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建设涉及众多的知识产权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关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信息资源数字化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传递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采集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复制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合理使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上载、下载、浏览、与印出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不同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体制与数字图书馆要求之间的矛盾,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规范与标准问题以及网络知识产权问题和网络环境下数字化的文献如何共享等问题,对此,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中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体制与数字图书馆要求之间的矛盾,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规范与标准问题以及网络知识产权问题和网络环境下数字化的文献如何共享等问题,对此,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中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高校数字馆藏建设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高校数字化馆藏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并对数字馆藏建设中数字化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如何处理知识产权及馆藏数字化与图书馆建设的关系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针对目前研究情况,提出由信息源、数字图书馆处理系统和读者或其它图书馆组成的数字图书馆模型,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面临的数字化信息存储、统一规范的检索标准、海量数字化资源建设、网络设计与安全、多媒体信息的表现、知识产权和著作权、管理模式和人员等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网络化、资源共建共享成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数据库资源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从网络时代的发展特点指出了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数据库资源建设的现状,从实现资源共享的角度,对高校图书馆进行数据库资源建设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主要讨论了建设的标准化、加强馆际沟通与合作、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事实性与动态性数据库、数据库资源建设与知识获取、信息资源建设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说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基础上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面临的信息资源数字化与复制权、信息资源传播与传输权、数据库的版权、网上资源下载、链接权等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提出必须维护著作人权益 ,合理使用数字资源。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数字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提高了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功能。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也存在诸多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版权保护问题慷慨陈词骗取矛盾十分突出,法定许可制度、合理使用制度、公共借阅权制度是目前解决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知识产权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浅谈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成为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但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网络服务中应注意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具体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馆藏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著作权问题;二是数据库的著作权问题;三是信息查询时的著作权问题;四是信息传输中的著作权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浙江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浙江的实际分析、论证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对数字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作了专门论述.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期刊正成为期刊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滞后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数字化期刊的发展步伐。加强数字化期刊知识产权保护应从法律、相关技术支持等方面采取对策,以促进我国数字化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社会功用问题历来都是哲学家思考和政治家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当下数字艺术的产生和迅速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子艺术长期以来建构起来的艺术生态和艺术秩序,引发了某些引起人们重大关切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其中显在的有网瘾问题、网络文化低俗化问题、数字艺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潜在的有数字艺术催生的数字生存方式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等.阐明这些问题的技术机制和艺术机制将有助于数字艺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知识产权道德及其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道德是知识产权文化社会意识形态部分的重要组成,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离不开知识产权道德研究,应该掌握知识产权道德的内涵、基本规范和建设知识产权道德的基本对策。从知识产权道德与知识产权伦理以及知识产权道德与科学道德的关系中探讨知识产权道德内涵及其基本规范,可知知识产权道德来源于知识产权伦理,是知识产权伦理的展开。知识产权道德区别于科学道德,不能用科学道德取代知识产权道德。知识产权道德基本规范包括"尊重知识、尊重表达、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当代中国建设知识产权道德需要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知识产权道德教育、培训与监管、重视名师垂范以及知识产权道德法治化。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是知识产权法学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理论。然而,学界对该理论鲜有论及。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应是整个知识产权法逻辑体系展开与构建的基础,是知识产权法的核心和灵魂,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理论对于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实践及知识产权法学教学研究而言,具有以简驭繁、纲举目张的功能与作用。可以说,知识产权法的哲学就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哲学,知识产权法学就是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之学。  相似文献   

15.
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不正当竞争法确立了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是知识产权法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的一般法。与具体知识产权相比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权利较为不明确、专有性较弱 ,只是一种消极权利。相对于具体知识产权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起到补充作用。在两者对某一问题都有规定的情况下 ,具体知识产权规则应优先于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但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解释具体知识产权规则、弥补具体知识产权规则的漏洞、解决具体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覆盖具体知识产权规则调整不到的领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反不正当竞争法孕育和催生了新型知识产权规则 ,使得知识产权法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 ,是知识产权法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担保类型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认定知识产权担保类型的关键。由于知识产权是特定的有用信息,使得占有和准占有都不能适用于知识产权,而准用权利质权的规定制约了知识产权担保的发展。登记的运用并不能说明知识产权担保应归位于抵押。与其把知识产权担保尴尬地列于抵押或质押中,不如将其单列出来,以控制收益为核心来完善我国现有知识产权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与物相比,创造性智力成果有着更强的公共属性,因此滥用知识产权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也有着更大危害。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规制的前提是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知识产权滥用的属概念是权利滥用,系指与设权目的相悖的权利行使行为。与滥用其他权利的行为相比,知识产权滥用的特殊性在于其发生概率更高,因为知识产权具有边界模糊且对象可替代性较低的特点。因此,知识产权滥用是指权利人利用知识产权边界的高模糊性与对象的低可替代性,在智力成果权领域以阻碍创新的方式或在商业标记领域以导致混淆的方式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此外,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界定还需区分知识产权滥用、无权(越权)行为、知识产权正常行使、知识产权垄断等概念,避免混淆。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组织体系 ,明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能 ,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独立设为一个专门的部门。其工作主要包括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日常管理、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必须科学解决其研究范畴之惑,厘清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与法理学和民法理论的关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理论与西方资本主义知识产权理论的关系等三重关系,在适用传统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前提下,以类型化研究为基础,将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相结合,无疑是最适合知识产权法这一特殊法现象的系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物必有体”的传统民法原则掩盖下 ,权利客体具有无体性的知识产权当然地被排除在物权范畴之外。然而 ,在将知识产品与物、知识产权与所有权对比后可以发现 ,知识产品与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知识产权从属性上讲与物权并无牛氐牾之处。因此 ,以是否“有体”作为划分物与权利标准的做法已经不合理了 ,而应以“纯粹客体性”和“实在性”取而代之。在此基础上 ,应当以知识产品为中心 ,参照物权体系构造一个大于知识产权的知识产品权体系 ,以加强对知识产品权的保护 ,完善民法和知识产权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