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犹太人的生意经:每次都是初交。有个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上馆子吃饭。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趁等菜之际,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日本人看,果然不错,画得形神皆具。日本商人连声赞美道:“太棒了,太棒了!”  相似文献   

2.
速写是画家应具备的基本表现方法,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速写已由最初的草图形式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它是画家收集生活资料、挖掘创作素材、训练造型、体悟生活感受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好的速写作品能以最简练、概括的线条,抓住物象最本质的特征,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因而极具感染力和观赏性。它要求画家在作画前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仔细观察、具体分析,从构图组织、主观感受、画面虚实、宾主关系方面进行综合处理。一、速写构图的艺术表现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论述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这些表现手法后,特别指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所谓“经营位置”即是指画面构图关系,即在一定的空间中合理地安排和处理人物(景物)的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以体现作品的形式美感、主题思想和意境效果。东晋画家顾恺之称构图为:“置陈布势”,意指对画面各种构成因素进行全面考虑,统一安排,以达到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关系,构图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速写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3.
看谁画得妙     
《新少年》2014,(1):78-79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玩儿一个“形状游戏”。游戏的内容是这样的,先由美术老师画出一个形状,小朋友们在这个形状上画出自己的创意,使它变一种东西。  相似文献   

4.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入门”环节,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说”、“学”、“乐”、“画”、“物”的导人方法所“逗”出的“情”.它是学生萌发学习兴趣,启动内驱力的前提和基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学生的“情”被“逗”开了,也就具备了跟课文“亲密接触”、“零距离感受”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茶馆》以它独具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幅历史长河中社会大变迁的风俗画,三言两语写出各级群像速写,以人物多、头绪繁的特点,独树一帜。这是老舍先生在戏剧创作上所作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6.
速写作为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有着特殊的涵义。它是一代又一代画家们追求的一个载体、一种样式,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并留下极丰厚的速写艺术精品。然而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忽略了此项使命,忘却了它的精神实质。从速写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速写的三种功能,在此强烈呼唤人们重新认识和重归大自然,用心中的画笔去体悟真正意义上速写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辩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古代文学产生以来,辩论便与文学及其教学结成了血肉相连的“一家人”。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开展教学辩论,是对我国古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师生平等、切磋砥砺、意气风发、畅所欲言、触类旁通的教学风尚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也逦合了当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潮流。教学辩论具有交叉性、自主性、研究性、开放性特性,它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术人格,为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撰写论文打下基础。古代文学教学辩论的组织实施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抓“大”放“小”原则,不唯权威原则,“攻守异势”原则。  相似文献   

8.
我的住处离云龙湖很近,不需出门,站在窗前就能欣赏到湖光山色的美景。都说水能养人,我就给我的书房起了个斋号-“望湖轩”,还请一位朋友刻了一块方印章,作画题款时总会带上这三个字。其实我很少在家画画,我的画室在另外一处住地.离云龙湖也很近,只是看不到真切的湖水。“望湖轩”是一个斋号,没什么特殊含义。甚至这湖能不能“望见”,也不是那么重要,正如很多事情看到了未必就是存在,而禾见之物却可能长存于心。我想看画的人,不会探究你的作品是在哪里画的.他们关注的是画的本身。  相似文献   

9.
“肯定”就是要承认,发现,确定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并给予鼓励,不轻易地进行否定和批评;“肯定”式教学法就是在美术技能课中,教师一要“肯定”画,二要“肯定”人,三要“因材施肯”.“肯定”画,首先要善于鉴赏学生的画,其次发现学生的画有创见应给予“肯定”,再次学生的画很差也应给予“肯定”;“肯定”人一是为了树立学生的自信,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二是为了激发学习兴趣,三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力量”,“因材施肯”就是根据学生性格和气质,兴趣和爱好,能力的高低等方面的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速写课程一直不为各艺术院校所重视。速写是美术专业基础训练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是锻炼造型能力、收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门具有独立审美意味的艺术形式;画好速写,可以通过运用线条这种既古老又现代的造型语言,探索自己的表现风格,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印象、认识、情绪、思想等。  相似文献   

11.
素描是近百年从西方引进的造型手段。多年来,在不同时期的素描教学中由于教者对不同风格的偏爱,往往产生了在素描教学中重其一而废其二的现象。如“临摹与写生”即古人总结的“师古人与师造化”的问题,“线造型”的基础作用问题。现代素描表现方面又出现了如何对待客观与主观的表现,均是当今素描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关于临摹问题  在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学生喜欢画写生,不愿意去临摹。我们教师有时也不过问,更有甚者有些人认为学生临画不过是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担心过多的临摹会太限制学…  相似文献   

12.
古来俊杰英彦,皆有精深哲思表于文字之间。这种哲思,可以看作是民族遗传深层“记忆”的涵蕴与示现。有几个关键词———灵、情、才、画,可为寻求理解中华文化精神之源。“灵”包括了感知力、思维力、领悟力,它是中华人的精神构造的超级层次。“情”是“灵”的质素本能,是灵性的主要因素与功能作用,甚至可以作为“灵”的真谛的一种“代表”。“才”是表达灵、情的一种本领。“一画”是中华民族先人解析初始“鸿”而使天地辟、、上下分、阴阳判、二仪现的伟大创造;中华文化,一切精神活动及“产物”,皆自“一画”而来。这一奇伟创造,生自我中华先民之灵、之情、之才。是以,“一画”的领悟与表现,实又统帅与包涵着中华民族的灵、情、才三大层次  相似文献   

13.
速写人生     
人生,其实就像速写一样。画是对真实生活的静态写照,生活又是画的动态表现。每天,每个人都会在晨曦中拿起自己的画笔,在薄薄的速写纸上描摹自己崭新的一天。  相似文献   

14.
米芾画月亮     
佚名 《今日南国》2014,(5):20-20
古代有个名叫米芾的画家,他的画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在方圆几百里内颇有名气。但米芾脾气十分古怪,人们都叫他“米颠”。说他颠,其实他不颠。他很有骨气,不喜欢巴结人,尤其是对有权势的,大到当朝天子,小到州官县令,他连句恭维话都没有。所以他虽有一肚子的才学,也没有步入仕途。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作者拟出的《论绘画中的线》一书的“导言” 和“结语”。作者把绘画艺术中的各种视觉因素称之为“线”,并且以各自主要的表现力归属为“结构线”、“意象线”、“速写线”等八种类型。文章关于“线”的埋论及其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不无创见和说服力。读者可从文章所附的《速写线》一节中体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何礼华 《中南论坛》2006,1(2):49-51
动画基础教学离不开人物速写,在动画基础教学中的人物速写训练可分为静态速写、动态速写、默写与联想三个环节进行,并可用泥塑训练学生的联想造型能力。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说过:“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诚然,把“画眼睛”理解为人物肖像描写的一种手法,这无疑是没有错误的。但鲁迅关于“画眼睛”艺术的意义远非如此。他强调要“画眼睛”,而反对“画头发”,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要严格区分本质与非本质、典型与非典型,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鲁迅提倡的“画眼睛”,就是指一种白描的艺术手法,即用最简练的笔墨刻划出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和主要精神特点。鲁迅以他的创作实  相似文献   

18.
一、“画他的眼睛”“画眼睛”的手法是鲁迅先生在总结刻划人物经验时说的。原文是:“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付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赵树里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向来惜墨如金,可以说非点睛之笔而不运腕挥毫,“画眼睛”是赵树理刻划人物的第一个特色。例如在《表明态度》里对永富老婆的描写:  相似文献   

19.
张培成的画讲究“舒适与美感”,轻松、优雅、现代,让人想到马蒂斯把艺术比作“安乐椅”的名言。“舒适”感是说它们不沉重,没有悲剧性的痛感,没有正襟危坐的枯燥说教,不把黑暗、罪恶、丑陋、暴行抛向观者,也不让观者承受尖锐社会政治主题的重负,无论题材内容或形式表现,都让人感到一种休闲式的快慰,有意趣的舒适。  相似文献   

20.
速写一词作为绘画术语,一直有许多习画者理解为是与素描不同的绘画形式,在今天,摄影术的普及和运用,青年学子已不屑于画速写这等手工劳动。本文试从速写的原初涵义出发,阐明速写的真正内涵及其在学习绘画过程中画速写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