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份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处境越来越微妙:要不"功亏一篑",要不就会引发经济萧条.温家宝总理8月初指出,目前宏观调控还处在关键阶段,取得的成效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基础还不巩固,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煤电油运供求仍然紧张,造成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没有消除.与此同时,美联储又两次调高美元利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轮要求人民币加息呼声又起.  相似文献   

2.
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违规建设和发生的重大施工事故作出严肃处理。舆论认为,此举凸现了宏观调控的刚性与力度,显示出中央政府维护政令畅通、确保宏观调控权威性的坚强决心。当前宏观调控已进入关键时期,各地要切实树立起“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坚决维护中央宏观调控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部委声音     
马凯国家发改委主任如果我们认同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是好的,但又说宏观调控不力甚至失效,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进一步说,这次宏观调控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一方面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没有伤及经济的基本面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又在不断地、逐步地化解。  相似文献   

4.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27):2-M0001
温家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是,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少。  相似文献   

5.
正面对"新常态",要冷静理性,不急不躁,顺势而为,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又坚持底线思维,力求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既不过速,也不失速。同时,积极主动,开拓创新,尽力而为,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以改革开路,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决策》2006,(9):4-4
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成为本轮宏观调控的“风暴眼”。8月16日,中央做出严肃处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被通报批评,责成对项目违规建设负有领导责任的区政府主席杨晶以及副主席岳福洪、赵双连向国务院作出书面检查。这样严厉的行政处理行为,对比2004年宏观调控期间采取的措施,处理的力度和强度都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7.
吹风     
马凯:宏观调控是长期任务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任务,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宏观调控不存在结束的问题。当前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期,如果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因此2005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望东方周刊》2005年第8期)李荣融:重视国企改制和国有产权交易不规范问题李荣融指出,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管理层收购和国有产权交易不规范:一些企业负责人在实施管理层收购过程中自卖自买,暗箱操作;有的以…  相似文献   

8.
<正> 市场经济运行离不开宏观调控 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建立要有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李鹏总理在最近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一再强调要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请您谈一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看法。 袁宝华: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固有的内在缺陷所决定,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离不开宏观调控。日本、德国的战时经济,集中程度比前苏联还高。战后日本向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9.
吹风     
《领导文萃》2013,(19):132-132
李克强:形成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宏观调控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与此相适应,要形成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采取的措施要一举多得,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南风窗》)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偏高、信贷规模增长偏快等问题,去年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遏制经济过热的政策。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政府宏观调控的操作空间还很大,下一步在认清前期宏观调控效果的基础上再作决策有助于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防止调控本身成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源。  相似文献   

11.
资讯     
《领导文萃》2013,(19):132-137
吹风李克强:形成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宏观调控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与此相适应,要形成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采取的措施要一举多得,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南风窗》)  相似文献   

12.
即将过去的2006年被媒体称为“宏观调控年”,在这一年中,围绕项目投资增长过快、违法违规用地、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等五大问题,中央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措施,使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势头。12月7日在京闭幕的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又好又快”成为明年中国经济的新坐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一刀切"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不佳的现状,在总结国内外房地产市场聚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房地产经济学原理,从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2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分类指标,并进行了聚类分析,把我国30个省市分为6个区域,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分类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军品采购不仅能够带来国防效益,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文章从促进经济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两方面论述了军品采购的作用,讨论了政府可以如何运用军品采购进行宏观调控,认为政府可以将军品采购作为一种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轮宏观调控的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进行5次宏观经济调控。和前4次不同,本轮宏观调控是复杂性和难度最大的一次。此次调控是综合运用市场、行政和法律手段,既要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盲目发展,又要切实加强和支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既要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发展;既要从宏观上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中央实际采取的调控手段来看,既有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这样的市场手段,也有控制建设用地、清理整顿在建和新建项目,以及提高特定行业的…  相似文献   

16.
宏观调控调什么?怎么调?这是搞好宏观调控的首要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传统的计划调节机制已经不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照搬西方市场调节机制及其宏观调控政策难免水土不服,更何况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暴露出西方宏观调控政策的严重缺陷。保证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7.
宏观调控作为市场失灵时的弥补方法,在通过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相互配合又独立作用中引领着中国经济奇迹般的长期高速增长。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宏观调控的手段也需要做出改变。特别在当前,以行政手段调控经济时出现的弊端,说明行政手段的短期行为,很难避免急功近利。以至于到了产权结构已经深刻变化的今天这把双刃剑已不能均衡两面而弊端凸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摆到一个正确位置,才能实施对中国经济的有效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由于受困于内、外环境两个方面,我国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减缓和抑制通胀预期之间难以下手,行政政策又捉襟见肘,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2010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两难”问题增多。5月13日至14日,温家宝在天津调研时再次指出,当前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今年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是完全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宏观调控目标的连续性,又兼顾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实际条件的衔接,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经  相似文献   

20.
住房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增长,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目前,一些城市的房价终于有所降温。那么,宏观调控如何刺激或抑制地产投资,政府应该怎样把握好房地产调控的力度?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手段,即土地调控政策、金融调控政策、房地产产业政策、税收调控政策等四个方面论述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