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当讲不同语言的一些群体发生接触时,下列事物中的一种可能会发生。如果接触短暂或出于偶然,他们不需要说话,只通过手势进行交际,像集市上的无言交易情况那样。或者两个群体可以讲双方都懂的第三种语言来进行交际——像在印度,人们讲14种不同语言和为数众多的方言,而把英语作为共同语言。第三种可能性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学习另一个群体的语言,但是这种解决办法一般只有通过征服或统治才会实现。第四种可采用的方法,就是我在  相似文献   

2.
运用PPS抽样方法,我们以结构式访问法在新疆伊宁市城市居民当中进行了有关语言能力、语言使用、语言态度的调查。伊宁市维吾尔族城市居民普遍具有维汉双语能力,但高比例的双语人口和较低水平的汉语使用能力同时并存。维吾尔语与家庭、友谊、学校等方面域相连,维汉双语使用模式与日常生活、工作相连,场合越正式,汉语使用比例越高。在语言态度上,他们既注重语言的实际效用,也强调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象征意义,对学校族群结构和学校教学语言类型的期待是多样化的。语言是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尤其是在多族群共同居住的地区。本文还就调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学校教育、各族群之间交往当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非语言交际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作用,在外语课堂上起着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重视非语言交际尤其是体态语的使用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诠释和简化教学内容。了解非语言交际在中西文化上的差异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及文化,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文针对预科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在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使用非语言交际教学的必要性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双语是一种能力,符号转换是表现,但是通晓双语的表现和符号转换有质的差别.符号转换的产生有内外诸多因素.一个族群或一个社区呈现双语能力和符号转换言语行为的现象,与该民族或社区生活的语言环境、所掌握的第一语言和主流语言的不同、该民族或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主流媒体的用语以及人们对第二种或第三种语言的态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龙夫 《民族论坛》2006,(11):58-59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语言和方言5600多种。语种和方言密度最大的地区是非洲尼日尔河流域,约有280种;而语种和方言最多的则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在300多万当地人口中竟有1010种语言。在形形色色的语言和方言当中,还有许多十分奇特、有趣的乡土民俗语言。"劳高米拉岛的口哨语言"大西洋东北部的加那利群岛中有个叫劳高米拉的岛屿,是世界上仅有的使用口哨语的地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吹的口哨居然有元音和辅音之分,能够完整地表达所使用的西班牙语。口哨语言不同于说话,不会因大声呼喊而吐词不清,只要能听到口哨声,便能毫不费力地知道对方的意…  相似文献   

6.
越南是一个有54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发展面临的困境,越南政府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越南教育与培训部探索实施包括民族语言和官方语言在内的三种双语教育模式,以保持少数民族语言在民族地区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文章介绍了一个双语教育试点项目,从教学生态的视角反映越南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类共同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本文通过对汉语和英语在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生产劳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对比,强调语言的文化承栽功能,从而论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期外语学习和从事语言教学的同仁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充分重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江荻 《中国藏学》2022,(6):150-160+219
文章一方面叙述西藏的多样性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尝试用一种计算机自动聚类方法对西藏的语言进行分类。文章采用编辑距离计算方法的编码和赋值,以及聚类算法和树形图呈现。实验采集了西藏的藏语及其方言,还有门巴、珞巴、僜人等族群的非藏语语言共计49种,包括目前尚未识别的一些地方话。实验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分布着藏语和非藏语的藏缅语,藏语包括传统分类的卫藏和康方言,卫藏又可分为前藏、后藏、阿里和南部次方言;非藏语的藏缅语有门巴族语言、珞巴族语言、义都系语言,以及藏东和藏东南语言系属不明的地方话。与传统分类相比,文章中所用机器语言或方言自动分类相当合理,可信度很高。  相似文献   

9.
贺州地处萌渚岭中段、 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带,这里世居着壮、 汉、 瑶、 苗等族群.这些语言族群长期以来与汉语方言族群毗邻,随着经济、 文化的交往,语言接触互动成为必然.区域族群语言互动的原动力来自彼此的多层次需要,其差异根源在于族群文化内在的认知结构及文化语法.这种差异表征在语言上为语言符号的非对应性,族际互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互动的形式通常有语言互用、 词语互借、 语法互适,不管何种形式,都必须建立在语言族群个体或群体认同的基础上.语言的彼此认同互动,有利于语言和族际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0.
以壮族地区双语制为主要考察对象,提供新的材料,并从新的角度进行探讨.结论要点是一是壮族地区双语现象的量化分析结果;二是双语制给壮语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三是双语制给汉语有关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四是双语制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政策.  相似文献   

11.
泰国拉祜族是一个既使用母语又兼用泰语的民族,其母语和兼用语的主流关系是和谐的。本文对母语和兼用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对母语和兼用语如何实现和谐进行了分析。认为和谐的双语生活有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团结,有利于不同民族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润泽  杜恺健 《民族学刊》2021,12(2):17-22, 94
近年来,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打破以往“两个中心”建设发展各自为政的状态,开启了“两个中心”深度融合的局面。本研究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理论,试对共同建设“两个中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所具有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建设路径提出建议。研究发现“两个中心”建设有着共同的现实指向与目标,那便是面向基层社会治理,促成社会认同,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进而在建设路径上,“两个中心”的建设应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促进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深度融合,推进思想宣传工作的共建共治共享,最后扎根群众,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实践话语。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policy in Catalonia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and argues that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policy continue to be crucial elements in the Catalan nation-building project. In addition, the growing politicisation of languag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divisive issue amongst Catalonia's political elite. The Catalan linguistic landscape has moved from one based on linguistic 'normalisation' to a situation where bilingualism is the norm, but the degree to which one language predominates or should predominate over the other continues to be subject to intense public debate. Finall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linguistic consensus which prevailed among Catalan political parties for nearly two decades has slowly begun to disintegrate, accompanied by a growing debate on the use of language as an exclusivist mark of identity in Catalan society.  相似文献   

14.
15.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的塔吉克族较好地保持了本民族语言.随着交通、通讯、广播电视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塔吉克人的语库逐渐扩大,很多人成为双语人或多语人,在县城及周边地区,兼通塔吉克语、维吾尔语和汉语的塔吉克人正变得越来越多.塔吉克族对本族语积极的语言态度有助于塔吉克语的继续保持,而其对汉语的高度认同将成为促进汉语教学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了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刘家泰国和美国四代人的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并分析了不同国家及其社会文化对瑶族语言使用的影响。文章主要包括四部分:1.概括了世界瑶族的分布和历史迁徙,以及刘家四代人的居住地区;2.泰国和美国的刘家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泰、美社会文化对其语言使用的影响;3.刘家四代人的语言使用状况,包括:四代人的文化程度、年龄、家庭语言使用现状、周围的语言环境及四代人的语言使用条件和变化;4.刘家四代人的双语和多语言生活的发展和演变,总结了四代人母语与兼用语的关系。本文认为,刘家的前三代使用的语言形式是多语种类型,而第四代人的语言类型变为双语或单一语言,母语使用语言衰退,并转换成居住国的通用语;刘家四代人所使用的母语和兼用语相互竞争,但又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7.
Gibraltar is a community in which political conflicts are common, but has quite frequently been ignored in the academic world, despite its great interest and uniqueness. The present research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into the study of the Gibraltarian identity as it adheres to 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known a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which analyses language in relation to the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it appears, aiming at providing social criticism based on linguistic evidenc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Gibraltar issue in a crucial moment for this community – namely the 2002 referendum. The textual corpus consists of editorial articles drawn from Gibraltarian newspapers examining how the Gibraltarian community was perceived and represented. Hence, the present CDA of editorial articles in relation to the referendum held in Gibraltar sheds light on a controversial situation: the Gibraltarian community and its distinctive identity.  相似文献   

18.
汉语"民族"概念虽然具有含混、模糊的特点,并带来使用和交流的诸多不便,但其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宽泛,所显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是欧美各国语言的相关术语不能比拟的。它能充分展现不同层次和不同层面的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综合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民族共同体的共性,揭示民族过程的规律与趋向,适应不同学科民族研究的需要。必须坚持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族群"概念的泛化使用会给我国民族研究带来困惑,不赞同用"族群"来取代"民族"。  相似文献   

19.
邻里社区是国家治理中的最小单元,但其内涵丰富,功能多样,特别是在促进社会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很多国家,邻里社区都是促进城市族际融合的重要平台。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城市族群隔离和冲突问题日益严峻,国外理论界提出通过邻里社区规划建设促进邻里互动和族际融合的相关观点。从实践中看,国外以邻里社区为载体促进城市族际融合的策略包括:加强社区住宅设计和价格的多样性、打造族群混居格局;重视社区交往性空间规划、加强族群间的社会互动和文化表达;组织丰富的社区公共活动、增进跨文化群体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共同语言基础、鼓励社区内的文化融合;培育社区志愿组织、增强社区社会支持力度;扶持边缘社区发展、遏制族群分层等。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表明,无论国家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如何精细和完善,均需要充分重视和发挥社区在促进族际融合方面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s not about the silence of the other. Neither is it a phenomenological, hermeneutical, political, aesthetical or ethnographical account of silence taken as a form of existential practice. It concerns an ethics. It explores, rather than an ethics of semiotic care or recognition, an ethical structure, possibility or resources of silence, the still auditory, disclosed in the disrelational ontology of language: a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of that dramatic tension, the postlapsarian interplay between fallen time and fallen language; the key question is how not to sanitise, fetishise and economise on the dialogic inadequacy of the other, of the dumb foreigner in us. Silence, thus approached as a universal speech act, as the inclusive preclusion of the word across time, space and cultures, is more specific, precise and resonant than quietude or muteness, the absence or eradication of sounds. Silence, thus understood, is then not a mystified non-language, a solipsistic disproof or disqualification of mediated communication but the language that is forever foreign. The originary force of silence, its speechless power is an evolutionary index to ethical dialogue, or rather dialogue as an ethical act. We, of we-are-the-world, should be able to communicate not in spite of, but through, sil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