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的类型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产生的。所以,世界上的宪法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宪法。1918年的《苏俄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于1954年。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宪法同前三部宪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后我国制定了四部宪法,即最近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颁布的新宪法和以前的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对新宪法和以前的三部宪法作一番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总结我国制宪工作的历史经验,有利于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发展的进程,有利于加深理解新宪法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是在毛泽东亲自主持下起草和颁布的。五四宪法开创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新纪元,其所形成的法统为后来的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所继承。但是,由于毛泽东对五四宪法的实施重视不够,这就使五四宪法对中国社会没有起到应有的规范作用,当然也为中国的宪政民主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后,自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至今,先后多次对宪法进行修改.50年的立宪、修宪过程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实践的反映.依法治国,需要一部完善的宪法.  相似文献   

5.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本质内容就是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自宪法颁布以来,我国公民权利宪法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方面也存在着不尽完善的地方,有必要对我国宪法中公民基本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优越性 现行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好的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是我国一百多年来宪政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作为九鼎之重器、国家之磐石的宪法应该记载国家最重要的制度.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相关的宪法规范的变迁中,在对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应否入宪的理论纷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历史地、整体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可以得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应当入宪.然而,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入宪可能带来频繁修宪、因修宪的滞后性而制约经济发展等矛盾与问题,因此应该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入宪设置合理的限度和更完善的程序,这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宪法对中国而言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从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到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民国宪法》,几十年间,宪法随着政府的更迭在中国大地上如走马灯般变换。这些宪法都或多或少地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同时,宪法的交替也反映了宪政在中国发展的某种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9.
我国宪法应恢复迁徙自由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1954 年宪法曾明确规定公民的迁徙自由,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来的三部宪法均未再规定迁徙自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宪法恢复迁徙自由势在必行。作者认为,确认和保障迁徙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别,同时对维护社会稳定也是利大于弊。所以,我国宪法应尽早恢复迁徙自由,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改革现行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是一部进一步捍卫和实现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法律性文件,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自由只有受法律保障,才是真正的自由。此法的颁布施行是宪法关于公民政治权利自由的进一步延伸与具体化。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继承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继承法。它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而且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按照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刑事司法关系是办案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权力配置和运行关系.1949年以来,刑事司法关系在实践中经历多次调整,在规范层面逐渐形成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的基本原则,并上升为宪法规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客观上调整了国家权力构造,使刑事司法关系从一元构造转向“调查—检察—审判”和“侦查—检察—审判”的二元构造,进而再造了公检法关系,又规范了监检法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规约了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关系.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刑事司法关系的调适,可以更好地强化权力制约、加强人权保障和提高任务效能.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1982年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制定的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宪法所规定的宪法监督制度,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它在继续保留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的同时,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这就加强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监督。此外,在国家机构内部建立了一套更为严密的、多层次的法制监督体系,包括国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回顾我党90年来制度建设与创新,尤其是政治制度建设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不难发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困难中不断开拓、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在渐进中不断深化的,从其90年的历程中我们得出如下重要结论:制度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这既是对建党以来我国政治制度建设与创新经验的总结,又是今后继续积极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走向。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的伟大实践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邓小平对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特殊地位和重大贡献。今后还要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与创新,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5.
陈辽 《天府新论》2004,(5):15-17
如果 2 0 0 4年内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仍不启动 ,将使亿万民众感到失望。因此 ,是否在 2 0 0 4年启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乃是众所瞩目的第一个大问题。启动政治体制改革 ,是个“纲”。纲举目张 ,目前我国面临的诸多重大挑战 ,都可结合政治体制改革有序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建设大体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带动社会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改革阶段,和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建设阶段.我们以福建为例,对30年来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建设的历程和特点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建设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自1979年国家颁布《律师暂行条例》恢复律师制度以来,国家司法行政部门狠抓了律师队伍建设工作,除对律师体制进行重大的改革外,还强化了律师执业素质教育和管理,并在总结律师工作经验和肯定律师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于1996年5月15日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律师法》。尽管国家司法行政部门做了各种努力提高律师执业素质,但目前我国律师执业素质仍然不高,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影响律师执业素质提高的消极因素是多方面的。第一,我国律师资格授予制度不甚严格和完备,从而影响了律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形成。我国自1979年恢复律师制度,为了适…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复杂变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也走过了40年的历程,对于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国务院整合成立生态环境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对生态环境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本文从提高政治站位、推进机构改革、拓宽监管主体、完善政策法规、提高监管费用和加强监管手段等方面全面回顾了40年来中国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内容,总结改革成果与经验,分析监管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诸如横向职能分散、纵向监管乏力和监管主体结构失衡等。最后,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意见,从生态环境政策、监管网络、队伍建设和监管主体等方面对我国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我国曾经制定过三部宪法,就是1954、1975年、1978年的宪法。这次交付全国各族人民讨论的《宪法修改草案》,经过全民讨论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以后,将是我国的第四部宪法。现在把各报刊初步讨论的问题和建议,作一综合报道: 一、《宪法修改草案》符合我国实际,比较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国家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1978年的宪法已经不能适应,必须作较大的修改。这次公布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宪法是解放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既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又发展了1954年宪法。正如彭真同志所说的,这部宪法“继承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也注意吸取国际的经验;既考虑到当前的现实,又考虑到发展的前景”。宪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客观条件和现实要求,确认并且发展了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