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建设学习型社区,作者在国内率先提出在街道成立学习型社区董事会的管理机构,在城区和城市设立终身学习评价院的评价机构,让二者形成内外合力,从而使之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发展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 ,学习型社区的特征与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的目标相吻合 ,将是未来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形态 ,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社区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习型社区建设是有效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 ,它第一次把社区教育由社区服务层面推进到社区建设层面 ,以学习育人为动力促进社区建设的新发展。本文以学习型社区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创新为主题 ,着重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社会背景、基本内涵方面分析社区居民教育与参与的社区功能。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主题是独具特色的 ,但其内容还需理论和实践的检验 ,社区教育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4.
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型社区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有益尝试和创新形式。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要创建学习型社区。创建学习型社区必须弄清学习型社区的内涵与功能、理论依据与创建背景。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5.
论学习型社区与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 ,创建学习型社区是现代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型社区的宗旨与公民道德建设目标相一致 ,它的发展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使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在学习型社区的发展中得到渗透与延伸 ,是公民道德建设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社区建设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前提条件,是一项创新事业。本文结合创新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从创新学习理念、创新教育机制、创新学习方法,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为学习型社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视角,推进了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论社区归属感的培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区建设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也是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的需要。而要让社区在整个社会的转制中扮演起相称的角色 ,就必须强化人的社区意识 ,培育人们的社区归属感。社区归属感 ,就是人们对社区的认同和关联程度。但目前 ,城市市民的“社区归属感”淡薄 ,对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缺乏认同。主要原因是社区责任的无边际扩大 ,造成了社区职能的难以发挥 ,职能的淡化很难使人对其产生归属感。针对当前社区建设的问题 ,应该从解决社区建设的基础性障碍入手 ,培育市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这就是 :让政府的角色到位 ;从体制上明确社区地位和职责 ;面向大众 ,面向困难 ,培育社区的功能 ;解决不同人群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特别是调动有关系特权者 (包括社区单位 )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李炜 《东岳论丛》2002,23(2):46-48
社区建设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的需要.而要让社区在整个社会的转制中扮演起相称的角色,就必须强化人的社区意识,培育人们的社区归属感.社区归属感,就是人们对社区的认同和关联程度.但目前,城市市民的"社区归属感"淡薄,对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缺乏认同.主要原因是社区责任的无边际扩大,造成了社区职能的难以发挥,职能的淡化很难使人对其产生归属感.针对当前社区建设的问题,应该从解决社区建设的基础性障碍入手,培育市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这就是:让政府的角色到位;从体制上明确社区地位和职责;面向大众,面向困难,培育社区的功能;解决不同人群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特别是调动有关系特权者(包括社区单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崛起为先进经济体的可能性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颇为有趣的发展机遇.本文将主要探讨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能否应用知识政策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种种差异.本文尤为关注发展学习型社区能否填补知识的鸿沟,弥补发展的差距.根据扁平世界理论,世界可以转化为一个公平的游戏场.中国历史悠久,地缘政治复杂,中国的历史教训为发展中国家众多怀抱梦想的社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经验教训.基于这一原因,我们将中国加以个案考察.中国发明了印刷术、火药,开启了足球运动(兹不一一列举),却在其巅峰时期建造了长城(本身就是一个工程上的奇迹),与世隔绝,此后日渐衰微,直至欧洲列强的火炮打开了国门,在沿海设立通商口岸,惊醒了中国人.事实上,已有学者论述,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扭转了这一悲惨状态.此种观点未免过于简单,本文不敢苟同.本文认为,旧中国的衰败,并非由于国门的开放或关闭,而是由于缺少知识和衡量知识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社区的发展迫切需要实施新型教育管理与之相适应。为此,将扁平化管理引入学习型社区教育管理之中也就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学习型社区中实施扁平化教育管理需要加强内部环境的精简层级、改革考评机制、资源共享与外部环境的教育民营化、社会管理,从而推动学习型社区中扁平化教育管理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248-25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终身学习理论的兴起,信息化技术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远程教育服务平台的不断完善,必将使虚拟化学习的模式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新型手段,有效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与良性发展。本文介绍虚拟化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研究背景和概念,分析虚拟化学习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提出加强虚拟学习社区以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势不可当,"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美好之梦,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个梦的圆梦者,各级基层党组织就是这个梦的筑梦人。在新的历史新时期,各级基层党组织如何树立崇尚学习的理念,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筑好这个梦所须具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确的理念是自觉行动的价值基础。要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必须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第一,在"学习是什么"的问题上,把"生存"和"发展"概念注入到学习的内涵中,倡导生存性学习和发展性学习理念;第二,在"学习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上,树立起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组织学习、创新学习、深度学习的理念;第三,在"应当怎样学习"的问题上,强调学习与工作相融合、学习与生活相融合的理性的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14.
正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要、国家兴盛之基。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标准与要求,先决条件是要重视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这句话出自《荀子·大略》,意思是做学问的不必都去做官,而为官者都必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对我们而言,重视和加强学习,争做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实践的总结,发现我国学习型社区创建实践偏离了学习型社区的内涵,因此,学习型社区建设应通过培育社区成员个体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社区创新能力等途径,提升社区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习权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人权,是学习主体的发展权、自主权和选择权。学习型社会是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其战略基点是保障学习权。保障学习权的最基本内容是满足学习者的基本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丁利娟 《南方论刊》2020,(11):79-81
当前农村社区教育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可以以学习型组织为抓手,把组织的学习化作为农村社区教育的突破口和主要内容,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利用当地良好的优势条件,通过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明确适合的学习内容、善用学习的激励机制,再加之强大的行政推动,就一定能推动农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发展,为建设美丽新农村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志愿者服务越来越多地参与了我国的社区活动。发挥志愿者参与学校和社区互动的参与功能、教育功能、辐射功能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有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中国式的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19.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关键在于提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力。领导干部读书有利于从经典书籍中汲取丰富的政治经验;有利于继承优良传统,建设良好学风;有利于自我价值塑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与时俱进,持之以恒,使我们党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相似文献   

2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今天,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在我区隆重召开"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经验交流会暨2008'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我们深感荣幸,也切实感到这次年会是一次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广泛交流学习型城市建设经验的大会,必将促进我区学习型城区建设进一步发展.下面我就西城区近年来建设学习型城区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