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海丽 《社科纵横》2008,23(6):115-116
."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基督教哲学、维柯、康德、杜尔阁、孔多塞、黑格尔、马克思都有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论述,但是在承认"恶"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并不能否认历史发展的其它动力,特别不能忽视与之对立的"善"的重要作用.探究"恶"的历史作用的现实意义是为了驱恶扬善.  相似文献   

2.
虽然《法哲学》一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质及其国家观的保守性和政治态度的反动性,但大部分篇幅却包含着诸多进步意义和合理因素,例如对法与不法、法与道德、善与恶、动机与效果、普遍性与特殊性、平等与不平等诸关系的具体阐述,不但闪烁着深刻而丰富的辩证法的思想火花,而且还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对辩证思维所作的贡献和为唯物史观提供的理论前提,正是黑格尔的伟大之处,这不仅应当包括他的逻辑学,而且应当包括他的哲学体系的各个部分和他的各种著作,特别是他的《法哲学》中的一些具体论点  相似文献   

3.
伍德的这部近著是目前对黑格尔伦理学思想论述中的一部佳著。它是对黑格尔关于社会、政治和道德观的哲学基础和谐而且全面的重建。书中所探讨的哲学基础不是黑格尔的逻辑学,而是其伦理理论:他对善(good)及其与理性、自由和人类幸福之关系的理解。作者清晰的行文和哲学家的视野使该书成为研究黑格尔(不论是初级还是高级)的学生,乃至一切想要全面了解黑格尔伦理思想的分析哲学家们的一部极有价值的专著。该书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4.
论价值形态     
价值论是近代哲学提出而在现代哲学中得到确立的。传统的西方哲学是认识论一本体论哲学(认识论、逻辑学与本体论的统一),价值问题被狭义地作为伦理学问题提出,而伦理学又是由认识论一本体论引伸出来的。这就是由柏拉图开创,延续到黑格尔的伦理—认识平行论。它们认为宇宙的本质是理念,对理念的认识产生知识,道德也是知识。传统的中国哲学正相反,是价值论—本体论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某种道德实体,天道即人道,明道的途径是修身。康德首先把伦理学提高到与认识论平列的哲学地位,即批判哲学的《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对峙。他把现象看作认识论的对象,把本体看作伦理学的对象,突出了主体性,从而为价值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黑格尔以其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使认识论吞没了价值论。黑格尔以后,便是认识论一本体论思辩哲学的解体和价值论的掘起。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了价值理论,继之叔本华、尼采、柏格森以及存在主义诸家则建立了与传统哲学对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12):103-109
康德的形式伦理学强调义务的纯粹性,义务论关注正义原则,确保对个体的自由权利的尊重,但排除了一切经验质料,只剩下意志对一般法则的普遍遵从,且以单子式的孤立的心灵中检验行动的准则能否获得普遍性。黑格尔反对正义的抽象普遍性,以伦理理念的自身运动来实现正义与具体的善的结合,但伦理整体性的在先原则又存在压制正义之嫌。商谈伦理学继承黑格尔的志向反对抽象的正义,同时在确保正义优先性的前提下把正义和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特征,这是无可置疑的.但笔者认为,客观性亦是唯物辩证法不可缺少的重要特征.理由有三:第一,客观性是区分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根本标志.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其著作中对辩证法的一般特征已作了精辟论述.但是,由于他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绝对精神”基础之上,因而他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恩格斯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他的辩证方法.后来,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拯救黑格尔的辩证法,把它从“死胡同里”引出来,并推广运用到社会领域中去,关键就在于他们把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从他的神秘的“绝对精神”桎  相似文献   

7.
人性概念的内涵,历来有孟荀之争。统合孟荀观点,又参考《管子》观点,具体论述善作为人性概念中的必有内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若善不是人性概念的内涵,则无法说明善的根源;善不是恶的对立,是自在的;但善不是自显,其显现会受身体欲望的制约和遮蔽,需后天的觉思、扩充。  相似文献   

8.
赵荣华 《唐都学刊》2012,28(3):51-55
善与恶是伦理学中的永恒主题。善使政治成为可能,而恶使政治成为必要。恶与政治具有天然的纽带关系,思想家们对于恶的认识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对于政治的认识。陆九渊认为,善是先验的,而恶是后起的、派生的,是背叛、偏离了善的结果。政治的存在源于恶的存在,政治活动应当实现遏恶扬善的价值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就必须诉诸具体的制度安排。中国传统儒家对于圣人除恶尽净的信心和圣王执政的信念,使得中国传统政治观始终无法摆脱人治与德治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现代新儒家贺麟一生中与黑格尔结下不解之缘。他致力于黑格尔哲学著作的绍述与翻译,把自己的学术事业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注重中国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比较,以便找到一条使二者融会贯通的道路,把黑格尔哲学变成促进中国哲学发展的有用的思想材料。绍述与研究黑格尔哲学为贺麟创立新心学思想体系作了理论准备,而新心学反过来又成为他理解黑格尔哲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康德的伦理学和苏联的道德责任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世纪初新康德主义派的马克思主义者想把康德的伦理学与马克思的社会理论结合起来的雄心壮志已经在六十年后Ja.A.米尔纳-伊里宁的著作中实现了。米尔纳-伊里宁是近年来在苏联促使人们对伦理学理论重新发生兴趣的最有创见、最值得注意的非正统道德哲学家之一。米尔纳一伊里宁在他题为《伦理学,还是真正人道的原则》的专著中,发展了道德责任理论。这一学说在许多方面来自康德的实践哲学,但也受到黑格尔(当然也有马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所谓的“美”,实际就是指的艺术美,所谓美的创造实际就是艺术的创造。因此,他所探讨的美的本质和规律,实际就是艺术的本质和规律。在对艺术的本质和艺术美的创造的研究方面,黑格尔得出两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艺术的创造“是概念到感性事物的异化”,艺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要理解艺术“是概念到感性事物的异化”,就必须把它与黑格尔关于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思想联系起来,把它与黑格尔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思想联系起来。在黑格尔的时代,流行着一种“我”与“外在世界”绝对对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我”就是我,“我”里面不能有外在的现实世界,同样的道理,外在现实世界就是外在现  相似文献   

12.
伦理学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是关于道德的学说。“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伦理学是从善和恶的角度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伦理学的基本内容。”自然科学是关于运动着的物质的科学,它研究自然界的事物和运动过程的客观规律。乍看起来,这两者之间似乎是相隔很远、毫不相干的。但是,实际上,就它们所关切的事情来看,就它们与人的利益的关系来看,又是有密切的关系的。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大都直接涉及人的利益和人与人的关系,因而提出了许多伦理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  相似文献   

13.
按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看法,工具理性的主要方面是把范畴强加于实在的方式,这些范畴按照对象如何能最好地操纵和控制来对它们进行定义。他们管这种思想方式叫“同一思想”。它假定:概念对于对象来说是充分的,也就是说它与辩证思想是对立的。按阿多尔诺的说法,“辩证法认为对象并非完全地进入概念,它们将与传统的满足标准相  相似文献   

14.
刘林 《学习与探索》2006,4(4):71-73
黑格尔的思想体系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实践概念的辩证内容的阐述对马克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实践概念包含着通过实践达到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实践包含理论又高于理论的思想,还包含着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思想史上,黑格尔与马克思无疑是两位巨人。他们不仅以各自丰富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思想的进程,而且他们二人思想之间的特殊关系本身就成为几代哲学家所激烈争论的课题。马克思曾这样表述这一关系:“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  相似文献   

16.
我国哲学界,人们都承认黑格尔哲学包含着“合理内核”,并在说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时,总是这样地叙述: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这一叙述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有些人对“合理内核”的理解却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把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看做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这种理解,既不符合黑格尔哲学的实际,又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论述。一、辩证方法是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辩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评述黑格尔哲学…  相似文献   

17.
从"是"到"善"的转变,即把事实与价值联系起来的原理,在环境伦理学中非常重要,其要点是:第一,对于非人为的善而言,只有那些把善作为对生物实体的善才是合理的从是到善的转变;第二,对无感觉的生物实体的善有益于其自生功能;第三,生物实体的外生功能有益于相关实体,其外生价值一般大于自身价值;第四,合理的从是到善的一般原理就是关怀大自然(包括生命与非生命)中非人为的善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关于伦理实体经过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的“必然性的圆圈”辩证运动,建构了特殊性与普遍性、个体与实体统一的自由的正反合发展理念,对理解自由及其实现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但因为过于侧重抽象的理念,没有解决好抽象的理念和客观的共同体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而没有彻底解决黑格尔认为的道德阶段善的主观性和抽象性的问题,把具体共同体中个体与实体统一的特殊形态当作了普遍形态的正反合,使自由及其实现陷入了抽象与封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从客观上肯定了现实伦理共同体逻辑的不断拓展,同时也拓展了人对自己实体性的理解和建构,肯定了特殊与普遍、个体和实体相统一的自在自为的自由,在本质上是精神性实体与客观性实体相伴而生、互相影响、辩证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8,(5):30-32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一部恩格斯晚年写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著作,其中有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辩证的发展观,这一思想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文从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意义、辩证的发展观的理论特质及对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论述恩格斯辩证发展观的特点和作用,是我们认识真理和认识历史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对黑格尔哲学宝库的挖掘中,解读剖析马尔库塞的相关论著对深入理解黑格尔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理性与革命》一书的文本解读,借助马尔库塞对黑格尔理性的普遍性、历史性、现实性等概念的重构性理解,力图把握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和实体性内容,解剖黑格尔理性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辩证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从马尔库塞的视角去透视,何以马克思是黑格尔思想遗产唯一的、真正的继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