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族关系是历史环境、条件的产物和积淀,更是现实环境、条件的一种折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经济是民族关系的基础,它决定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发展民族经济应努力协调好民族关系;巩固民族关系必须活跃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2.
湖南的龙山县和湖北的来凤县同处武陵山腹地,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产业结构、民族构成、民风民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县县城隔酉水河相望,一水双城,全国绝无仅有。共同组成了武陵山区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3.
发展与各民族共同繁荣论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邓小平理论中“发展”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异于前人的新见,认为“发展是民族繁荣必由之路,而民族繁荣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终目标”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欠妥贴,而主张“发展”是对中国少数民族乃至对汉族和世界各民族都适用的共性概念,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适应中国少数民族现代发展实际的个性概念。作者还对“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进行了新的探讨,认为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工作与民族理论研究的战略性主题。还认为,当前民族工作与民族理论研究中存在某些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如不加以扭转,既不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目标,也将对中国各民族共性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使得我国的经济体制由高度中央集权的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新旧体制的差别在于,新体制在组织形式上变中央高度集权为分层决策;在管理方法上实现既有计划机制又有市场机制的双重调节;在管理手段上不仅运用行政手段,同时还运用经济手段。对内搞活、简政放权的改革,使权、责、利结合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进程中,多重因素会对民族文化形成冲击,对其保护与传承形成消极影响。只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适时调整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选择有效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路径和设计,才能达到有效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多年来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两个概念存在许多含糊之处的现实 ,提出“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属民族心理学范畴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 ;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 ,即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心理现象产生的先天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各民族经济生活的类型差异和样式差异,提出在对各民族的经济生活进行比较和认识时,须有一套能够综合反映经济生活的指标体系,它应包括:经济生活所能控驭的能量;能量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劳动力投入与产出比;产品在各民族间的通用程度;产品的可汇聚程度;同等产品的使用效益及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率等。 相似文献
8.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纵览不同发达水平国家的发展,可以得出一条规律性的结论,即现代经济的发展,由于其"技术基础"的革命性,一时无刻不需要现代教育的支持,而现代教育的发展,也一刻离不开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持,教育和现代经济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它明白无误地昭示:今日的教育是明日的生产。马克思的著名论断"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①进一步被证实。现在,社会各界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教育在当地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广大群众踊跃送子女受教育、活佛、阿匐等宗教界人士带头捐资助学,大力发展教育成为…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外开放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生活已经越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范围,呈现外向型和国际化的趋势。 1979年以来,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经过9年来的开拓努力,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相似文献
10.
各民族共同繁荣思想,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和宗旨,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重大发展;它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立论基础;这一思想具有独创性的理论特色和开拓性的发展思路。本文还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以邓小平各民族共同繁荣思想为指导,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按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这是相当一个时期内全国国民经济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的关系如何?这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从我国国情出发,以全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念和各个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去认识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同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并从中认识和掌握经济发展规律,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一种比较抽象、复杂但是又很实在的精神现象。民族理论工作者,一般都认为对这个特征理解得还不深刻、不全面,研究起来困难是较多的。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论述,只有寥寥几行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同志,曾在一九一三年发表的不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著作——《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对民族这一基本概念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定义,他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94页)这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阐述民族这一人们共同体的几个基本特征。这篇光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列宁曾对这篇著 相似文献
14.
五大自治区成就斐然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已领先走上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牧、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之路。十几年来大力推进农牧产业化经营,涌现出伊利、蒙牛、鄂尔多斯、草原兴发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企业。产业化经营带动140万户农牧民实现增收,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的人均收入占总收入的1/3以上。自治区内鄂尔多斯市积极发挥农牧业和煤炭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代市场机制,引进国内、国外生产要素,还利用证券市场融入大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全球化对社会和文化的挑战,探讨了与之相关的人口安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民族文化视角对人口安全问题进行了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16.
民族习惯法作为民族地区适用的民间法具有丰富的生活意蕴和伦理内涵,并表现出鲜明的生活伦理特性.主要体现在:与习惯法主体的民族性相对应,民族善恶观念表现出生活化多元性;与民族法渊源的习惯性相吻合,习惯法规范作用模式呈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与民族习惯的法律化相联系,民族习惯法体现了丰富的道德生活属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民族文化和国家共同文化的内涵,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对民族文化如何影响国家、国民认同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不仅能够陶冶情操、开启心智,而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视角的经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把民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或民族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民族认同的文化特质构成民族概念的内在规定,并呈现为民族经济生活自然差异和文化差异二重性。把握民族经济生活差异二重性是建构学科理论框架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