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鸫  王刚 《中外书摘》2009,(1):76-78
古时江湖悬赏,各路高手追拿逃犯,便把逃犯称作“人肉”。近年来,网络通缉令、网络悬赏令、网络追杀令等“人肉搜索”把暴力战火引向普通人,赏金猎人也成为一个新兴职业。在网上,没有人可以保守住秘密,当成千上万网民抓住某人不放时,他很快就会被“剥光”衣服,无所遁形,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老话构成挑战。一些人把群体暴力当作集体狂欢,  相似文献   

2.
一、“人肉搜索”何来?——略谈“人肉搜索”的技术背景和心理动机 从纯技术上定义,“人肉搜索”指的是一种利用网络等平台,互动地借助他人的力量收集信息的方式,这与Web2.0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从论坛到博客再到大型虚拟社区,人与人在网络上的交流不断扩展,产生“互问互助”也是自然而然的。搜索引擎是利用机器自动化地收集网络信息并有序化的一种技术,而“人肉搜索”则引入了人工,通过人与入之间的交流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3.
杨立新 《金色年华》2008,(10):15-16
最近以来,关于“人肉搜索”应当进行法律规制的议论越来越多,甚至有的提出要对“人肉搜索”危害严重者应负刑事责任的意见。当然也有反对的议论。“人肉搜索”是否应当规定刑事责任,我不是搞刑法研究的,不敢多说,但对“人肉搜索”与人格权保护的问题,倒是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天使还是魔鬼 2008年6月16日,天涯社区一篇名为《我就喜欢做二奶,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就很好啊!》的帖子,成为了网友关注的焦点。一ID为“菊花香香儿1986”的网友在帖中炫耀其成为当地某高官“二奶”后的种种好处,引来了数万网友的激烈留言。随后有网友在同一论坛抛出人肉搜索帖《菊花香香儿1986照片,欢迎提供线索》并附照片,指出成都人“静儿”就是“菊花香香”。自此,大量网友开始对“静儿”进行人肉搜索,不但公布其本人的生活照片、住址、手机号码等一系列隐私信息,而且其家人的信息包括她四岁儿子的照片都被公布到了网上。  相似文献   

5.
对人肉搜索的内涵作更仔细的辨别,方可解释人肉搜索何以面临目前的情境。 人肉搜索是一种侵犯个人隐私、危害社会的技术工具? 关于人肉搜索,最常见的一种评论是,它是一把“双刃剑”。一味杜绝人肉搜索将会使社会丧失一条有效的公众监督的途径,但非理性的人肉搜索行为,又存在随意侵犯公民隐私权、侮辱诽谤他人等风险。为了防范后者,有必要加大对人肉搜索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透视"人肉搜索"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肉搜索”最初作为基于网络互助与知识分享精神而诞生的一种新的信息搜索方式.在近年的发展中日益体现出了其道德的舆论审判和娱乐、暴力的倾向,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分析了“人肉搜索”的诞生、发展、应用类型与大众参与搜索的原因.并对规范“人肉搜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在今天已经不是个新名词了。虽涉世未深,却已名声大噪,让现代人为之叹服,就像《纽约时报》一个报道的标题《中国的“人肉搜索”让国际刑警黯然失色》。当然,“人肉搜索”并非中国特色,在英国、美国、韩国也都发生过震惊朝野的人肉搜索事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几起极具影响力的人肉搜索事件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使其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肉搜索的威力既令人折服,也使它成为众矢之的,有关的争议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从未间断。人肉搜索是什么?它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威力?人肉搜索是如何演变成网络暴力的?面对这些问题,笔者试图对人肉搜索的本质及其“暴力”演变过程做一次社会学视角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女儿姓巫,属虎的,同学叫她“巫婆”,因长得胖乎乎、肉悠悠的,又被称为“人肉包子”,家里人叫她“狗屎”、“丑丑”、“孬火药”,反正怎么难听怎么叫。按女儿的说法,自呱呱坠地起,她就是俺的“出气筒”、“只晓得说我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这种弱势地位一直持续到去年她大舅妈生了个小弟弟为止,她也终于人模狗样地有了教训、摆谱的对象。面对弟弟时,一碰到她烦心不悦,她就恨恨地指戳着弟弟威胁道“以后我不得教你弹钢琴,也不得教你英语,看你昨个办!”弟弟嘴里一汩汩流着憨口  相似文献   

10.
2006年被称为中国网民年,有人认为网络通缉令、网络暴民、网络暴力这三个关键词共同构筑了2006年中国互联网的异样图景。从“虐猫”暴力事件到“铜须门”桃色事件再到“男司机PK女老外”的流氓事件,由网络群体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网络追缉令运动,并由此展开了强大的道德审判攻势。这项运动愈演愈烈,人肉搜索机的介入更增加了网络暴力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盛行终让偌大地球缩小成小小的村落。拇指在鼠标上轻轻一按,遥远的大洋彼岸似乎也近在指端。而搜索引擎的盛行则似乎让每个人都成为智者,也让网络成为万能。然而,正是在智能化的搜索引擎日新月异的今天,一种更加依赖于人工的搜索方式——“人肉搜索”却出乎意料地日渐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2.
城城 《女性天地》2009,(4):24-25
面对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力的加大,很多都市人都感觉自己活得太累了,但又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广州一个打工妹在参加朋友婚礼时,无意中碰上了一场“人肉多米诺”,人仰马翻中引爆的尖叫声和笑声让众人找回了久违的轻松、聪明的打工妹由此发现了都市人集体减压的商机。  相似文献   

13.
郭美美风暴     
一夜暴富与人肉搜索 郭美美出现在大家视野中是在6月20日。这个实名认证头衔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姑娘,在微博上展现着她的奢华生活:别墅;一个人开兰博基尼、玛莎拉蒂、minicooper3辆豪车;和母亲拥有数十个爱马仕包;飞来飞去的都是头等舱。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人聪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赚钱法。过去有“吃白相”揩油的,有“才子+流氓”敲钱的,有“大师+骗子”行商的,现在又有了“钓鱼”的,用周立波的话就是“倒钩”。他捂着胸口装头疼,求搭你车。上车后他拿钱给你,你拒绝就硬塞给你,你一接受就拉手刹拔你钥匙,一些人就把你铐起来,这叫人赃俱获。  相似文献   

15.
梅子  刷刷 《现代妇女》2008,(9):39-40
寻找属于你的绿洲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有一位青年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吧,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11,(30):61-61
一位女性来咨询,问题是丈夫总是打她。“他为什么打你?”我问。“因为他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像男人。”“你知道他最不喜欢别人这样说他,你还这样说他?!”我更好奇了。“他就是不像男人嘛!”她非常委屈地说。“那他打了你,你怎么样?”“反正我根本打不过他,只好不再说他了呗。”她一睑无奈的样子。  相似文献   

17.
"人肉搜索"自2001年微软陈自瑶事件发生以来,至今已在一片争议声中走过了8个春秋。前不久还有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将人肉搜索定为犯罪,从而把对人肉搜索的争论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8.
首先,尽量不要成为"人肉"对象,尽量不要做见不得人、伤天害理的事情!其次,如果已经成为"人肉"对象,就应该熟读以下准则: 1.不要使用公开的个人网络相册,要挑选服务质量好、技术水平高的网站储存照片。相册密码设置要复杂到连自己都记不住,永远不要用电话、生日、6666、8888来做你的密码。  相似文献   

19.
网络公共事件的演变逻辑 10月23日,上海知名论坛宽带(KDS)上有网友转发了“90后女生殴打同学”的视频,该视频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很多网友表示痛恨打人者“熊姐”的暴力之举,并发起了人肉搜索。不久,该女生的真实姓名、家庭地址和学校地址均被“挂”到网上。网友们不仅“说”,而且还要“做”。10月26日下午,“屠熊大会”在“熊姐”所在学校上海市南湖职校二分校门前召开。一场由虚拟世界“燃起”的网络公共事件就这样形成了。该校门口的校牌上被贴上了黄色的“愤怒脸”图案。约200名网友聚集在一起高喊:“校长出来道歉!这是上海的耻辱,教育界的耻辱!”最后在警方的及时介入下,事件才得以平息。  相似文献   

20.
微博上有一段子:“你在香港,我在深圳,只隔一座桥。同为打工者,你月薪两万,我两千。”当时我看了立刻回复:“我在企业,你在机关。我两千,你四千。”现实就是如此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