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2018年中国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社会参与在听力状况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该中介效应是否受到家庭情感支持的调节。结果表明:(1)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与无听力障碍的老年人相比,抑郁水平相对较高(b=0.082,P<0.001);(2)社会参与在听力状况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为9.76%;(3)听力状况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受到家庭情感支持的调节(b=-0.055,P<0.001)。家庭情感支持越高,无听力障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越高,而有听力障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越低;(4)家庭情感支持调节了社会参与在听力状况与抑郁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判定系数为0.005,95%置信区间为0.002~0.008)。因此,当发现老年人听力损伤后,应当及时干预;对于情感支持高的家庭,注意对有听力障碍老年人进行耐心地开导和安慰,给予老年人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避免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南京市社区老年人为对象,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照顾状况进行研究。本次研究显示:家庭依然是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一种主要资源;邻居作为一种照顾资源,正在有效协助老年人日常生活;社区服务对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作用正在逐渐加强;日常照顾的社会性资源开始被老人接受。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银发浪潮的挑战日益严峻,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抑郁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基于实证调查数据,对我国老年人心理抑郁感进行整体描述,结合probit模型,探究影响老年人心理抑郁感的因素,并基于不同年龄、户籍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除了老年人个人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会对其心理抑郁感产生影响外,家庭关系和社会经济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在总结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安徽省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现况并探索可改进的危险因素,为老年人抑郁防治决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使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对安徽省3 349名农村常住老年人(≥60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样本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2.9%,其中,贫困组和非贫困组老年人分别为62.3%、47.6%;GDS得分为(12.40±7.09)分,贫困组[(14.05±6.93)分]高于非贫困组[(11.47±7.01)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困、高年龄、女性、文盲/半文盲、无职业状态、非独居、患慢性疾病种数越多、一年内住过院和两周内有身体不适抑郁检出率高;相较于务农的老年人,外出务工和个体经营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低。贫困组和非贫困组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贫困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非贫困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多种因素有关,对此应引起更多关注,给予老年人更多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抑郁的现状,分析老年抑郁的特征,探讨抑郁对老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F-BREF)》对180名老年人进行测查。结果老年人抑郁程度较轻,离异比配偶建在的个体、独居比其他居住形式的个体、健康状况一般比健康状况好的个体,抑郁评分更高,且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高于客观评价,社会领域评价最高,环境领域评价最低;抑郁与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主观感受和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人抑郁的程度较轻,健康状况一般、离异、独居的个体易患抑郁;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如果抑郁程度加重,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评价随之降低;抑郁对老年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主观感受、社会领域、环境领域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使用OLS模型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居住方式对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以及代际支持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以独自居住的老年人为参照组,与子女居住(B=-1.963,P<0.01)和与非子女居住的老年人抑郁水平均较低(B=-1.691,P<0.05),与子女居住的老年人能获得更多的代际支持,得到家务支持的老年人抑郁水平较高(P<0.05),与子女见面频率高的老年人抑郁水平较低(P<0.05)。结果表明,居住方式对抑郁水平有显著性影响,代际支持在居住方式和抑郁水平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通市区558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城市社区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68.1%的老人对生活感到满意 社区活动参与度、社区服务受益度、社区助老设施拥有度和社区邻里互动频率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社区因素。为此建议:要加强老年人与社区的联系,增进老年人的邻里交往和社区活动参与,加强社区助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调查数据,考察分析我国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探究其可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79.1%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大多数时候是"幸福"的,个体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婚姻家庭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4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探讨收支状况对社区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及一般自我效能的影响,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整群选取唐山市路北区乔屯办事处下属的各居委会所属社区≥60岁老年人,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应量表进行调查.不同收支状况对老年人的 健康自我管理有影响,也对一般自我效能有影响,收入小于支出者健康自我管理三个维度及一般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经济收支状况是影响社区老年人自我管理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老年人的收入可以促进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少慢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问卷调查了368名东北农业大学本科生的抑郁状况及其与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为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一年级学生的抑郁水平较高,而客观支持水平较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对抑郁存在负向预测作用;增加大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可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晚清官僚士人群体的人际交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频繁的人际交往既是晚清官僚士人交流学问、寻求友情的重要手段,也生动地反映了处于末世的封建上层社会的腐朽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趋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官僚士人没落的人际交往方式受到了先进思想家和新知识界的批判和挑战。伴随着制度鼎革和社会发展,人际交往方式及其观念的现代化变迁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逐渐成为应对老龄化危机的重要方式。但该模式在资金与服务上面临困境,普惠型的全民社保体系为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和老年津贴等收入保障制度筑牢了居家老年人经济供养的基础,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医疗保健制度从经济补偿与服务提供双方面支撑起该模式的发展。但是尚不完善的全民社保制度无法完全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抓住历史机遇,重构参与主体之责任,充分发挥社区的主体作用,以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2002—2011年有关老年心理研究的文章进行检索分析发现,10年间的研究多集中在老年认知、老年心理障碍、老年病患者心理、特殊群体老年心理、老年生活体验、老年社会支持和工具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在推动老年心理研究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研究内容点深面窄、静多动少、缺乏理论指导、干预性研究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与国际老年观的有机融合并且推动研究工具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以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养老模式研究》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农村老年人居住方式为切入点,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仍以家庭居住为主;不同居住方式的老年人对生活总体感觉是比较满意的;老年人选择居住方式与老年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儿女数量的多少、个人爱好的满足程度等因素关系不大,但与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有没有孩子、孤独及害怕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构建适应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社区管理体制新模式,是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简要回溯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历史变革的基础上,总结了现存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模式的问题,并结合历史和现状客观分析阻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症结点,认为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要继续调整社区管理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建设资源,加快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  相似文献   

16.
积极老龄化是目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学的政策框架。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对于积极老龄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功能主义为理论视角,以北京Z社区老年人作为个案研究对象,从政治、经济、文化、社区四个方面分析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状况。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较低,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提高需要社会和老年人自身的双重努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南京市七家湾回族社区社会文化结构变迁为个案,分别从社区经济、组织、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大城市传统回族社区的社会文化结构,概括出“盘根草格局”的基本特征,描述了城市回族社区社会文化结构变迁的主要过程。文章认为,整个中国的社会结构变迁决定了城市回族社区社会结构变迁的方向和力度,而社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又会进一步影响社区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践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于建构一个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施模式,以分析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的特征,拓展社会支持的相关专题性研究。基于"人在情景中"的社会工作核心概念,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施模式的设计应该关注三个系统、回答三个问题:"为谁"、"是什么"与"如何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社区化和家庭的小型化及其功能的社会化,客观上需要发展社区照顾与服务。通过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以及政府与民间力量的结合,社区照顾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而且避免了社会福利单纯由国家提供的弊端,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心俱乐部组织下的老人社区自我照顾模式,创造了社区照顾的重要经验,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但是由于体制和资源的约束,和心俱乐部等非正式社区组织的运行需要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