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我带孩子回了趟娘家,听母亲说她前一天去看望了外婆,并给外公上了坟。我问母亲:"外婆身体咋样?有啥需要没?"母亲说:"外婆一切都好。她特别感谢你送给她的礼物,让她每月都  相似文献   

2.
我还很小时.母亲就告诫我:“走路的时候.不管身边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回头、不要顾盼,专心走你的路就是了。”我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路上有不干净的东西,你要招惹了它,就会被摄了魂。”母亲不止一次这样说.我的心中慢慢生出一些对夜晚的恐惧。记得小时候.天黑我是不敢出门的.生怕遇到“不干净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的我,任性,胡闹,妄为。打碎了母亲陪嫁的细瓷花瓶,居然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对母亲说:“不赖我,都是咱家那只淘气的猫,追捉一只绒线球球,把花瓶打碎了。”  相似文献   

4.
汪金友 《人才开发》2005,(11):45-45
百岁高龄的文学大师巴金,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生涯时,不只一次地说过“:我有三个先生,即母亲陈淑芬、轿夫老周、编辑吴先忧。母亲教给我‘爱’,轿夫老周教给我‘忠实’,朋友吴先忧教给我‘自我牺牲’。这些在我的生活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巴金的第一个先生是母亲陈淑芬。她生长于书香门第,为人宽厚、谨慎。闲暇时喜欢读书吟诗。巴金曾经深情地说:“她教我爱一切的人,不管他们或贫或富;她教我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持的人;她教我同情那些境遇不好的婢仆。”无论有多少难言的委屈和辛酸,巴金看见的母亲永远都带着温和的微笑。有一次,家里…  相似文献   

5.
1980年夏天,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毫无意外地,我落榜了——化学和物理都没有超过40分。母亲决意让我去当木匠。当时木匠还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我们当地有很多有名的木匠,但我母亲请不到,她请了家里的一个亲戚。这个木匠因自己是有手艺的,觉得自己特别牛,很是凶悍。他对我母亲说,这个孩子笨手笨脚的,不严厉是学不出来的,我要是打他你会舍得吗?  相似文献   

6.
约会     
一直到了初中二年级有了生理卫生课之前,我都不知道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其实这个问题从小就问过母亲,她总是笑着说:“是垃圾箱里捡出来的呀!”我也知道这是母亲的闪烁之词。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南方孩子,刚到北京的时候,由于口音以及个子矮小,常常被人欺负,最初几个月,没有一天我不是哭着从学校回来。外婆看着心疼,对母亲说:你总要管一管,去找校长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长。母亲瞟了我一眼,问了一个我那个岁数根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那些孩子只欺负你,却不欺负别人?  相似文献   

8.
凶狠的母爱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9岁以前,我的爸爸、妈妈把我视若掌上明珠,我的生活无忧无虑,充满了欢乐。但自从母亲和父亲去了一趟武汉某医院后,我的生活就大不如从前了。父母回来的时候是在晚上。说实在的,在我幼小  相似文献   

9.
12岁时,我在台湾拿了第一个魔术奖。母亲特意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奖赏我。我双手在她面前比划着,得意地说:“妈,您现在还烦不烦了呀?”  相似文献   

10.
我乡·我思     
曾几何时,以为能够逃避那山、那水、那人,曾几何时,以为能够不用再去理会它的感情,可是如今,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此时此刻,心里对它却是感慨万千。我出生在内蒙古一个偏远的小市,虽然不是农村但比起许多城市,它的落后、闭塞让我以及和我一样的许多人都一直怀有鲤鱼跳龙门的愿望。于是在家长的督促、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考上了重点大学,离开了养育我近二十年的家乡。离开家乡的那天,天色很暗。我起得很早,睡不着。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妈妈,心里极为难过,泪水止不住地落下来,一旁忙碌的母亲眼睛红红的,忙着为我做可口的饭菜。临行前,我抓住母亲的手就是不想松开,母亲反而坚强许多,只对我说了一句:努力读书,别忘了家乡!  相似文献   

11.
一份礼物     
毕业前,学生给老师送小礼物表达谢意。查理的老爸是卖酒的,他带来一个大盒子,老师看到盒子在漏液体,就用手指蘸了一滴放在嘴里品尝。老师:“是香槟?”查理:“不是。”“白兰地?”“不是。”最后,老师说:“我不尝了,你说你带了什么?”查理小声说:“一只小狗!”  相似文献   

12.
母亲睡着的时候,是那年农历三月十二日凌晨四点,在医院的病床上。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见母亲睡着,睡得很甜很甜,睡相真切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展现在她牵挂了整整三十六年的儿子面前。母亲睡着了,我才拥有了近距离端详母亲的机会。我是长子,母亲一直引导我要在弟弟和妹妹面前树立长兄的威严。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后,看到许多同学走上一条自我创业的路子,并且赚了个盆满钵满,心里很是羡慕,就对母亲说:“我也要自谋创业。”  相似文献   

14.
于他,我只是一个路人,吃过几次他的油条,说过一些不相干的话,有过手指的碰触,而那,也是因为付钱的需要。于我,他则是心灵上,再也难以消除的印痕。那段时间,因为一个暗恋了许久的人,我向公司请了假,千里迢迢地飞往北京,试图用这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母爱如钟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母亲的呼唤声中长大。 上学时,母亲天天准时地叫我,天还未亮,母亲便已准备好了早餐。上班后,母亲依然在清晨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叫她那日益慵懒的女儿。 和同事聊天时,他们都笑我这么大了还让母亲叫。而这对于我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母亲和我都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哪一天少了这声呼唤,彼此的心里都像是少了些什么。 有母亲在,我很少看时间。 当从单位分到房子后,早就渴望独立的我像个快乐的小燕子从一间小屋搬进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里去。 离开母亲后,我便失去了时间感。而令我十分懊恼的是迟到从此便和…  相似文献   

16.
儿子对父亲说:“爸爸,我们学校成立了乐队,我想去参加!”父亲说:“好事情,我支持你!”儿子为难道:“但是乐器要自己带!”父亲盯了儿子半天,递过一根筷子。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儿子,咱家穷,你能不能争取当个指挥?”  相似文献   

17.
夫妻对话     
一个中年妇女赤身站在浴室的镜前,对丈夫说:“太可怕了,我变胖了,胸部和腹部也一天比一天下垂,每天早上我都能发现新皱纹,我想我必须穿大一号的衣服了。”她坐下来,头伏在手上,一脸悲伤地说:“我真的感到老了,也丑了……我说了这么多,你怎么连一句宽慰的话都没有啊!!”  相似文献   

18.
缘由:一个平凡的日子,在一家普通的麦当劳快餐店,一个偶然的事件,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小女孩在快餐店就餐,当小女孩食用面包还剩一点点的时候,突然将面包放到餐盘里,告诉她母亲不想吃面包了,要买冰淇淋吃,母亲不同意。于是一场谈判开始了:母亲说要吃冰淇淋可以,但必须先将剩余的面包吃掉。小女孩坚持不吃面包,改吃冰淇淋。但是母亲的态度更坚决:不吃掉面包,绝对不可能买冰淇淋。经过反复几个回合,小女孩妥协了,为了吃到冰漠淋,只好将剩余的面包吃掉了。  相似文献   

19.
亮丽的羽毛     
周玟 《人才瞭望》2009,(2):62-62
有一根非常绚丽耀眼的羽毛.生长在大鹏鸟的翅膀上。在众多羽毛中.这根羽毛十分与众不同。它每时每刻都闪闪发亮,耀眼夺目,令其他羽毛羡慕不已。他自己也常常得意洋洋.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有一天.亮丽的羽毛意气风发地对其他羽毛说:“大鹏鸟展翅飞翔时看起来如此壮观伟岸,还不是因为有我参与。”其他羽毛听罢都低声附和。又过了一段日子,那根漂亮的羽毛更加自以为是地对其他同伴说:“我贡献最大了。没有我的话,大鹏鸟那里能够一飞冲天呢!”  相似文献   

20.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壳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