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根据宝岛特点,用科学技术,正在掀起寻“宝”、识“宝”、认“宝”的热潮。当我国的北方是风雪交加的隆冬季节时,海南岛这里却是冬季不冬,阳光灿烂,到处是一派郁郁葱葱的盛夏景象。陵水县远景乡黎族农民,1983年以来,坚持办科技业余学校。他们根据自己地势平坦,冬季不雨不霜的气候优势,1935年,收获晚稻后,在冬  相似文献   

2.
“苗”这个民族名称,是一般人向来比較熟習的,但是这个名称过去使用得很广泛,几乎成了我国西南地区許多少数民族的通称,除称呼苗族以外,还把水族称做“水家苗”,把侗族称做“侗家苗”等等。近几十年来,“苗”字才逐漸用来專称苗族。解放后,这个称呼已經成为苗族專用的族名。苗族共有二百七十多万人,其中一百六十多万居住在貴州。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和苗岭山脉一带,居住着八十余万,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湖南有四十四万多人,主要居住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有三  相似文献   

3.
当你翻开中国共产党党史,看到出席党的“一大”代表的名字时,你可曾注意到,在13位代表中邓恩铭同志的名字?这位当时最年轻而又是唯一的少数民族的代表,水族人民的优秀儿郎,他就是出生在“象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贵州月亮山脚下。邓恩铭同志出席“一大”后,从1922年起,一直在山东从事职工运动。1931年4月,年仅31岁的邓恩铭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为各民族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捐躯。他的英雄业绩不仅永记于水族人民心中,也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邓恩铭同志不愧是水族人民的骄傲。 23万水族人民,正象她的优秀儿子一样,在中华民簇的革命历  相似文献   

4.
大将粟裕:沧海一粟伏龙吟文/吴跃军1951年国庆观礼时,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和粟裕谈到了湘西。毛主席问:“你是湘西人,你是少数民族吧?是不是苗族?”粟裕笑答:“不是,主席,我们那个会同县有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也有不少汉族,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相似文献   

5.
在1998年中国民俗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刘魁立当选为常务副理事长。1999年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会上,连任四届理事长、德高望重的钟敬文教授请辞获准,推荐刘魁立研究员为新的理事长。早在1955年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习期间,出生于黑龙江省小镇昂昂溪的刘魁立,就“从感情深处、从理性上热爱起民间文学”。在莫斯科大学,所有的课程中他最爱听拉慈克教授的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契切洛夫教授的俄罗斯民间文学,二年级时选择了以民间故事为题写作学年论文。他还利用假期参加了民间文学考察队,到过临近芬兰的卡累利亚地区寻访过接近消亡的民间史诗踪迹。在异国导师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下开始了采风实践。回校以后,他根据自己的体会写出了《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一文,刊登在1957年6月号的《民间文学》上。文章提出搜集民间文学作品在最初记录时要“一字不移”,竟引发出一场讨论;而在当时一个大的政治运动背景下,还殃及钟敬文先生被当作“一字不动论”的代表受到批判。二十多年后,钟老笑言这是“代人受过”。  相似文献   

6.
张子伟 《民族论坛》2003,(11):48-48
五千多年前,苗族祖先蚩尤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神。传说他的母亲一次吞下了七颗能生育的药丸后生下他七个孪生兄弟。他为老大,称为索戎(即仡戎)、大戎,苗民敬称为“剖尤”(即尤公)。蚩尤殁后被封为水神龙王。兄弟之中有一位叫索贵(即仡贵),亦有“急行追风,快行捕雨”的本领,殁后被封为雷公。这俩兄弟在《椎牛祭》中均处于被崇奉的尊位。蚩尤首创面具是出于巫术和征战的需要。他是九黎苗蛮集团的首领,曾与发祥于苗河上游、姬水之滨的黄帝(苗族巫辞中称之为来王姬)反复较量在逐鹿之阿。苗族“椎牛祭”保留了对这场被载入史册的战役的具体描述与…  相似文献   

7.
早在六十年代,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者已搜集了大量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对苗族地区的民间文学,做过较为全面的、深入的普查、搜集工作。可惜,由于十年的动乱,这一有意义的工作被迫中断。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和第二次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前夕,贵州民间文学组整理、田兵编选的《苗族古歌》,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它预示了贵州民间文学工作将继六十年代出现一个新的可喜的局面。这本古歌,无论从内容到形  相似文献   

8.
刘锡诚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民俗学家,还是一位广大中青年民俗学者的良师益友. 第一次读到刘锡诚先生的名字,是在1980年.当时我还是大学三年级学生,准备往民间文学方面发展,老师向我介绍了刘锡诚先生编译的<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苏联民间文艺40年>和<高尔基与民间文学>等书.  相似文献   

9.
他叫罗万雄,他是贵州省独山县翁奇区的一位中学教师,当新中国诞生时,他也从一个水族农舍里降生了。童年,是在山岗与田埂上度过的。那时,他最爱在山的怀抱里“撒野”——跑啊,叫啊,登攀……中学时代,地理老师撞开了他的心扉,老师讲云游天涯、四方探索的徐霞客的故事,“小野马”被征服了。多么神奇的巧合,三个世纪前,徐霞客来过独山!不仅如此,当代著名科学家李四光、丁文江、翁文灏也到过独山!这里,有最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专家们不仅来此考察命名地层,还请教授们  相似文献   

10.
张胜兰 《民族学刊》2014,5(5):25-33,107-109
以贵州为中心,回顾从清朝到民国时期的苗族传统服饰所受的来自中央政权统治的影响,可以看出统治者所采取的改装政策,在不同程度上使苗族受到了一种来自“他者”的欺压,从而形成了一种荣辱与共的历史背景,强化了作为个体的苗族自我认同意识。而中华民国的诞生给苗族带来了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被卷入近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苗族,更深地陷入了对汉族的抵触感与不得不接受汉文化影响的无奈感的矛盾中。与此同时,新一代的苗族精英开始以超越地域局限的视角来思索自己的民族,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国家”、“苗族”、“不同地域的苗族支系”这样一种重层意识被强化,而苗族传统服饰的存在和变化加深了这种多重性的苗族自我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苗戏之乡──花垣县麻栗场镇老寨村,是座落在武陵群峰中的尖岩山下的一颗苗乡明珠。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人民利用自己创作的苗族戏剧艺术,播文明之种,引致富之风,使老寨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老寨村被评为“全国农村卫生示范村”;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双文明建设奖”,省文化厅授于的“先进农村民间剧团”等殊荣。解放以后的老寨人,终于用苗鼓打出了苗家人的勤劳勇敢与开拓进取;用苗歌唱出了苗家人的丰足生活与美好未来。苗族是酷爱艺术的民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老寨苗族艺人石成婴根据汉语方块字表意特点,创造…  相似文献   

12.
水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具有悠久的历史。一千多年以前,水族人民就已经定居在现在的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一带。据1958年3月统计,全国共有水族十五万九千余人,主要聚居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在自治县境内共有十万九千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1.8%;分布在黔南布侬族苗族自治州的独山县、都匀市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黎平、凯里等县的共有四万八千余人;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大苗山苗族自治县及南丹、环江、河池等县有一千三百余人。水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初,黔南都柳江上游的水族村寨,沉浸在在一片节日喜庆中,十多万水族人民,破旧俗,立新风,第一次在同一天里,欢度“端节”。那天,阵阵铜鼓声给山区水族村寨增添了节日喜气,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文艺团体,也来到水族村寨演出文艺节目,放映电影,各村的小学、农村俱乐部也演出了文艺节目,“端坡”(赛马坡)上还举办了传统的赛马会,真是盛况空前。“端节”是贵州水族的年  相似文献   

14.
右派分子费孝通在他的“兄弟民族在贵州”一书中,大量散布了反党,反人民的反动论点。在这本书的第三十页上,费孝通这样写着:苗族“因为普遍劳动,有土地的人,不出租自已也可以耕种,所以常有因照顾无地亲友而出租土地的情况。黄平县东坡乡吴姓地主,十三个佃户中就有六个亲戚。”在这段话里,他告诉人们,苗族地主都是“劳动”的,他们出租土地是出于一种“好意”,是为了“照顾”亲友,本来他们“不出租自已也可以耕种”的。看,这是多么“善良”的地主啊,如果农民还要求什么改革,真是“昧良心”!很显然,费孝通是企图以赞扬苗族人民爱劳动的美德作幌子来模糊阶级斗争;是站在维护地主资产阶极利益的立场上来拼命掩盖地主阶级的剥削行为。怀着同样的目的,费孝通还歪曲事实的说:“苗族内部的租佃关系和汉苗之间的租佃关系在剥削程度上也有区剧。”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来看看1951年6月11日新黔日报上的一个典型事实:贵州丹寨县排呆村苗族贫农杨廷忠说,在一个饥荒年成,他向地主杨老赖(苗族)借来三个  相似文献   

15.
管祥麟 《民族论坛》2003,(11):23-24
不学织布绣花嫁都嫁不出去贵州台江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清水江中游,是清代著名苗族农民起义领袖张秀眉的故乡。全县人口14万余人,苗族占了93,9%,素有“苗疆腹地”之称。苗绣,则是黔东南苗族的传统手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其精湛的工艺、绝美的图案造型,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县城街道的一角,坐着一位卖小杂货的老太太,她叫王安丽,今年83岁了,曾被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木家”称号。老人戴着老花镜,在一块深蓝色粗布上飞针走线,我不忍心打断老人,蹲在一边看她刺龙绣凤。她发现了我,便操着一…  相似文献   

16.
再过4年,魏家瑶就要退休了。老魏参加革命工作40年来,将一大半时间奉献给了苗家人摆脱贫穷的事业。老魏与贺龙元帅是同乡。他的父亲曾是贺龙部下的一名红军战士。年幼时,他就受到了革命的熏陶。1950年,年仅17岁的魏家瑶便投身革命。1964年,他随“社教”工作团来到苗族聚居的吉首市。从此,他与苗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贫穷的苗乡留下了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第一信号的效应 1972年初春,魏家瑶担任了社塘坡公社党委书记。踏着积雪,他来到了这个200年前吴八月领导的著名的“乾嘉苗民起义”的地方。当时正是“双季稻  相似文献   

17.
杨家深  粟登翔 《民族论坛》2009,(3):F0004-F0004
<正>张大明是沅陵县杜家坪乡岩湾村余家冲组的一位苗族村民。今天,他和妻子把自己住在大山上的吊脚楼拆了,并在众乡亲的帮助下,搬迁到靠近小溪的公路边。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它像从东方升起的一轮红日,照亮了黑暗的中国,给苦难的中华民族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当时,出席中共“一大”的十二名代表中,有一位年纪最轻、学历最浅的代表,他就是水族出身的邓恩铭同志.他在这次会上,会见了毛泽东同志,并与多数同志一起坚持了马列主义建党原则.董必武同志一九六一年八月二十一日在纪念王尽美同志一首诗中说:“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  相似文献   

19.
三水 《中国民族》2007,(9):65-65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水族先民总结了生产生活实践,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独特文明,水书,便是这种文明的象征。水书(水语叫做“泐虽”)是水族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它保存了大量的水族天文、历法、气象和宗教资料。它多用毛笔蘸墨或用竹片、木桠烧成炭写在较硬厚白绵纸上,书写时都是从上而下,从右到左。  相似文献   

20.
苗族民间故事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口头形式进行传播,具有悠久的历史。苗族民间故事不仅蕴含着苗族人民自古以来的审美理想,也是苗族人民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瑰宝。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苗族民间故事的地域性进行了研究与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