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构成生产力三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的要素,而劳动者才是唯一“活”的因素,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首先就应重视解放人的思想,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改革企业的劳动、人事、和内部分配制度,破除“一大三铁”。南昌日用化工总厂对此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一、改革劳动制度,砸烂“铁饭碗” 多年来,企业内部的劳动用工制度基本上是“铁饭碗”形式。在这种制度上,人们可以高枕无忧,不思进取,也不思流动,大错误不犯,小错误可以不断,只要不杀人放火,你就奈何我不了。这些都严重窒息了企业的活力,压抑了人们潜能的发挥,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人民政府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局所属的汽车公司,是一个事业单位,现有职工300人,分设车队和修理厂两个部门,拥有固定资产约千万元。在这个部门工作的干部理所当然地坐上了“铁交椅”,职工端上了“铁饭碗”,工资也就成了名符其实的“铁工资”。这里成了个典型的“三铁单位”。有人说:他们是吃“皇粮”的。  相似文献   

3.
以破除“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为突破口,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徐州市企业改革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对徐州市企业改革作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江苏社会科学》、《社科信息》、《淮海论坛》编辑部于1992年3月14日、15日在徐州联合举行理论研讨会。徐州市委副书记张连珍、市体改委主任任昌耀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徐州市破“三铁”的情况,徐州糖果冷食厂厂长孔祥超、徐州第二毛纺厂党委书记缪常青介绍了本企业在深化改革中的经验和体会。省社科院研究员沈立人、南京大学教授洪银兴、中国矿业大学经贸学院副教授朱士侠、省委党校副教授李炳炎、省体改委办公室主任叶瑞云、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  相似文献   

4.
破除“三铁”,实行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三能”制度,是我国曾经出台的主要改革措施之一。从一些破除“三铁”的地方和企业看,成效是显著的,但其推行也不无阻力,且争议较大。如何看待破除“三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发表一见。  相似文献   

5.
当前,“改革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打破三铁”已成为热门话题,企业领导和经营者们都十分欢迎也迫切希望真正打破“三铁”,彻底转换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有活力,效益才能提高。但是,我市工业企业在内部改革上真正有所动作的不多,究其原因,除了有些企业还在作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外,许多企业的领导班子都因为有许多难处而处于一种等待观望状态。那么,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有哪些难点呢?据笔者与一些企业负责人接触及自身体会所了解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近日,记者采访了美菱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荣珍同志,请他就如何深化企业改革发表了意见,以下就是这次采访的访谈录。 记者: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已有改善,经济体制改革又进入一个新的大好时机,现在上上下下对“破三铁”的呼声很高,您认为“破三铁”的意义何在?能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实行广泛而深刻的经济改革中,人们对“铁饭碗”问题引起了极大关注和争议。有主张在改革中破除的;有认为有利有弊宜保不宜破的。为此需要对“铁饭碗”进行剖析和探讨。 一、“铁饭碗”的由来 什么是“铁饭碗”?众说纷坛。概而言之,主要是指劳动管理体制上的统包统配制度。 我们认为“铁饭碗”的产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并不具有必然性,而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新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了“铁饭碗”、“铁工资”和“铁交椅”的劳动工资制度,福利体现在人人有活干和人人有饭吃的优越性上。实践证明,这种“三铁”形式的福利成为提高劳动效率、优化资源分配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障碍。近年来,企业减产、停产、破产和兼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不景气,新增劳动力得不到及时就业……等等,都客观地要求一部分劳动者暂时失业;而对暂时失业的劳动者,无疑则需要有某种新的福利形式给予保障。因此,在探讨劳动力资源利用的组织和配置机制中,有必要反思传统劳动者福利保障模式的弊端,深入地从理论上讨论福利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功能、结构和方式,从而设计能够保障稳定并优化分配和利用劳动力资源的福利模式。  相似文献   

9.
严炳洲在《改革与理论》1992年第2期著文认为,“铁企业”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顽症,它是“三铁”赖以存续的沃土。其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在人们面前。(一)由于“铁企业”呈刚性,往往使企业只生不灭,从而使企业的资产存量及相应的产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10.
“三铁”精神直观地说是指金融行业对待自身的业务操作、服务要求和工作质量标准,始终坚持账目准、计算精、制度严,即通常所说的“铁账本、铁算盘、铁制度”。弘扬“三铁”精神,依法治理金融是我国的长远国策。 随着中国加入WTO日子的逐渐临近,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金融  相似文献   

11.
多少年来,人们视收入稳定的正式工作为“铁饭碗”,它是生活的保障,更是身份的象征。然而如今有些人下岗后,却不急于寻找第二个“铁饭碗”,而心甘情愿地捧起“泥饭碗”,成为逆潮流而上的一个特殊人群。 下了岗却不愿再就业,其目的何在?  相似文献   

12.
承认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要求,因为它关系到商品经济的范围和性质;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打破“铁饭碗”,需要对劳动工资制度进行改革,但是  相似文献   

13.
“铁饭碗”不是“泊来品”,也不是这几年才冒出的新玩意儿,乃是历史悠久的“国宝”。封建世袭制度就是最古老的“铁饭碗”《红楼梦》中的荣、宁二府的子孙捧的就是他们的祖宗从死人堆里挣回来的“铁饭碗”。虽然他们已腐败到“只有两个石狮的眼睛是干净的”,内里早蛀成了空壳子,还照样在那里耀武扬威。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就因为缺乏竞争机制,几千年还在那个古老的圈子里转。今天,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的优越性只有在同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充分显露出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历史新的一页。改革开放的开山巨斧,砸烂了我们捧了多年的“铁饭碗”,十亿农民,放开手脚,在竞争中开拓,登上了商品经济的舞台,短短的几年时间,他们甩掉了传统农业和自然经济这两块压在翅膀上的巨石,开始腾飞,靠现代科技和现  相似文献   

14.
国营企业的所有制应该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以来,经济理论界和经济工作者对如何进行改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比较一致地认为,必须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使企业自负盈亏,自己决定人、财、物、产、供、销等各种经济活动;要把企业经营效果同职工个人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改变那种捧着“铁饭碗”吃“大锅饭”的管理方式,等等。实行这些措  相似文献   

15.
以承租者付出租金为代价,由国家把生产资料的使用权让渡给承租者的租赁经营形式,使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企业的经营权落到了实处;初步打破了“大锅饭”和“铁饭碗”,形成企业的负亏机制;把竞争机制引入了承租人产生过程,从而提高了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实践证明了租赁经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但是,的确也有许多理论与实际问题需要探讨。本文拟就其中的几个问题阐述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对改革中出现的思想障碍从三个方面进行科学地、实事求是的分析,以提高对改革的认识。障碍一:危机感,担心打掉“铁饭碗”。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一套平均主义,“大锅饭”体制,它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了,而全社会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又使得人们总觉得追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片面理解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虽然,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这种观念已越来越不符合复杂多变的客观需要,现在,它已为绝大多数人所否定或变更,“大锅饭”正在被革除,铁饭碗正在被打碎,然而,由于积重难返,至今仍然有至少两种情况需要很好对待。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农村责任制、城镇责任制的发生、发展,其意义不亚于三大社会主义改造。打破‘铁饭碗’,是革平均主义的命,搞好了,就可解决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这段话,精确地阐明了推行生产(经济)责任制的重大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为我们认清“大锅饭”、“铁饭碗”的危害及其实质,从而找出根治的办法,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8.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公有制理论 在一个长时间内,人们将“大锅饭”、“铁饭碗”误解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大呼隆、一窝蜂”的不合理,视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的一个特征;没有认识到包产到户等责任制形式的意义和价值,反而当成资本主义的东西来批判。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大、公、统”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公有制理论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曾坚持这样一个“定论”:失业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在于实现“充分就业”。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内劳动力隐性失业正是我国不惜牺牲效率来维持高就业政策长期衍化的结果,是我国过去劳动力就业政策和人口政策的总沉淀和总爆发。国内劳动力隐性失业表现为总量过剩的“在职失业”。究其原因在于企业中长期推行用工和工资上的双重固定制,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铁饭碗”和  相似文献   

20.
僵化的刚性劳动就业制度是旧体制中的一个痼疾,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承包责任制,优化劳动组合和企业破产法等一系列措施的实行,这个痼疾的危害愈趋明显。于是一个已被人们淡忘已久的字眼——失业,悄然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的确,对于捧惯了“铁饭碗”的人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