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近年来对回族文学研究的情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在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回族人民的创造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回族的文化遗产中,有没有神话呢?这是关心回族文学的人们目前正思索和探讨的一个问题。笔者在1982年第3期《新月》杂志上曾首次介绍了几个回族神话材料,这里试对回族神话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辉煌宏大的文学艺术的世界之林中,回族文学,以它强劲的生命力顽强而独特地生存着。回族文学的产生、发展、壮大,也是由五彩缤纷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又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沃土培植,由本民族广大人民群众源源不断的血汗浇灌的结果。然而,要充分认识回族文学的特殊性,就必须从伊斯兰教与回族文学的密切而复杂的联系这一点进行认真地研究与探讨。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做一些努力。  相似文献   

3.
简述回族舞蹈动作与形式特征刘无怠回族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它是回族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精神与文化的结晶。回族舞蹈是经过前辈人民艺术性的创造、发展和后代人民的历史性继承,不断创新、逐渐成熟、趋于完美的。迄今,已经成为民族气息浓郁、形式风格独特的一种舞蹈...  相似文献   

4.
莱蒙托夫对俄国文学的贡献景文山“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①伟大的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与斗争,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英勇战士,他们在反动黑夜的昏暗中,预见到劳动人民的解放与幸福的曙光,并为祖国的光明未来而...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回族人民象祖国其他民族一样,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回族人民中最早觉醒的有马骏、郭隆真等同志,他们都是回族人民的杰出代表,受到人们的敬重与传诵。1992年3月11日因病逝世的刘格平同志是回族人民的又一杰出代表。刘格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之一。我们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党的民族政策、文艺政策的不断落实,回族文学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怎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回族文学的繁荣发展,使它与自己所从属的民族的历史地位相称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对回族民间文学与回族作家文学的比较研究,使回族文艺之花,在民族文化传统的丰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每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当回族形成之后,其文学创作的突出成就颇引人注目。元代回族作家的文学创作当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份珍贵遗产,元代回族作家以其智慧和劳动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宝库。因此,认真探讨回族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在元代文学中的贡献和地位,就成了民族文学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是回族民众的精神纽带,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它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一种文学观照的意识形态,回族作家拥有的特定族属身份和底层观照意识,经过作家审美体验、情感体验之后,成为他们近距离地感受民族生活、细致地体验民族文化、敏锐地洞察民族精神世界的最佳视角。本文以回族作家石舒清、李进祥的小说创作为例,探究作家由于独特的民族文化立场和内在的宗教意识,即使在对底层人的人文关怀中,也闪现着鲜明的宗教伦理观,现代意识的人文关怀和传统的宗教信念,在作品中呈现出彼此交融纠结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9.
新近出版的《土家族文学史》成绩斐然,令人可喜,它是当前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中一项重要新成果。它不仅是湘鄂川黔广大土家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对弘扬土家族文化、振奋土家恢民族精神、促进土家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等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而且为光大(?)文化,为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为编纂我国多民  相似文献   

10.
研究和编写回族历史,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有个正确的目的。就是用充分的历史史料,揭示我国回回民族在祖国大家庭内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使回族人民对回族的社会历史发展,同其他民族的关系,对祖国的贡献和所处的地位,有一个全面的历史的了解,从而能够认识回族发展的前途和道路,并为此努力奋斗。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编写出版的《回回民族问题》,是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写我国少数民族历史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在当时可能搜集到的资料基础上,不仅科学地论证了回回是一个民族,阐述了回回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回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而且指明了回回民族解放的道路:只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战建国。所以这本书,虽然限于当时的条件还有不足之处,但对鼓舞回族人民和各族人民参加解放中华民族的共同斗争,起了巨大作用。我们现在要修订、充实《回族简史》或者写新的回族史,也应该象延安时期  相似文献   

11.
略论回族文学中的女性审美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族文学中,无论是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还是日益兴盛的作家文学,都刻划出了许多富有民族意识、民族特点的女性人物形象。因为作为一个民族的组成部分,女性必然要受到本民族整体性格和风尚的影响,回族女性在回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其它民族女性的个性特点,所以,做为主要反映回族社会生活、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理想愿望等的回族文学,也就无庸置疑地塑造出了许多具有民族意识、民  相似文献   

12.
回族文学的研究,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随着回回民族的新生,祖国多民族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形成,对回族文学的历史及现状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先后发表在宁夏、甘肃、青海以至一些全国性报刊上的文章,有的介绍了回族地区文艺运动的情况,有的对于回族作家的作品、回族民间文学进行了评论和研究。但是,随着“左”的思想的侵入,所谓“地方民族主义”罪名的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是由历史悠久的众多民族组成的。作为民族生活反映的文学,首失产生于并从属于一定的民族,“是民族的精神本性的反映一是那些创造这个本性的历史条件本身的产物”,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民族精神生活的印记”。世界上没有超民族的文学。文学的民族性,是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和生命力的美学标准之一。应当重视广西文学民族特色问题的研究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民族文学的划分,似乎是简单而又明白的事情,其实并非如此。首先,通用的“民族文学”这个词就不确切,需要正名或正义。本来,它应该是概括所有民族的文学的通称。在我国,汉族文学、蒙古族文学、维吾尔族文学、回族文学、白族文学、僮族文学等等,都应该是民族文学。然而,我们的习惯用法,民族文学是指汉族文学以外的其它各少数民族文学。这种用法,与它本来的含义不同,是不科学的,应该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当代回族女作家创作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祖国整个文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回族文学在展现时代精神,反映本民族社会生活,体现本民族风格特色的美学目标的追求中走出了自己的路。在大路的拓宽延伸中,一支颇有生机与前途的作家队伍行进在回族文学的旗帜下,人人矢志握灵蛇之珠,个个奋力抱荆山之玉。其中,巾帼不让伟丈夫,回族女作家勃然奋起,力匹须眉。北京的霍达,山东的马瑞芳、陈玉霞,云南的白山,江西的梁琴,河南的陈永萍,宁夏的于秀兰……这些风格独特的女性,以她们文学创作的丰厚成果引来了关注,争来了荣耀,带来了色彩。  相似文献   

16.
陕西关中在历史上曾经是回族聚居的重要地区,回族人民在这里生息繁衍达千余年之久,为祖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清前期,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陕西回族人口较前有很大的增长。到同治年间却大量减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本文试图联系历代民族政策、民族关系以及居住地理条件等,对陕西回族发展演变略作历史的考察,以就教于民族史和地方史的老师们。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况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是对中国境内除汉族以外的各兄弟民族文学的总称。它包含以下三方面意义: (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相对汉族而言的;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历代各少数民族人民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所创作的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风貌的作品,包含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个有机部分; (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抛开各少数民族文学的  相似文献   

18.
回族作家阿慧以其细腻从容、散发着泥土清香的笔触,通过对家乡和回族生活的记忆,不仅营造了一种纯朴自然、清新生动的艺术意境,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而且以其独特的文学审美风格丰富了我国当代民族文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高山族文学是祖国可贵的精神财富。她是高山族同胞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记录,探讨高山族的文学将能了解他们的历史、民族特性,并对提高高山族同胞的民族自信心,发展其民族文学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文学与历史一、高山族跟世界其他民族一样,古老的民族历史是用神话传达的。神话是高山族祖先  相似文献   

20.
海内外回族文学比较研究,属华语比较文学中的华裔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范畴,学界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尚很少见。海内外回族文学有共同的文化渊源,属古代回族文学在近现代以来的不同分支,海内外回族文学中的文化流变、文化融合、文学形态、文学语言存在差异。海内外回族文学的发展,可以进行区域文学比较、作家比较、作品比较。海内外回族文学的比较,不仅有助于两支文学未来的发展,也有助于学界未来开展华裔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