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充满苦难与辉煌的历史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成就了党的最终胜利.而民众对政党的信任来自政党在价值目标、制度效能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表现,根源于政党全心全意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今天,中国共产党的角色已经从领导党向执政党转变,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必须坚持党的历史经验,提高新形势下的政党信任.  相似文献   

2.
董才生 《理论界》2004,(4):78-7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信任异化观”,认为信任异化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资本主义信任异化是资本主义深刻的信任危机,资本主义信任异化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不公正。因此,克服资本主义信任异化的根本途径是对于信任异化的扬弃,建立共产主义信任。马克思的“信任异化观”,不仅深化了其异化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深刻而全面地理解信任基础、建构信任危机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西方秘书会务工作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中西方秘书会务工作在组织程序、工作内容、辅助领导管理等方面具有共同性,而在秘书会务工作涉及的领域、会务工作管理运作方式、秘书所承担的会务工作的任务和分工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同时对中西方秘书会务工作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中西方秘书会务工作存在差异主要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制约、不同管理思想和秘书职业化发展程度高低的影响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5.
社会稳定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邓小平把社会稳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有着深刻的把握,并全面运筹,提出正确处理不稳定因素的应对方略。文章在略论其社会稳定观的基础上,进而着重探讨其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人民观有着深刻的涵义和丰富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丰富思想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坚信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拓宽了人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了完整的群众路线思想;提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要加强人民民主建设。毛泽东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瑰宝,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必须深入挖掘毛泽东的人民观的当代价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中西社会信任结构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林  杨洲 《河北学刊》2006,26(4):43-48
一个社会的信任格局由信任链、信任圈和信任网三种结构组成。从信任结构视之,中西社会信任有着显著差异:中国社会信任呈现为链式和圈式结构,西方社会信任呈现为网式结构,这些差异是导致关于中西信任观点分歧的重要原因。中西信任结构背后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法律基础的不同是引起中西信任认知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中西社会信任结构是信任结构的两种历史形式,或者说,中西社会信任之间有着结构性不同,这种不同导致两者功能、作用的差别;中西信任结构在社会中各自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不能简单地以一种信任结构未评价另一种信任结构,亦不能轻易地设想用一种替代另一种。  相似文献   

8.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中国革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且,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学习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华 《云梦学刊》2013,34(1):97-100
从《左传》谈论礼、乐(舞)的过程中,可以窥见其所蕴含的“人文”本自天地、以“致中和”为美学原则的观念,并从某种程度上间接地折射出《左传》对文章的看法。而《左传》谈论《春秋》的写法则从正面反映出其“两极共构而致中和”的文章观。《左传》讨论“和”与品诗等言论进一步佐证了其所秉持的文章观。《左传》的文章观同时也反映在其自身的行文方式上。《左传》的文章观对解读《左传》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晓蕊 《学术探索》2011,(5):141-144
苏霍姆林斯基的师德观主要包括:一是要全心全意地热爱学生,二是爱岗敬业。他的师德观启示我国当前师德建设:选拔教师时要提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给教师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教师拥有创造性研究和充实自己的时间和机会;营造良好的教师集体合作、协作氛围,促进教师间合作、沟通和互助;鼓励教师阅读,养成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更新师德观,不能鼓吹神化的师德,而应该是更切合教师实际的师德观。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诚信观溯源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盾 《理论界》2005,(11):139-140
从中西方诚信观历史根源和现实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诚信观必须进行现代化转型,既保留其合理内涵,又要注入新的内容,汲取西方契约诚信的法制精神,实现中西方诚信文化的互动整合,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诚信观。  相似文献   

12.
彭浩生 《理论界》2012,(11):146-148
西周之时的朋友关系依附于血缘关系,其产生与维持由血缘决定。孔子之时的朋友关系则挣脱了血缘的规定,而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孔子对朋友关系的生成与维持作出了理性思考与价值引导,认为不同主体之间依凭朋友关系可以创造一种道德生活与开辟一个道德世界,认为这是朋友关系的重要生成取向,还认为重感情、依礼义和讲诚信是朋友关系的关键维持方式。孔子对朋友关系的理解使人认识到一种与"我和他"有所不同的"我和你"的人际关系,对当代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九福 《江汉论坛》2007,1(6):72-75
中西传统政治信任具有不同的特点:西方认为掌权者信任公民是一种义务,掌权者还有证明自己可以被信任的义务,而没有要求公民信任他们的权利,中国则相反;西方的政治信任调节机制以法律为主,中国则是以道德为主;西方形成了不信任的制度化机制,从中培育出信任,中国以信任掌权者为主,结果总在极端的信任与不信任两极之间摇摆.通过中西政治信任的比较,可以发现中西政治信任各有优劣.为更好地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政治信任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超越传统的政治信任模式,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建设新型的政治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语》君子观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士京  孔读云 《学术界》2006,(1):114-118
目前学界对古来“君子形象”的描述较多抽象与笼统,论文从德、才、学三个角度分别阐释和综合概括出现代人、现代社会可资借鉴的“君子之义”,力求回答德、才、学的相互关系,即德统率才、学,才的发挥表现德的品位和境界,学使德、才得以完美结合;以此回归君子形象的一般形貌,从而充分张扬《论语》君子观的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芳 《天府新论》1994,(4):50-55,43
胡适中西文化比较观的得失及其历史启示刘芳胡适一生经历复杂,涉猎广泛,著述颇丰。然而,其主要事业是在文化思想领域,特别是在中西文化比较方面,终生为之著书立说,施教讲演。应该看到,胡适的中西文化比较观是在前人中西文化比较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浙、粤两省的企业家和公众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LPM),分别选取被信任程度(Trustworthy)、信任他人程度(Trusting)和信任的区域歧视(Region Discrimination)3个指标来刻画信任观,并建立了包括地区、身份、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在内的6因素模型来测度信任观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家虽然比普通公众较少考虑交易对象的籍贯,但企业家的被信任程度和信任他人程度在统计上与普通公众未呈现出显著差异;浙江地区信任他人程度显著高于广东地区,但在被信任、信任的区域歧视这两个方面,浙江、广东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信任受到性别、年龄、教育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古罗马是古代中西方文明的代表,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中对人文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究其源差异在于,政治制度的差异影响古代中西方教育的发展方向,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别影响古代中西方人才需求的类型,传统文化的差异孕育了各自不同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孔子生活在周王朝名存实亡、时局动荡、新旧交替之时代。面对翻天覆地之社会大变革,孔子从政治正义、经济正义、教育正义三方面之制度设计解决社会秩序问题。同时孔子具有社会正义之理想追求与情怀,他的“理想国”是个大一统的天下为公之尧舜时代。孔子社会正义观中的政治公正、经济公正、教育公正等方面思想能够为当代中国以至世界的公平正义建设提供思想资源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揭示了儒学人文主义人论观"人家国一体化"的社会性意义,从对社会人的道德范畴认识出发,探讨了传统信任文化"牺牲自我"、"取信于民"和"积善成德"的价值内涵。指出,回归信任文化传统,对重建社会人的道德范畴、推进社会人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和谐劳动观的思想发源。马克思和谐劳动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和谐劳动是一种"快乐体面的劳动"、和谐劳动是一种"公平正义的劳动"、和谐劳动是一种"自由创造的劳动"。马克思和谐劳动观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价值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