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 ,我国文学理论界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和学科体制、文学理论的“自律性”和“他律性”,以及克服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困境和危机的出路问题 ,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涉及诸多基本理论问题。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基本理论问题是一个学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支撑点 ,反思和探讨这些基本问题有助于加强和深化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推进文学理论的发展。为此 ,本刊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编发了一组文章 ,对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和定位、文学理论的本质和发展趋向、文学理论的现代性等问题 ,从反思和重建的意义上进行研究 ,以期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高等师范院校文艺学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进行反思,提出文学教育论的构想。传统的高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素称“五大板块”,而文学教育论的阙如是一个缺憾。本文描述文学教育理论的若干着眼点,主张以新的理论板块刷新文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格局,为中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新的路程。  相似文献   

3.
谈谈文学理论的转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生活化以及传统文学理论言说者身份和赖以生存的"元理论发生了变化,导致文学理论面临着一次重要转型。调整言说立场,定位于“阐释”,拓展研究领域,通过转型以应对业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文学实际、文化历史语境以及社会需求,文学理论才会有出路。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理论研究中,讲“文学是人学”,讲“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是难免会被斥为老生常谈的。然而,在我国目前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变革、观念更新的浪潮中,如何理解和阐释这两条“陈言古训”却成了人们瞩目的两个重要问题。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提出和讨论,使人们认清了文学是怎样的“人学”,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学艺术形式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9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正式确立至今,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对“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学界众口不一,有必要对此进行梳理和简析。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儒家与道家的思想 ,以各自不同的方式 ,对文人品格、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等各个方面产生过既相互排斥 ,又相互补充的深远的影响。本文即拟从“儒道互补”入手 ,通过其对文人的心理结构及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探讨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明代著名文学家、唐宋派诗文首领王慎中 ,在前七子复古主义大潮席卷文坛时 ,勇敢地举起反拟古大旗 ,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并结合自己的文学经验和文学实践 ,提出了“道所欲言”、“自为其言”、“变化自得”、“文道合一”等文学理论 ,推动了我国古代散文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分析了王慎中的文学理论来源及其表现和运用 ,并结合唐宋派的影响 ,论述他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文化研究的相继兴盛,使得20世纪上半叶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确立起来的纯粹文学理论的知识幻象破灭.文学知识界已经普遍接纳“理论”与文化研究为文学理论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两次重大转型变迁.这就意味着文学理论必须放弃其原来的边界甚至学科自足性,成为一种新的跨界知识形态.文学理论的未来图景,或者将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称其为“话语理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国文学理论界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和学科体制、文学理论的“自律性”和“他律性”,以及克服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困境和危机的出路问题 ,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涉及诸多基本理论问题。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基本理论问题是一个学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支撑点 ,反思和探讨这些基本问题有助于加强和深化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推进文学理论的发展。为此 ,本刊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编发了一组文章 ,对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和定位、文学理论的本质和发展趋向、文学理论的现代性等问题 ,从反思和重建的意义上进行研究 ,以期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我国文学理论界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和学科体制、文学理论的“自律性”和“他律性”,以及克服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困境和危机的出路问题 ,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涉及诸多基本理论问题。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基本理论问题是一个学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支撑点 ,反思和探讨这些基本问题有助于加强和深化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推进文学理论的发展。为此 ,本刊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编发了一组文章 ,对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和定位、文学理论的本质和发展趋向、文学理论的现代性等问题 ,从反思和重建的意义上进行研究 ,以期引起学界同仁的关注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始自2001年的“纯文学”讨论没有在对八九十年代文学历史的检讨中对“文学自主性”的理解做出新的贡献,其引发的关于“文学性”的讨论深化了对文学自身境遇的思考,但是这些讨论依然以认识论思维讨论文学的经验属性,没有对“文学性”的根本依据问题做出深入讨论。“纯文学”反思不足以代替对八九十年代文学的整体概括,“文学性”问题应该在“文学本体论”的层面得到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12.
“文学是什么”是在确立“某种东西是文学”的观念之后对文学所作的系统解说,但文学观念的确立受到时代与地域的严重制约;而“什么是文学”则意在追问:在任何以语言为工具的言说方式之中,什么样的言说方式可以称之为文学——它要求对文学作一纯粹先天的判断。文学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样具有交流与传达的基本功能。根据交流与传达的基本要素,可以建立关于文学的先天普遍法则:(1)说不可说,必然是譬喻形容,而以警拔脱俗为上。(2)说不易说,必然是铺陈描述,而以尽而不汙为上。(3)说不能说,必然是隐晦含蓄,而以微而能显为上。(4)说不屑说,必然是绚文巧饰,而以夸而中节为上。文学不是非功利的,根据文学的言说动机,可以建立关于文学的先验范畴体系。而文学范畴内部的概念中介性是文学逻辑演变的内在根据。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自觉”的言说,所谓“魏晋为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缺乏学理根据。  相似文献   

13.
"翻译文学"研究是一门新学科,其本体认知和学科范畴属于新的研究领域。"翻译文学"是承载着异质文化特征,是植根于本土文化语境的文学形态学。重新审视"翻译文学"的批评性研究,提出"翻译文学"研究已基本形成学界普遍承认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模式,但也存在分歧和争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学的“泛化”和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 ,文艺学科面临着危机与挑战。文章阐述了文学及文学研究的现状 ,分析了危机意识生发的原因 ,并力图提出有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新国学"视域中审视民族文学入史问题,民族文学入史也是个"新国学"建构的重要学术命题,但迄今在某些关键环节包括相关的学术实践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其中,"民族文学"概念问题、全国性文学史忽视民族文学问题及"新国学"建构与民族文学教育问题格外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在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讨论的基础上,从对策性思考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世文学与"近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世文学在崇尚以个人为本位的尊重个性的精神及对文学自身特征的重视和探讨等方面与现代文学存在着相通之处,因而成为中国文学从中世进到现代的中介.在近世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毋需也不应楔入所谓"近代文学"(1840年至1919年间的文学)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桥梁.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时段,并未出现明显的并足以成为一个新的文学历史阶段重要标志的文学新气象.  相似文献   

17.
为英语"文学道路"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学道路"成了贬义词.在这一现象背后,潜伏着这样一种普遍的假设:英语教育旨在摄取信息,掌握技巧,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而文学则仅仅是一件饰物--只能用来点缀以市场经济这个硬核为主导的课程表而已.为了抵制这种趋势的蔓延,有必要首先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我国英语系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英语文学教学是否与当今市场经济存在关联性?它们又是怎样相互关联的?我们怎样才能使当代中国人确信学习乔叟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倾听那些既非本国人,又非现代人的声音--是有益处的呢?在重新认识这些问题的同时,有必要改进当前仍在流行的一些教学方法,以确保文学在英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文体"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语境中是一个涵义多重的复合名词,它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元概念,是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的起点。一直以来,学者们试图给"文体"一词一个在中国语境下的科学概念。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学领域里的"文体"是文学作品的体制形式的总称,它包括了文学类别、文本体裁、篇章体制和文学风貌等范畴。从逻辑关系上来讲,这四个范畴中,前三者是一个逐级层降的等级关系:文类是文体的宏观范畴,体裁相对于文类来讲是文体的微观范畴,但是相对于篇体来讲又是文体的宏观范畴。"风格"则是前三者在不同层级的审美精神体现,而"类→体→篇"和它们各自的风格都是文体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贬谪,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常见的政治现象,贬谪者将其被贬谪的人生感悟和谪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蕴涵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称之为贬谪文学,这是一种在内容情感上独具特色的文学体式。但“贬谪”在历史上,又可以称为“左迁”、“贬”、“流”、“谪”等,于是,研究界便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称谓,或称之“迁谪文学”,或称之“贬谪文学”、或称之“逐臣文学”,其实,它们各自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并不一致,应予区分,以便能较准确地指称和描述贬谪文学这种特殊的文学体式。  相似文献   

20.
"文革"期间,浓重极"左"色彩的地上文学沦为了政治权利的工具,作品造假、夸大、溜须拍马的踪迹甚多,很多几乎没有艺术阅读价值。而与其相对立的地下文学,具有"情绪和心声的真实吐露"、"人性与艺术的觉醒"和"打破政治禁忌"的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