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支撑"中国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年前,因为质量上的差异,我们只能为消费“日本造”、“德国造”、“美国造”的产品而感到满足。10年间,“中国造”在大踏步地追赶,并且在一些领域里我们的产品在质量上已足与那些以往让我们仰视的“外国造”比肩,但是在国际形象上,代表世界一流品质的仍是那些“日本造”、“德国造”、“美国造”、“中国造”依然难入其列。而今天,“中国造”似乎迎来了争取日后与“德国造”、“日本造”、“美国造”比肩的最佳投入期,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工厂”  相似文献   

2.
"小伙子,多大岁数啦?""三十了.""有对象没?我们医院有个27岁的单身姑娘,我看挺合适."这是"2010年中国医药城暨南京医科大学春季医药卫生类公益专场招聘会"上记者在射阳县人民医院展住上听到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3.
《职业》2010,(10)
中国的民工荒从南到北波及越来越大,引发了广泛关注。按理说,中国是人力资源的大国,有成千上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不到城市打工挣钱又到哪里去了呢?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在新浪博客上撰文说,如今,中国的经济大蛋糕越做  相似文献   

4.
康樱子 《职业》2017,(23):10-11
"《中国大能手》第三季电气装置项目的总冠军是——来自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的郭海朝!"随着主持人话语的落定,"郭海朝"这个名字在《中国大能手》舞台上一鸣惊人,于方寸之间登上"电气巅峰",扬工匠精神赫赫威名.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日本自古以来就是近邻,长久以来,我国对日本的各项研究中,日本文学和文化方面的研究是很有造诣的。80年代初,一大批中国的"日本通"通过各个方面的渠道了解日本的文学和文化,包括电影、书籍和科技等方面,中国全面了解日本文化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的几年,大批的中国留学生选择日本去留学,而且在选择学习方向上多偏重于日本文学和文化研究,通过他们的描述,把一个真实的日本呈现给中国大众。文学和文化的研究使得中日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理解,架设了一座经得起风吹浪打的桥梁。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文学的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并详细阐述了如何以文化为背景研究日本文学。  相似文献   

6.
戴旭 《中外书摘》2010,(7):22-23
中国要造大飞机的事情,还在纸上立项的时候就搞得轰轰烈烈锣鼓喧天,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我们大喊大叫的时候,日本却悄悄地把两种(一下子就是两种!)大飞机同时推到了起飞线上,准备开始试飞了。  相似文献   

7.
<正>他们在那座孤岛上坚守了整整26年,他为的是承诺,她为的是爱情。他们成了感动中国的"夫妻哨"。当下,钓鱼岛问题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就在人们热血沸腾的时候,一对夫妇发出豪言:如果钓鱼岛有咱老两口,日本敢这样?说出如此豪言壮语的是一对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山岛守岛27年的夫妇。27年来,任凭风吹雨打,无惧蛇鼠成群,他们从不退缩,一直坚守在孤岛之上。27年过去  相似文献   

8.
惊鸿一瞥     
中国/世界吸烟死亡人数头号大国中英美携手在华调查吸烟与死亡关系结果令人触目惊心:中国吸烟男性死亡人数急剧增加,目前吸烟状况的持续将导致吸烟所致疾病的大规模流行这份在北京和伦敦同时公布的研究报告调查了分布于中国各地的研究对象125万人,其中包括100万个死者的家庭。专家们心情沉重地向中外记者宣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吸烟残废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每天有2000人因吸烟而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男性),每年死亡人数已接近100万人(小景)日本/女性专设吸烟区漫步日本街头,指夹香烟一路吞云吐雾的女烟民屡见不鲜。胆大多数女子大…  相似文献   

9.
逸阳  李辉 《职业》2007,(25):20-21
一家日本网站日前登载题为《身高与美貌,信仰外表"力量"的中国》的文章称:"说到美貌和身高,在日本人中总会有所顾忌,但在中国却堂堂正正地作为一种'力量'来考虑,尽管那是天生的."文章分析说,中国的用人单位在招录秘书、公关等职位的工作人员时,都把"美貌"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旅游,除了气候舒适、环境整洁、风景宜人,还有一点让人很愉快的是,日本四处无乞丐。据一位留学日本的友人说,他曾为此请教先生,日本为什么没有乞丐?那位先生斟酌良久,给出一个解释日本人有强烈的羞耻心。这就是说,日本国民是“知耻之民”,不工作尽管也能生存,但那样活着,他们会感到羞耻,羞耻心不允许他们不工作。作为外国人,旁观日本社会,的确处处能感到日本人这种“知耻”的根性。比如2000年神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上看,日本可以说是全世界受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个国家,当然日本的文化对中国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北京”的区域规划绝不是扶贫工程,京津唐足够了郑介甫环渤海控股公司董事长成立“大北京”最重要的利弊衡量是政治衡量。片面强调大,可能会给首都安定带来大问题。中国要稳定,北京首先要稳定,发生在北京的任何一个事件都会是国际事件,都会给首都带来无法估计的负面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北京”和大首都是两个概念。“大北京”区域规划如果主要重心在经济发展就决不是扶贫工程,京、津、唐的分量足够了。没有必要将周边的落后城市全部包进来,那样会降低“大北京”的整体素质和环境优势,我们要把城市功能缩小到小的区域中来。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2009—2019年统计数据,对中日两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国服务贸易在整体规模上大于日本,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日益严重;结构上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有所优化,日本服务贸易的出口结构相对比较均衡;速度上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发展势头迅猛,而日本更加稳定;在各个部门的国际竞争力方面,中国在与货物相关的服...  相似文献   

14.
琴心 《伴侣(A版)》2016,(3):28-29
如今,面对爱美女人衣服多得不知道该如何整理这一窘况,收纳师这个时尚新职业应运而生.从东京留学归来的韩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师从网络红人、在日本有"收纳女王"之称的近藤麻理惠.这位"收纳达人"是如何施展"整理魔法",通过传播"断舍离"理念浪漫掘金的? 当上新潮"收纳师" 80后韩妍毕业于国内一所纺织学院,后又到东京留学主修服装设计.期间,韩妍曾在日本一家著名模特公司打工,由于经常听一些名模传授穿衣经,在华服堆里培养出了不俗的着装品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下悠悠五千年,其中儒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元5世纪中国儒学东渡日本,在日本经历了初入、成长、鼎盛和衰落四个时期。在每一个时期,中国儒学都对日本的政治、哲学、文学、法律、宗教和艺术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日本各方面的发展。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播与发展,日本儒学汲取了中国儒学的精华,剔除了中国儒学的糟粕,并且不断地与本国的文化相融合,最终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日本儒学。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国际上著名的节约大国. 日本人的节约是在清醒认识自身资源不足的基础上树立的一种忧患意识.由于日本是岛国,无论多么缺少物资,都很难依赖其他地区,因此节约成了日本民族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着文化交流的历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我们都可以发现两国文化之间种种相似点。而且近些年随着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浪潮,我们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尤其是青年群体由于热爱日本的影视动漫作品,导致了对日本语言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本文就是在这股热潮下研究日本语言文学内潜藏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一、思想的细节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日两个民族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只会擦五次,到后来,就一遍而过.对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才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才是不平凡.  相似文献   

19.
周艳 《中国扶贫》2017,(15):50-52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在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浪潮中,东西部扶贫协作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那朵浪花.因为牵了手,便有了跨越千里的真心奉献,规模之大让人惊叹;因为结了对,便有了上下联动的倾力协作,内容之广让人赞叹;因为连了心,便有了共奔小康的生动发展,成果之著让人振奋.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28日,日本宣布投降13天后,“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重庆《大公报》上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