品位.幽默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在一个缺失了"对语言生产过程熟悉和精通"的时代,文学作品中频频现身的幽默也许可以对这一缺失做有力的校正.  相似文献   

4.
幽默、讽刺和喜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讽刺、滑稽、调侃是喜剧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但在喜剧创作过程中各具不尽相同的艺术功效。幽默要温敦些,讽刺则冷峻些,二者不是截然而异的。喜剧是以其喜剧手法,对社会生活的矛盾和不协调做大快人心的揭露或赏心乐事的炫展。喜剧性情节、喜剧性性格、喜剧性语言,构成喜剧艺术的三要素。讽刺性喜剧与诙谐剧的区别在于对不同喜剧机制的运用。在充分调动喜剧的直接效果一“笑”的艺术心理基础上,才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笑的艺术创作心理和创作技巧,从而产生最佳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5.
幽默理论研究是孙绍振运用"错位"范畴研究文学中的情感逻辑的必然拓展,由"错位"出发,他对幽默中的二重逻辑错位、各类幽默文本如喜剧、幽默散文等的形式规范均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运用于幽默散文的写作而自成一家.本文在赞赏其幽默研究的经验深度与理论高度的同时,也对其所提出的"审智"范畴提出了质疑,以求在对孙氏理论的研究对象的质疑、检测、批判中展开真正的学术批评.  相似文献   

6.
幽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现象,在社会生活各方面起着重要的交际润滑作用.然而,由于原语和译语的语言文化差异,幽默语常常被认为是不可译的.本文尝试从语用学中的言外之力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使幽默的英汉翻译达到语用等值,从而克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障碍,使源语中的幽默语言的言外之力传入目的语中,使幽默的语用效果能够完整的阐释出来.本研究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翻译活动,希望能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以便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7.
杨绛译作和创作中的幽默品质既有内在的强关联性,也有外在的差异性,其译作和创作的幽默表达风格形成一种典型的相互反哺关系。在译作的幽默风格影响下,杨绛自身的本我智慧与悲悯情怀的乖讹化在其后的文学创作中展现出不同的表达形式,她慈悲冷峻地注视众生,笑中含泪地铺展幽默,睿智达观地行走世间。她丰盛、平静而又多姿多彩的文学精魂和幽默品质,留存在她的著作和译作中,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汉语语言模因的幽默机制产生的翻译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离不开幽默,幽默影响着生活。语言的幽默不仅有利于活跃气氛,缓和矛盾,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在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幽默更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发挥着它的影响与魅力。然而,正是因为幽默存在着文化习俗、社会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差异,使得在翻译时不免要损失大部分的精华。在有些情况下,甚至无法将幽默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通过功能翻译理论可以了解到文化因素对幽默翻译的巨大影响,从而揭开语言模因幽默机制下的不可译现象。  相似文献   

9.
幽默言语的制笑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幽默的复杂性在于人们对幽默产生的原理存在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优越论、双关论、松弛论、乖讹论。前三者都有缺陷 ,而乖讹则被认为是一切幽默制笑之基础。本文主要根据帕尔玛的乖讹理论阐释幽默言语的制笑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认知科学如火如荼的发展下,隐喻这门古老的学问重新绽发了新的生命力.从修辞学研究转向认知语言学,隐喻成为"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本文试图以莱可夫的"映射理论"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描写并阐释了隐喻是人类概念范畴建构的基础,是人类创造性地把不同义域并置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新颖地认识周围世界的方式.文章并通过分析文本<拜年>,论证了语篇中隐喻性幽默的产生,扩展了我们对隐喻幽默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探讨大学生应对幽默、社交焦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选用应对幽默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SCL-90问卷,对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应对幽默与大学生社交焦虑呈负相关,即应对幽默水平有助于减轻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此,应对幽默水平作为一种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先进 《云梦学刊》2012,33(3):135-139
幽默的产生和理解离不开语境和听众,而语境和听众正是语用学的两大基本概念。从语用学视角看.合作原则与英语幽默的产生有着内在的规律与联系,为幽默话语的产生机制提供了合理的阐释。但仅从语用角度来解释幽默的特别之处是远远不够的,而将幽默理论中最富有影响力的乖讹论与语用学合作原则相结合.则不失为一种揭开幽默真面目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相关理论研究美国著名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及其翻译的得失。  相似文献   

14.
英语幽默与合作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是一种言语的艺术,正确的应用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产生除了语言本身的内在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情况。而语用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把特定的话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探索在不同交际环境下所产生的交际功能。以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理论为指导,对违反原则时制造出强烈的幽默效果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为提高读者对幽默的欣赏水平和创造能力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相声幽默的关联理论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而关联理论对此艺术形式所产生的幽默效果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运用关联理论基本原理 ,分别从话语的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话语的明说与暗含以及听话人对话语的加工努力三个层面对相声片段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在相声诸多幽默创作手段中 ,相声演员故意违背听众的认知环境从而造成出人意料的效果是相声幽默创作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相声片段的分析 ,本文旨在探索其语言的关联性本质和幽默的产生 ,同时为相声创作在其语言关联性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相声语言的幽默本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幽默”作为审美范畴之一在近代形成的文化语境、历史过程及审美功用 ,指出理性精神与怀疑态度作为幽默的内在品质 ,对近代以来的人类文化精神有独特的表征功能。以米兰·昆德拉为切入点 ,借助于对其幽默小说观的阐发及其作品所受幽默文化影响的考察 ,揭示了近四个世纪以来幽默小说的伟大进程及其在 2 0世纪文化语境中的曲折命运。论者基此认为 ,在新世纪文学精神的继承与开创中 ,幽默不仅应成为主导性的小说美学风貌之一 ,还将因其所表达的特定的小说智慧、相对性价值立场而成为一种有表征能力的当代审美符号。  相似文献   

17.
库尔特·冯内古特在他的小说《五号屠场》中同时运用了现代主义手法中的意识流和后现代主义手法中的黑色幽默。他打破传统,以荒诞不经的叙事方式叙述了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及战后的人生轨迹,以这种独特的手段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虚伪。  相似文献   

18.
从语用预设看赵本山小品的幽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预设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和推理原则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小品喜剧界具有代表性的赵本山小品系列为研究素材,以语用预设为理论框架,以定性研究为基础,来解读"赵氏小品"中的幽默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幽默话语所表现的语言文化特征尤其突出,因而幽默语的翻译有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幽默语的翻译与关联理论提出的认知环境、语境和关联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英语幽默语的汉译过程,可以寻求相关的英汉幽默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