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我在文史哲一九五四年第十期上写了一篇谈经济法则的短文,用意是想对讨论我国过渡时期经济法则问题中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试作一个简单和通俗的解答,但因那篇文章写的比较简略,同时又限於个人的水平,所以就显得不够深入和全面,甚至有不正确的地方,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例如在说明经济法则和社会发展法则的区别时,我很同意叶未明同志的意见,文中虽然指出了经济法则和社会发展法则在含义上是有区别的,也说明了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但对这个区别说的不够全面,所以容易使人感到两者好像是没有什麽区别似的。叶未明同志说我无意中把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法则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法  相似文献   

2.
船山历代诗歌评选时间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战立忠 《船山学刊》2004,(4):19-21,35
关于王夫之《古诗评选》、《唐诗评选》和《明诗评选》的编选时间,一般被认定是在写作《夕堂永日绪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以前的几年间。笔者通过相关考察推断:船山选评历代诗歌当在顺治十八年之后(1661年)康熙五年之前(1666年)的这段时间内,距最后撰写《夕堂永日绪论》相去至少25年。  相似文献   

3.
我在《晋阳学刊》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界本原问题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的短文。这篇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所谓世界的本原是指产生万物的初始者,有时也指构成万物的最基本元素。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问题所要回答的是现实世界究竟由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4.
张船山(1764—1814)生活在乾嘉之际,这时,既是清王朝由盛入衰的转折点,也是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母体内资本主义因素增长的时期;因而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得以萌发,并在文艺作品中开始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闻道延龄客高怀不世情家在东篱下影瘦体还轻不嫌陶令醉终日赏心萦复喜灵均醒幽姿错落呈嗟哉明遗老千载同心倾选芳答俦侣新意如抽萌信兹傲霜节秋深独发荣商飚一何烈劲直能孤擎笼泉以泻艳苾勃远更清不受器尘汚明月玉光莹高洁有如此况又淡烟横豈藉春阴护回惊无蜂婴以故幽棲者三径植皆盈一以求其乐一以守其贞红暾映晓露点血似嗁猩卓午亭亭立繁蕊影相撄  相似文献   

6.
我在拙著《“美”的探索》中的《论美的产生》一文里说:“美起源于劳动,美首先是‘物化劳动’,是人的积极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的东西,因而,美的本质应当说是客观的。”对此,张芝同志在今年第三期《学术月刊》上发表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吗》一文中说这个“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也是我国美学讨论中出现的相当有影响的最新见解。……在  相似文献   

7.
以答客问的方式,回答了船山学研究的契机,并进而反思其在整个中国近当代思想观念史中的重要性。浮沉升降,船山学如何又受到重视的。船山学的可能发展如何,而其研究的方法论该当如何做一深层的反思,才不至于落入误解的境地。船山之作为人性史的哲学该如何理解,人性与历史性的辩证关联如何可能,这涉及到更深层的本体与方法的论题。更为关键的是,船山学对于宋明儒学的批判,反应在当代,可以对当代新儒学起着如何的对比反思,又如何迈向现代化之后的后新儒学。  相似文献   

8.
自拙作‘關於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期的基本規律問題的討論’一文發表後,曾先後收到過一些讀者同志們寫信或寫文章来提出不同的意見。拙作在發表的時候,卽曾在一開頭引用了斯大林同志的名言,認为:‘谁都承認,如果没有不同意見的爭論,没有自由的批評,任何科學都是不可能發展,不可能進步的。’因此,對於拙作发表后,能够引起讀  相似文献   

9.
关于德字的形义问题——答何新同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一年,我在云南兄弟民族地区参观,也作了一点调查,刚才回来,得拜读何新同志《辨德》的文章(《人文杂志》1983年第4期),不觉有“空谷足音”之感!但是他于德字的形义考释,跟我完全不同。不敢自矜新创,但是读书一得,尚非抄袭雷同之说,故谨提出,谬误难免,愿与何新同志共同研究。 甲骨文字,各家考释不一。何新同志从罗振玉说,释为德字。我因卜辞字的用例,与德字不很符合,故暂从阙。今案金文作德,加“心”而已,因此疑德字可能是周人在字的基础上另造的新字。  相似文献   

10.
<正> 《广东社会科学》今年第2期发表了邓安庆同志与我商榷的文章——《也谈从理性到非理性的转折——兼与刘景泉同志商榷》(以下简称“邓文”),对此我表示欢迎,同时对邓文的商榷意见简答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关于李商隐诗歌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古人在思想性方面的评价从思想内容上最早肯定李商隐的要推王安石。《蔡宽夫诗话》称:“王荆公晚年亦喜称义山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每诵其‘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与‘池光不受月,暮气欲沉山’、‘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之类,虽老杜无以过也。”他之推崇杜甫大概是因为杜甫的“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子美画象》)。而他之所以喜爱李商隐,尽管和他认为李的学习杜甫诗律有关,但更重要的可能还因为李的部分诗篇中有着杜甫的具体而微的“沉郁”精神。这从他所欣赏的李诗,可以得到证明,那些诗不是什么《无题》诗,而多属有关忧乱伤时之意和苍凉浑健之音的警句。  相似文献   

12.
张船山,名问陶(1764-1814),四川遂宁县(今遂市)人,是清乾嘉年间著名诗人,成就与袁枚、赵翼、洪亮吉等齐名,有系统的诗歌理论.撰有诗集《船山诗草》,存诗三千余首,为清代四川诗人中诗作最多、诗论最著、名气最大的一位诗作家和诗歌理论家,他对性灵诗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性灵诗派的后劲. 1.诗的源泉说精解张船山诗歌理论散见于《船山诗草》中,而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论诗十二绝句》、《重检记日诗稿自题十绝句》、《论文八首》,另外,有的诗句也是诗歌理论的箴言,所以,张问陶的诗歌理论是少而精,见解深刻、新颖、精湛,的确是言简意赅,非  相似文献   

13.
<正> 有明一代,诗歌的成就是不高的,它不仅远逊于唐诗,也在“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宋诗之下。明诗为什么不景气?这里面当然有它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等方面的原因。其中长久统治明代诗坛的形式主义诗论和诗风,是阻碍明诗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明代形式主义诗歌理论的影响,使得在明代不少诗人的心目中,诗歌已变成了超生活的、抽象的“格调”、“音律”的集合体,变成了不是从生活之源、  相似文献   

14.
张华是西晋时期朝廷的重臣。但由于受到庶族出身、兼修儒玄的个人局限,以及朋党门阀的政治环境影响,不仅未能坚守正道,扶危止乱,而且委顺其间,浮沈当世,最后落得国乱而身死的悲惨结局。晚明思想大家王船山在其历史哲学巨著《读通鉴论》中,判定张华的行为,是"离义为智"。指责张华丧失了君子复兴时局的正义之志和果敢之气。不仅导致一时之乱,甚至还祸及千古。船山对张华的严厉批评,目的显然不仅在于这件事情本身,更在于为其"力行求治",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在1957年3月号“学术月刊”的一篇文章中,曾谈到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中积累部分同消费部分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问题。我的结论是:“积累增长的速度应快于消费增长的速度”,并认为这是“再生产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普遍适用的。我得出这个结论的基本论据是:“只要承认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顺利实现扩大再生产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快  相似文献   

16.
《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4期,刊载了王海平同志的《庄入滇略探》(以下简称王文)一文。该文从近年我省及邻近省区出土文物的种类和风格比较的角度,肯定了庄蹻入滇的史实,颇有新意。但王文从文献考据角度,认定庄蹻入滇的时间应在楚顷襄王时代,只不过因袭过去的研究成果。王文在“庄蹻入滇池线路辨析”一节中,除袭取陈说认定庄氏入滇系取道沅江逆水而至且兰外,并针对发表在1979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夜郎考》第一辑中的拙著《夜郎方位考略》一文,认为庄蹻是沿今鄂西的清江入黔东北,然后沿今贵州乌江南岸到达位于今安顺的且兰,再经黔西南到达滇池的观点进行了评议。对此,特答复如下: 王文在正面肯定了沅江沅后说:“最后附举评价一下前几年出现的一种新观点,既有的学者认为《华阳国志》和《后汉书》记载庄蹻入滇所经之沅水乃延水(今乌江)之误,由此导出庄蹻入滇的线路”云云。笔者以为,这与拙著原意不符。首先,我们知道,关于庄蹻入滇的线路,早在《史记》、《汉书》的《西南夷传》中就有“循江上”的记载,“江”在我国古文献中,凡不另加具体名称,一般均指今长江而言,故“循江”之说早在两汉时期已有成说。对此,近年云南方国瑜先生在其《从秦、楚争霸看庄蹻开滇”和《彝族史稿》等论著中  相似文献   

17.
<正> 吴光同志之大作——《稷下道家三辨》(载《齐鲁学刊》1984年第2期,以下简称《三辨》)中的一辨是对拙作《环渊考辨》(同上,1983年第3期)作正辨的,读后受益非浅,然而对其基本论点,仍有不少疑惑处,今作“再谈”,复陈鄙见,伫候吴同志明教。(一)关于“姓名”吴光同志对环渊作正辨的重点是范蜎是否即环渊。他提出三条证据证明范蜎决非环渊:“第一,姓名不合。按古字通假之例及前人考证,环乃蠉之坏字,蠉、蜎可通,故范环、范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汤、沈之争的关键”陈建华同志在与我商榷的文章中提出:“汤显祖按照江西的地方腔调谱曲,而不是按照吴江制定的昆山腔,这一点是构成汤沈之争的关键。”环绕这一论点,陈文作了充分的发挥。但这一论点能够成立吗?这里首先发生一个问题,陈文所谓具有“新事物”、“民间创造”双重优越性的“江西地方腔调”,究竟何所指呢?是弋阳腔吗?有人曾据凌濛初所说“况江西弋阳土曲,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故总不必合调”,断定汤显祖按弋阳腔谱曲。但汤氏本人说:“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为青阳。我宜黄谭大司马纶闻而恶  相似文献   

19.
民国中期船山学社的社团刊物《船山学报》变化最显著的是"文苑·诗录"栏目所占的篇幅比例增加较多,而且船山学社社员彼此间的诗歌唱和占主要部分,这些诗歌唱和尽显民国中期船山学社社员的士人精神:既有吟咏游玩的闲情,也有孔孟之道的痴情,还有抗战爱国的深情。  相似文献   

20.
1977年4—6月,我参加了湖北宜城楚皇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前编写工作简报,由我和张新宁同学执笔,会同始终指导工作的省博物馆程欣人和郭德维同志讨论修改,随即送交博物馆领导审阅。在最后定稿的同时,我写了《楚鄢故都访古》一文,先期在《江汉论坛》1979年第2期发表,而两篇简报翌年才在《考古》第2期上刊布。深感遗憾的是,我没有将修改稿交陈忠富同志一读,未能汲取他的见解。前不久,陈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