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钟点工     
申力雯 《职业》2001,(5):12-13
我叫秋明,安徽芜湖人。我们家乡水甜山青米香菜鲜,在家乡生活是饿不着的,可就是赚不到钱,让人心里发急,于是我和丈夫一起来到了北京。一是想北京地方大,总会有赚钱的机会,二是我本人有一个痛苦的原因:我12岁时得了盲肠炎,卫生院不知为什么把我的输卵管给切掉了,造成了我不能生育,这是结婚后我到城里做B超才发现的。在我们农村,不能生儿子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农民的后半生指望的就是儿子,也就是你们城里人说的什么社会保障,我们农民没有社会保障,儿子就是保障。男人要女人为了啥,就是为了生儿子,所以我在村里自然抬不起…  相似文献   

2.
未央 《女性天地》2005,(5):53-53
高三下学期开学刚半个月,儿子的状态就出现了问题。他没有把问题告诉我们,而是一个人默默地在心里扛着。不过他细心的母亲还是发现了,对我说儿子可能心里不高兴,问他话不答应,问出了什么事,他也不说。  相似文献   

3.
别理他,也别怕他…" (何道 父亲 38岁) 一天,我看见9岁的儿子和一个名叫张盟的男孩在楼下争执起来.没吵几句,张盟就一拳拳地擂起我的儿子.目睹这情景,心里很不自在,但我没有直接去干预,想看看儿子反应如何.张盟的拳头停下了,儿子涨红着脸始终没有还手,显然是缺乏勇气.  相似文献   

4.
孙谨环 《老年人》2010,(8):18-19
刚退休那年,我应儿子儿媳邀请,来到他们工作的城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吃住玩乐应有尽有。然而,儿子儿媳每天上班,我一个人在家无所事事。后来,一份临时打工生活,不但让我过得充实,而且也让我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婆媳关系难于处理,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常听不少老人抱怨:“我们为儿子媳妇操碎了心,而他们却毫不领情,真不知为什么?”59岁的李老太太也有类似的苦恼。一进诊室,只见李老太太一肚子怨气,刚落座就数落起儿子和儿媳不是:“我有4个儿女,把他们拉扯大不容易。3年前,最小的儿子也娶了妇,我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了地。谁知子娶了媳妇忘了娘,老是嫌我嗦。管教自己的儿子多说几句,儿媳也有见。唉,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真是难受我是天天生闷气,晚上也睡不着,这3来身体都给拖垮了。最近一件事情更让人气愤,儿子的一件脏衬衣放在…  相似文献   

6.
一、网上在线来信:他值得我等吗? 滴扶老师:您好! 我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十七岁那年,我不顾家人的反对跟了他.虽然那里什么都没有,但我俩挺恩爱.你信不信,我们从同居到结婚,我为他打掉了十一个小孩.我曾以为,我再也不会生育了,可到2001年,我们终于有了儿子.我本以为我们会相守一辈子.谁知,前不久,他爱上了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女人,还与我离了婚.我心里一直希望他能回心转意.他不答应,说那女人是在我们之前他就认识相好的,而且那女人的小孩也是他的.天啦,怎么会有这种事?他还说,他爱那女人,就像爱我和我儿子一样,但他还是选择和那个女人住在一起,抛弃了我和儿子.如今,我有一点值得安慰的是:我公婆对我很好,虽然我和丈夫离了婚,可我还在他们家吃饭,这是我公婆的意思.只是我每天见到他,心里好难过,因为,我还深爱着他,我也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啊.滴扶老师,我该怎么样才能让他回来?我该不该等他?他值得我等吗?  相似文献   

7.
儿子上初二后,我们把他送到了他舅舅家,因为舅舅、舅妈都是老师,表妹和他一个年级而且成绩优异。儿子成绩一般,也很调皮,为了治他,我弟弟动不动就对他非打即骂。孩子的成绩也的确有所上升,但性格仿佛内向了许多。有时看到儿子被他舅舅打得满身伤痕,我都心疼死了,儿子却说不恨舅舅。丈夫和公婆都让我把儿子接回家,我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8.
丁宁 《老人天地》2010,(8):30-30
丁老师:您好! 我最近一段心里有点烦,想和您说一说。 我儿子已经三十多岁了,一直没结婚,我们老两口心里非常着急,希望他尽快有一个感情的归宿。终于把儿子问急了,他告诉我,他看上了单位的一个姑娘,可姑娘不答应,但他非她不娶。我千方百计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正>儿子上初二后,我们把他送到了他舅舅家,因为舅舅、舅妈都是老师,表妹和他一个年级而且成绩优异。儿子成绩一般,也很调皮,为了治他,我弟弟动不动就对他非打即骂。孩子的成绩也的确有所上升,但性格仿佛内向了许多。有时看到儿子被他舅舅打得满身伤痕,我都心疼死了,儿子却说不恨舅舅。丈夫和公婆都让我把儿子接回家,我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10.
儿子14岁生日那天,我郑重地对儿子提出一个要求:以后我们一起出门,如果公共汽车上只剩一个空座位了,请你给我让座。儿子很吃惊,以前都是我为他让座,这仿佛是天经地义的。虽然我也要他为老弱病残孕、婴幼儿让座,可没告诉过他要为父母让座。看到儿子吃惊的样子,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孩子,你已经14岁了,长得和妈妈一般高了。你现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而妈妈已人到中年,腰腿都不如从前了,所以妈妈要在你生日时提出这样的要求,你能理解吗?”儿子说:“妈妈,我懂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阳光快乐的妈妈,就是一座鸟语花香的天堂。谁也没有资格,在孩子心里种下灰色的种子。客厅里,儿子正在跟同学打电话。刚开始变声的嗓音,听起来有些陌生:"我没有幸福感,哪里能笑得出来……"一句话落入耳内,在阳台收衣服的我,顿时打了个寒颤。就在上次的家长会上,老师还跟我说,儿子变得内向偏激,每次写的作文都悲观消极,从不肯赞美  相似文献   

12.
我在儿子刚上高二不久发现他恋爱了。一个秋高气爽、月朗星疏的夜晚,九点半了还不见上晚自习的儿子回来。在妻子的催促下,我踏着月色,嗅着花香去接儿子。走到街心花园的长廊下,我看见一个帅哥和一个靓妹在又说又笑,瞧他们那神态真是开心无比。开始,我从心里羡慕他们,后来羡慕变成了恐慌。因为我发现那帅哥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儿子。顿时,我的脑袋轰一下炸开了,呆立在那里。怎么办?怎么办?挥起无情大捧,打散这对鸳鸯?不妥不妥,又失父态。要沉着冷静,要冷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丁宁 《老人天地》2013,(1):39-39
丁老师:你好!我这几天很着急,儿子在网上谈了一个女朋友,两人比较投缘。儿子说他的女朋友想搬到他那里住,问我是否同意。他现在一个人住在城里我家过去的老宅子里。我心里非常矛盾,这姑娘条件很好,不但长得漂亮,  相似文献   

14.
听孩子先说     
正我后来开始明白:听孩子先说,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事实的尊重。毕竟,孩子才是事实的亲历者!周末下午,儿子的同学来家里玩,儿子说:"妈,我和小乐到楼下吃快餐。"正忙着做家务的我,头也不抬:"行啊!"儿子又说:"吃完饭,我们到广场转转。"我挥挥手:"去吧!去吧!"等家务告一段落,我歇下来时才发现,儿子出门已经将近两小时!这小子,给点儿自由就撒野!我在心里愤愤地抱怨着。在儿子的房间转了一圈,我突然发现,他的手  相似文献   

15.
儿子一家早就去了美国。退休之前因为忙于工作,一直抽不出时间去探亲,去领略一下异域的风情。退休以后,儿子热情相邀,我在作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坐上了去美国的飞机。这一呆就是半年多,在我的退休生活中称得上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其间,一次去大西洋捉螃蟹,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夏天的一个周末,儿子宣布第二天去大西洋捉螃蟹。听到这个好消息,在学校里关了一个学期的小孙子欢呼雀跃,我也是打心里分外高兴。我知道儿子、儿媳平时工作很忙,难得放松一次,难得有这么一次“全家游”。第二天,我们全家起了个大早,从亚特兰大出发。…  相似文献   

16.
晚上牵着孩子上楼梯,黑夜静得出奇,人们都躲在防盗门后回味着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悲伤,于是这楼梯便显得更加窄长了。我开始给孩子唱歌,只要歌声一起,楼梯的灯便亮了,儿子的脚步也"噔噔"作响。我的歌声停止,楼梯的灯光在儿子的脚步声里依然璀璨不熄。儿子便会问我:"爸爸,灯泡是不是有耳朵,一听到你唱歌就会发亮啊?"儿子那时候还不到3岁,我不能跟他解释声控灯的原理,于是告诉他:"是的,每一盏灯都有一只耳朵,在那里听我们说话、唱歌。只要你心里高兴,跺跺脚、唱唱歌,它就会眨眼睛,一眨眼睛,就亮了。"我和儿子都满足于这样的解释,它让我们感觉轻松而快乐。  相似文献   

17.
卢悦老师:有了儿子后,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甚至不愿意多看他一眼,心里觉得别扭,觉得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没孩子时,妻子晚上都等我回来吃饭。现在我回来晚了,她也不给我做饭。妻子对我说:"你自己煮袋面吃吧。"我感觉很失落,甚至有些嫉妒,我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了。她的世界只剩下孩子。突然间,孩子取代我成为她的  相似文献   

18.
柏兴武 《老年人》2006,(11):29-29
出差到上海,我顺便去看望二叔爷。二叔爷住在上海他儿子的豪宅里。我去时,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二叔父没有在家,堂弟告诉我说:“爷爷卖菜去了。”我一听心里甚是诧异,莫非二叔爷在儿子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二叔爷就一个儿子,在我们家族排行老八,我叫他八叔。八叔大学毕业后在上  相似文献   

19.
父爱的传递     
父亲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工作狂,成家之后就很少顾家,儿子呱呱坠地之时也不例外。儿子12岁那年,母亲受不了父亲的冷落,狠心去了美国,儿子判给了父亲。从此,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地带着儿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更艰难的是,儿子已经开始懂事,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让他怨恨的是父亲的冷漠逼走了母亲。父亲跟任何女性的一个电话、一次通信,都令儿子反感,经常赌气住在学校多日不回家。在儿子心里,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母亲会从美国回来,一家三口破镜重圆,重新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但每一次,父亲总是这样回答他:"你妈妈的生活观念与我不一样,如同两条平行的铁轨……"这期间,父亲的工作与事业如日中天。因巨大的声誉与社会地位,身边一直不乏美女追求者。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父亲有些不自然地招呼他:"儿子,快过来认识一下,这是刘阿姨。"儿子望着"刘阿姨",又望了望有些情怯的父亲,当即扔下硬邦邦的一句话:"你别想给我找后妈,否则我会永远离开这个家!我妈肯定会回来的,我一定要等我妈妈回来!"  相似文献   

20.
开心五分钟     
正爸妈联手出版的一本书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饭,突然儿子问了爸爸妈妈一个问题。儿子说:"爸妈,你看现在很多人都出书,你们要不也出版一本?"我看着儿子说:"我和你爸都没读多少书,这事恐怕不好办。"老公故弄玄虚地对我说:"你怎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