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以来,談論汉語詞法的文章和著作逐漸多起来了,对于汉語構詞形式的特点有了不少的发現和說明,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几年前,我也曾在这方面注意到某些問題,現在把它写出来,向語言学界的同志們請教。一汉語复性融合式或組合式的构詞形式发展为要說明汉語复昔詞的复性構詞形式的变化和发展,以我們通常所习知的“丁当”这个詞儿作例,不难知道,“丁当”在詞形結構上有好些不同的表  相似文献   

2.
复杂的谓语     
一什么是复杂的謂語 汉語的句子,在动詞謂語句里,謂語部分可以連用两个中心詞。在这两个中心詞里,后边的一个常常是动詞,有时是形容詞或名詞。这样,謂語的結構就复杂了。我們把这种复杂了的謂語結構叫做“复杂的謂語”。复杂的謂語是汉語句子結構形式的特色之一。从結構上看,复杂謂語具有四个特点:1.謂語部分里連用两个成分,后边的一个常常是动詞,有时是形容詞或名詞;2.連用的两个成分的次序是固定的,不能互调;3.連用的成分中間沒有語音停頓,書面上沒有标点;4.連用的成分中間沒有关联詞語。从意义关系上看,連用的成分之間,有說明和被說明的意义关系。現在請看下面三組例句:  相似文献   

3.
引言 語言中的詞,無論关于詞的定义;关于詞在語言体系中的基本属性;关于詞在語言結構中的地位、范圍、职能以及关于詞的內容与形式問題等等,在普通語言学中,都是值得討論和研究的。 詞是什么?中國語法学家以往會經从不同的角度給詞下过定义。例如: 詞是“說話的时候表示思想中一个观念的‘語詞’”。(甲)詞是“語言的最小意义單位”。(乙)詞是“語言的最小的独立运用單位”,因为“我們听人說話,耳朵接触一連串声音,同时腦子里接受  相似文献   

4.
在解放前,汉語受着瑞典的高本汉、法国的馬伯乐以及其他許多西方资产阶級語言学者的歪曲、誣蔑(同时又有国內买办阶級的知識分子給他們做应声虫),不是說現代汉語是“原始語言”、“單音节語”,就是說它沒有“形态变化”和“詞类区分”,甚至說是根本没有語法,由于这些惡意歪曲、誣蔑的影响,我們的語法学家和語文研究者們就多  相似文献   

5.
一 动詞的后置成分多种多样,加量詞結構是其中的一种。量詞又有名量和动量之分,动詞后面的量詞結構也有名量詞結構和动量詞結構之分。对动詞后面的量詞結構,各家的处理不尽相同。 中学汉語課本認为名量詞結構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可以作宾語。这个条件是:它所指称的事物一般是在前面出現过的。例如:  相似文献   

6.
“阿堵”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俗語。它的意义和用法都跟现代汉語的“这”相同,是一个指示代詞。南朝接近口語的著作中常用这个詞,如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語》《文学篇》說:“殷中軍見佛經,云:‘理亦应阿堵上。’”“阿堵”等于現在的“这”字,这是向来訓  相似文献   

7.
現代汉語中的象声詞是虛詞还是实詞?这个問題好象是不成問題了。在我国語言学界,“象声詞是虛詞”这种看法流行了許多年,几乎成了一致公認的結論。  相似文献   

8.
談“到”字的詞性和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現代汉語語法教学的过程中,我們常碰到有关“到”字詞性的问题,有时也碰到含有“到”字的某些语句应如何分析的問題。一般的語法著作对有关“到”字的問題沒有能作全面的說明的;其中某些說明,又未必尽当人意:这样就使从事語法教学工作的人有“无所适从”和“无从捉摸”的苦痛。不辞冒昧,提出我个人对这一問題的看法如下,希望語法学者和語法教学工作者指正。甲、“到”字单独使用,是地道的动詞。“到”字本是一个地道的动詞。当它单独使用的时候,它常常带时間詞或处所詞的宾語(“到”字的宾語也可以是表示数量或程度等等的)。有时候,这时间詞或处所詞作了句子的主語,它就在句子中独立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因为編写《潮州方言詞典》的关系,对潮州方言的語詞逐个地进行研究,查考它們的源头和本来的书写形式。作这項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一)想了解潮州方言的詞汇系統与汉語共同語詞汇系統的关系如何;方言語詞的来源怎么样,是新創生的多呢,还是保留古汉語或从其他方言借入的多。(二)通过詞語的考証弄清楚詞与詞之間  相似文献   

10.
一声调是指全字音的高低升降,主要是音的尖鈍关系,长短强弱是次要的因素。以声调区別詞义是汉藏語系語言的共同特征,汉語声调的产生和發展是有它的长期历史过程的內在趋势和規律,从現代汉藏語系諸語言的迹象来看,原始汉語沒有声調,声調的产生和發展是紧松元音遞减消失和声母清濁影响分記的結果。上古汉語有沒有四声,历代語言学家意見不一,聚訟莫决。明代陈第“毛詩古音考”提出古无四声的说法以后,清初顧炎武“音論”便說古人之詩,四声可以并用;后来江永“古韵标准”又同意顧說。上古汉語沒有四声的說法,几为学者所公认。及至段玉裁“六書音韵表”則謂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孔广森“詩音类”繼之又說入声創自江左,古  相似文献   

11.
胡適在“白話文學史”裏對語言的看法是反動的資產階級實用主義的觀點,這表現在語言与社會歷史的關係上,語言与思惟的關係上以及胡適對於語言的認識上。本文的目的即就些問題揭露胡適思想的反動本質。 胡適虚偽地玩弄詞句,對語言正面的提法並不太多,但從語言作為文學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所”字可以說是一个生命最長久的虛詞,远在《詩經》中就用过53次,《論語》中用过48次,《孟子》中用过226次,《老子》用过26次(实詞性的也包括在內),以至今日,口語中虽然沒它的地位了,但在書面語言中和知識分子口語中还是常常出現,它把“之乎者也”都熬倒了,生命力极强,此“于”字用得还广泛。但“所”字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漢語雙音节詞是造詞形熊學的标準覀儸F在先談談並列結構的雙音節詞,這些詞在造詞中有這樣兩種特殊的現象: 甲、‘那時我的祖母雖然还康健,但母親也已分担了些家務’(魯迅:社戲),在這兩句話里,‘康健’是双音節詞。但我們也常常聽人說,某某身体很健康。‘康健’可以说成‘健康’; 乙、‘你要有個好歹,我指望那一個呢’(紅楼夢第三十五回)在这兩句話里,‘好歹’是雙音節詞。‘好’與‘歹’意义相反,但按这兩句語義來看,则着重在‘歹’。  相似文献   

14.
連动式也是祖国語言的特色之一,它可以表示祖國語言的簡練與灵活。近来講語法的大都能認識到這個特色,在語法書裏大都講到它,並想給予它一個它所应得的地位,其中讲得較为謹嚴的要算吕叔湘先生覀冋庋Y便以吕先生的‘語法修辭講話’(與朱德熙先生合著)及‘語法學習’为依據來談連动式,重点是結合怎樣講授吕先生的連动式來说明吕先生的連动式的特點。一連動式與動詞講授呂先生的連動式,首先应當注意到吕先生對動詞性格的認識。‘語法修辭講話’第一講(一一頁)講‘副動詞’時说: ‘把’‘被’‘從’‘對於’等,不能做謂語裏的主要成分,我們就管它叫副動詞。‘在’‘往’‘向’‘到’等,能做謂語裏的主要成分,但是经常做次要成分;當它這樣用的時候,我們也管它叫副動詞。至於一般動詞臨時用做次要成分的時候,就不必歸入副動詞。  相似文献   

15.
略论補足语     
一 补足語,也有人叫做后附加語等,一些人以为它是加在名詞、动詞或形容詞的后面而对这些詞有所說明、有所补充的成分。目前对补足語的看法还有很大的分歧,所以尽管各家对补足語所下的定义沒有多大差别,但是对补足語的解釋可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一) 魯迅語言的風格,有人說是朴素的,也有說生动的;犀利当然是一个特点,更多的人曾經提到它。这些那很对,但总不免偏而不全。問題的关鍵在于:語言是随同思想感情的內容而变化的;不同的內容要求不同的語言風格。如果我們承認,一个天才画家使用在漫画上的筆触,不能同样使用在油画上,那么,一个文学語言大师也一样:他必須按照内容的特点,賦予語言風格以相适应的变化。古人常論“文气”;“气”的涵义很复雜,一种解釋就是語言的風格。①罗汝怀曾經提出:“文家論气当兼論体,体殊而气亦殊”。②这是很正確的:文体不同,意味着它所反映的內容性質有了差别,因而語言風格——所謂“气”——也該有差  相似文献   

17.
(五) 文学语言的语体文学語言是一个多种語体的体系,这些語体的对比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特性在不同的时代里依据由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語言的发展而演变着。应該把语体理解为历史上所形成的語言变态,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語言体系,独特的語言手段的选擇、結合以及运用这些語言手段的傳統标准。文学語言語体的发展不能被看做是脫离文学的文体的(此处文学应理解为广义的文学,即包括科学,政论,生产技朮等文学),因为无論語言手段本身的組成,或是应用这些手段的标准都是和內容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1963,(1)
北京大学高名凱教授,于1962年12月下旬,应山东大学的邀請,在該校中文系作关于語言学的学术报告。听取报告的,有山东大学中文系、外文系师生及山东师范学院許多教师。高名凱教授所作的学术报告,包括有:《語言学动态》、《語言和言語》、《詞位理論和汉語的詞类問題》及《描写  相似文献   

19.
一 討論的目的 本文想闡述三个問題: (一) 划分动詞的标准一直是汉语詞类划分中一个最大的問題,我們到現在还沒有找出一个可以普遍使用于动詞划类的标誌。漢語的动詞虽不是个个都能帶宾語,可是大多数都可以帶,而且帶宾語以动詞为常,要是对动詞帶宾語问題有一个初步的認識,对于划分动詞就会有一些帮助,帶宾关系能不能用來做划分动詞的标准也从而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音位学是一門新兴的科学,它出現在十九世紀末叶,目前在欧美語言学界影响頗大。我們在研究結構語言学时必須要研究“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也叫作“音位功能学派”,以研究音位学著名于世。“布拉格学派”的創始人特魯別茨可伊用了十二年的时間写下了不朽的巨著《音位学原理》一書,1938年他逝世后才用德文出版,这时音位学才最后形成为一門独立的科学。《音位学原理》一書直到目前仍是一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