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写于1844年4月到8月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与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从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从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两次转折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手稿》是第一次转折的代表作,《形态》是第二次转折的代表作。而从《手稿》到《形态》便是从第一次转折到第二次转折的关键。当然,这两本书的意义并不止于此;体现两次重大转折的作品也远不限于这两本书。然而,我们在这里给自己限定的任务,只在于就两书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对苏联模式的照搬,也有过两次大的转折。这两次照搬和两次转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奋发生过一次。本文试图从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视角对其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层分析,从中引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启示。以就教于行家们。  相似文献   

3.
遵义会议和八七会议是的历史上两次具有重要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将两次会议做一定的比较和对照,对于我们研究和思考党的历史,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深刻总结党在历史上的实践基本经验和教训,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极为重要,这两次会议都是中共党史上的伟大转折。是中共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及其核心确定的标志。这两次会议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也有相同点,有着深刻的历史启示:通过反“左”、纠“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实现转折的首要前提;稳固和维护中央领导集体及其核心的权威是实现转折的关键;在组织上对人的处理采取慎重的态度是实现转折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在我党六十多年的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历史性的转折。第一次是以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第二次是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第三次是以“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认真学习和研究三次历史性转折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为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共同理想的核心力量,提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觉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党史上两次重大历史转折的标志性会议,二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两代领导集体核心的形成、冲破"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禁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影响方面,进一步阐述了两次历史转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选》的出版,掀开了我们党文选史新的一页,是我们党理论建设的历史纪录,是我们党掌握人类认识工具——实践的唯物主义中国化的丰碑。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历史纪录从1975年到现在,通过粉碎“四人帮”和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第三次从危难和困境中走出,转向胜利和发展的伟大转折。《邓小平文选》则是这一伟大转折时期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将近七十年的光辉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第一次是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这次转折的标志可以说是八七会议;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次转折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第三次是从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到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路线和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这次转折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三次转折虽然情况各不相同,特别是建国以后发生的第三次转折同民主革命时期的那两次相比,历史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既然同为转折,那就仍有许多共同的东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将近七十年的光辉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的历史性转折:第一次是从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这次转折的标志可以说是八七会议;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次转折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第三次是从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到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路线和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这次转折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三次转折虽然情况各不相同,特别是建国以后发生的第三次转折同民主革命时期的那两次相比,历史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既然同为转折,那就仍有许多共同的东西.探讨这三次转折的共同特点和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搞好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建国4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使我们终于找到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这条本不是资本主义专利的正确道路.我们的经济体制正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这无疑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但这个转折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即对商品经济的作用作了不准确的理解.随着治理整顿的继续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商业和商人资本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次具有重要转折的会议,它不仅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向抗日战争时期转变的转折,更重要的转折是红军由错误领导向正确领导的转折,这种转折主要表现在领导作风的转变、军事策略的深刻转变和军队面貌的巨大转变。这种转折所具有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化解主要分歧;就是勇于负责,敢于开展批评;就是独立自主,讲求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转折句式与转折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有几个代表性转折连词所标志的转折句式,包括常规转折、非常规转折以及二者融合性句式,可分为‘狭义转折’和“广义转折”两个概急。狭义转折主要包括带有“虽然……但是……”“可是”“却”“不过”等转折词的转折复句,这是教学语法所涉及到的常规转折。广义转折主要是结合语洁和逻辑两方面采看,前后分句具有转折关系的复句。它包括常规转折(即狭义转折)和非常现转折。非常规转折句是不含“但、却’类转折词的复句,本文重点计论了非常规转折中的让步转折句和假言转折句等典型句式,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归属转折句式的原因。常规与非常规转折融合的句子也属转折句,但还未形成固定的规范句式。  相似文献   

13.
我和乔雨婚后的第一次反目是因为男人们司空见惯的行为——深夜晚归。那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这件事引出了后面一系列的夫妻关系转折再转折,在我看来,甚至可以和“变革”这个词画上等号。在变革的阵痛和矛盾冲撞中,一项与众不同、对夫妻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果诞生了——一张“性爱特别通行证”从此压在我们的枕头底下,让我们拥有了只属于我们的秘密,以及这个秘密所带来的甜蜜与欢娱。  相似文献   

14.
《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练习四第三组答案认为:两个分句间的关系是转折的,用“不是……而是”能正确地表达这种关系,原句如下:“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我认为,编者单从字面上出现了一个“不”字,就断定此复句是转折复句,是错误的,它是并列复句,理由是。①两个分句意思一致,语义上并无转折,“不单凭热情工作”与“把气概和求实精神结合”在本质上、内涵上一致。②转折复句在形式上可加“但是”、“却”等转折连词,而本句不能加。 《反对党八般》一文练习二答案有两处问题;其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与历史的结合上,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掌握经过了两个幼年到成熟、两个两次胜利两次挫折三次转折达到成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达到两次飞跃的曲折过程。党对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发展阶段、革命和建设规律的认识与掌握,经过了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曲折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找到了三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现在,“目标已经明确,道路已经找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就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香港回归后 ,英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中英关系主要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三次互访重新定位于发展全面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又是两国关系历史定位与国际定位的结合。两国全面伙伴的发展关系迄今主要表现在经贸关系和政治关系上。这种关系的发展有多种基本动因。两国关系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但总体上前景看好。中英关系走到今天 ,也留给我们一些有意义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中共历史上这两次带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至少在三个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两会召开的动因都是为了结束“危机和挫折”;两会的灵魂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两会为标志,中共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和建立。同时,还指出,两会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启迪,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历史转折的辩证法高思栋当今世界的历史性变动和我国的革命性变革表明,社会历史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历史转折的真谛是社会的飞跃性前进,否定性发展。当此之时,历史辩证法充分体现出来并发挥作用,探讨历史转折的辩证法是新转折的实践给我们指出的一个重要理论目标...  相似文献   

19.
建构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大伦理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为尺度, 伦理学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敬畏神灵阶段;敬畏人类阶段;敬畏万物阶段。伦理学的第一次根本转折推动人类创造了辉煌的现代文明, 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却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人的心灵危机。所以,伦理学必须完成第二次根本转折,从敬畏人类阶段跃进到敬畏万物、守护家园阶段。这个转折实际上已经开始并日益显示出其拯救性力量  相似文献   

20.
50年前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中动员最广、牺牲最大,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独立富强的伟大历史转折。这次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有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空前团结和空前的总动员。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在70年间经历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和酝酿第三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