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启蒙”概念及其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运动是一个始于观念更新而及于自由实践的漫长过程,它唯一可以允诺的东西就是理性的自由。但它只是为现代人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而无法决定他们如何作出选择。启蒙并非自绝于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而是这种传统中的异质因素的全面展开。"启蒙"的概念史表明,理性缺位的启蒙不叫启蒙。启蒙史乃是理性自我理解、自我裂变的历史。然而,理性本身只是一个流动的概念,它的内在矛盾与张力也造成了启蒙自身的张力。正是理性的误用造成了启蒙的偏颇。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启蒙,而在于怎样进行启蒙。启蒙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为了重续这一崇高的事业,我们需要汲取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功经验,更要汲取它的失败教训。我们需要合理地对待传统,合理地对待信仰,合理地对待科学技术,合理地对待自然;同时,我们也需要合理地对待理性自身。  相似文献   

2.
政治合法性作为实质性争议概念,主要表现为不同研究者关于政治合法性本质特征的各种理解存在某种基本共识,但在这些观点和理论之中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和较大的分歧。通过引入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使政治合法性分析同历史制度主义研究路径的分析模式结合,不仅可以揭示合法性评价活动的双重观念向度,还可以从历史进程分析的角度考察合法性评价客体的权威内涵及制度层次。在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进行相关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政治合法性的内在张力,并为更好地理解政治合法性的丰富内涵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作为理性之两翼,既须臾不可分离,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内在的张力。这种张力保持在适度的范围之内,是必要的和合理的。然而,在现代社会由于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和扩张,大有使二者之间的张力达到极致状态从而导致理性之内在结构发生碎裂之势。鉴于此,有必要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进行合理调适,从而使体现人类本质特征的完整理性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提供内在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西方的现代化肇始于启蒙运动。以赚钱为志业的人们成为社会中坚、资本的逻辑成为支配现代社会建制的逻辑与物质主义价值观成为主流价值观是现代化过程的三个侧面。经历了这一社会变迁,商人由卑贱变为高贵。中国的启蒙和现代化也典型地体现为商人由贱到贵的转变和物质主义的流行。在中国传统社会,道德至高无上,思想精英是领导阶级,而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文革不是启蒙。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才是最有成效的一波启蒙。十六大允许民营资本家入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几千年的商人不得仕宦为吏的禁令被彻底废除了。至此,物质主义已大化流行。现代性要求国家和哲人放弃引导人们如何理解善和好生活,而让市场和经济学去引导人们理解善和好生活,让商人们去示范何谓善行、何谓好生活!这样做的结果是国家没有对各种不同的善观念保持中立,而是强有力地支持了由功利主义和现代经济学偷运的善观念——物质主义的善观念。启蒙和现代性的要害就是物质主义的泛滥。从生态学的视角看,中国传统文明不会走向生态崩溃,而现代性的扩张正引导着人类文明走向毁灭的深渊。为摆脱毁灭的命运,必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为走向生态文明,中国人须有一场纠正现代性种种弊端的新启蒙。新启蒙的中心思...  相似文献   

5.
姜丽清 《兰州学刊》2013,(1):211-213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启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对中国的启蒙追本溯源就变得十分重要.文章试图梳理欧洲启蒙主义在中国五四运动中发生的价值流变,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由人的解放的目标转变为立国的手段;二、在反封建的同时,由反教会转变到反对传统文化,改造国民性;三、由内在精神建构转变为实用主义;四、由重理论建树到重现实揭露;五、由运动发展转变为静止狭隘.在上述流变中,有限于中国国情的不得不然,也有对西方理论理解的肤浅与隔阂.只有对这一问题作了准确判断,才能对启蒙做出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是文学思潮发生和演化的内在动力。本文从现代性视角重新观照18世纪启蒙时期的文学运动,驳斥了经典的古典主义论或浪漫主义论,提出启蒙主义是独立的文学思潮的观点,并分析了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性质、特征,指出它是争取现代性的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7.
曾凡解  陈金琳 《江汉论坛》2005,3(6):120-123
本文通过分析“主观战斗精神”、民族形式、大众化、创作题材与胡风文艺启蒙观念之间的关系,指出胡风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既非“主观战斗精神”,也非“精神奴役的创伤”,而是贯穿于其整个文艺活动的文艺启蒙观念,正是这种文艺启蒙观念造成了胡风文艺理论的全部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启蒙精神比较而言,20世纪中国文学的启蒙精神,以及作为其主要内容的个性主义,由于受到主情任性的中国文化传统影响,片面强调了个性的自由与解放,缺乏西方启蒙精神的理性要素与自律意志,这导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启蒙精神及个性主义始终处于不健全、不成熟的状态。"五四"启蒙文学中的个性主义,经胡适、鲁迅、郭沫若等人阐释后,逐渐汇入破坏旧秩序的革命精神洪流;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启蒙文学中的个性主义,经巴金、路遥、莫言等人的文学表现,日益转化为蔑视规则的痞匪之气。总之,百年来的中国启蒙文学,仍是未竟之业。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启蒙的意义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字面上的望文生义、西方思想来源、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语境中的重新生成.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种启蒙运动,那么,"五四"新文学运动总体上也可以说是启蒙主义文学.科学,民主,自由,个人权利,改造国民性,开启民智,反封建,富国强兵等,这既是新文化运动的目标和任务,也是新文学运动的目标和任务.所谓"人的文学",这不过是新文化运动"立人"主题在文学上的一种演绎.对于现代文学来说,启蒙是绝对必要的,但启蒙被强调到极致,变成为一种"主义"的时候,就会物极必反,从而造成了现代文学的缺陷.归纳起来,启蒙主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重思想轻文学,思想压倒文学;二是重文学的社会功利目的,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而轻视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压抑文学的审美性、娱乐性和消闲性.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7,(8):112-118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沉重的社会负荷,使中国现代颓废主义文学的存在淹没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乃至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之中,无法得到公正、客观的评判。究其实际,现代颓废主义文学是一种美学现代性的表达,来自于对现代进步神话的批判,也是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的一种美学反抗。这种反抗既是美学的也是道德的,自有其价值与意义。我们需要为之"正名",进而重构中国现代颓废主义文学图景。  相似文献   

11.
审美现代性是一个包含着多重张力的危机概念,而它对立于自身所构成的内在张力,则是对这一危机概念最深刻的表达。一方面审美现代性充满了颠覆性的反叛力量,它以差异性和反思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在其内部还存在着一种妥协、顺从、规训的力量。为此,审美现代性必须时刻警醒,在这种张力中始终保持独立的批判立场。只有这样,它才能在一个工具理性掌控的世界中提供某种世俗拯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西方启蒙思想的概念内涵、历史渊源和深层次理论结构方面探索了启蒙精神的实质,指出启蒙不是以教育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对愚昧之见或信仰迷信以及流行的霸权话语进行批判,从根本上说来是指对任何一种意见的话语霸权本身的颠覆,是对思想自由和宽容精神的鼓吹,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怀疑精神和自我意识的成熟之上的,体现了其思想深层次上的人本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3.
《白鹿原》的文化张力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殷都学刊》2005,(1):85-88
小说的文化张力不仅是一种叙述结构,同时也是一种将文化意义引向纵深的形式。新旧交织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以现代理性反思历史的立场,对形成作品的文化张力起着关键作用。文化张力表现在文化人格与时代错位,实践理性与政治旁观,儒教禁锢与个性解放,宗法文化的规范与消解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翻译中张力关系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赵孟营 《人文杂志》2004,(6):156-163
本文在深入分析组织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构性张力特征基础上 ,提出消解张力的途径和组织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旨趣。期望这一讨论有助于提升组织社会学的学科化水平 ,以推进组织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野草》的张力叙事与意义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草>内蕴着具有现代意义的张力思维.被置于"张力场"中的主体不可避免地受到两个力的牵引,而这两个力的此消彼长催发了"非同一性"取向."空无的时间"和"充实的时间"分别体现了由"绝望"与"希望"所衍生的两种不同的意义生成模式.在相对与绝对的对立统一、虚无与实有的转化生成中,鲁迅建构了以否定"终极"为内核的"辩证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在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背景下,宪法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社会心理基础,宪法意识的启蒙对于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意义深远。宪法意识由主权者意识、权力意识和权利意识构成,使人们能够具备关于国家与公民之间相互关系、公民的宪法定位等内容的正确认知。宪法意识及其启蒙的目标是在全社会范围达成宪法共识,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发自内心的对宪法的真诚信仰,能够将宪法所确认的价值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并自觉地运用宪法原则和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宪法意识的启蒙需要解决启蒙的内容、启蒙的对象以及启蒙的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左翼启蒙派作家的现实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关怀是指作家对自己生存于其中的时代环境与现实环境所作的主观反映,是对社会最迫切、人们最关注的现实问题的个体回应,是作家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具体表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左翼启蒙派作家选择了不顾及自身生命而挺胸而出、迎风而上的战士姿态.他们作为一群有一定独立色彩的知识者,在民族危亡与不公平的社会格局中,力图通过自己的声音与行动来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并努力促进社会以及他们参与其中的革命向着更人道、更完美的方向转化,在民族与家国的危难境遇中表现出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勇气.  相似文献   

19.
《乌鸦》是世界经典名诗之一。魅力主要源自爱伦·坡主张的效果说,文本以修辞上的张力矛盾,力图达到悲伤、恐惧、绝望等美学效果,而艺术手法上的张力和效果之下,则折射的是理性与非理性、生与死等人性中的悖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