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之一是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改革计划体制,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改革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基础。为此,《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确认计划经济要依据价值规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确认计划经济要依据价值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我国计划体制改革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拟谈谈学习中央决定的一些体会和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段话不仅指出了社会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本文仅就计划经济与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关系,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及其问题张彬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制转变为市场体制: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本文重点在于讨论我国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
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地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精神,不仅对于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于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  相似文献   

8.
<正>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应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统一起来的观点,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 商业计划体制是整个商业体制的主体和核心,商业计划体制改革是商业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必须首先抓紧搞好。我国原有的商业计划体制是在建国初期建立并形成的,这种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为主,排斥商品经济存在的体制。其后虽然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进,但一直未做过  相似文献   

10.
计划与市场是调节重大比例关系,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要想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认为,也需要处理好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问题。如果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顾此失彼,就根本不可能有效地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过去,由于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消亡论”的影响,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这是对现阶段计划经济的高度理论概括.如何理解现阶段的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界有许多颇有新意的解释,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方面,何炼成教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与西北经济战略》一文,在对“商品经济一般”理论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殊性作了分析之后,他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在于剥削阶级是否存在,在于劳动人民是否当家作主,在于为什么样的生产目的服务,在于能否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在于商品关系范围的不同。”其次,根据对商品经济理论的分析,对我国西北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萨缪尔森的“供求论”,实质上是“供求决定论”,是一种资产阶级的错误观点。但其中有些因素仍可供参考。借鉴萨缪尔森的“供求论”,作者对搞活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三点探讨性意见:一、必须注意利用市场的供求关系;二、必须注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三、必须注意其它因素对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作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机制合理而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它体现着一切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要求和作用,本身不存在“姓资”或“姓社”的问题。但在我国,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其运行又具有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要实现社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需要在一般意义上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而且需要在特定意义上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说的有机结合,是指计划调节主要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即计划起指导作用,市场起实现作用。就目前情况看,要实现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说来,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文章还对当前我国学术界否定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几种不同观点,例如“同功异构论”、“计划调节为主论”,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这是需要长期艰苦探索才能逐步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试就此作初步的探讨。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模式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体。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商品经济”。这是指导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这同样适用于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因而发展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学德育教育必须在商品经济的形势下进行。本文就商品经济和大学德育教育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形式标志着商品经济进入更高水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效益低下的关键所在,使社会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造成严重的浪费。从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角度看,也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一、对招标范围的新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已经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它应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基于这个论点出发,从计划体制上看,今后生产资料指令性计划的比重将逐步缩小,逐步扩大消费资料非指令性计划的比重;从价格的改革上看,将打破我国以往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状况,使计划价格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