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第一次是甲午年(1894年)发动侵略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战争;第二次是1931年“9·18”,发动侵犯我国东北三省的战争;第三次是1937年“7·7”,发动进犯我国华北、妄图侵占全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战争。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结束;“9·18”事变,国民党反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三省沦为日寇殖民地;“7·7”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国民党等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  相似文献   

2.
美国劳工外交思想在19世纪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一次重大转变———从坚决反对美西战争到积极支持美国参加世界大战。其转变的原因是,主流工会最初反对美西战争,是担心战争会增加工人的纳税负担,他们尤其担心美国在战后会获得殖民地,造成大量移民从新获取的殖民地涌入美国抢夺本土工人的工作机会;以劳联为代表的主流工会后来支持威尔逊政府的战争政策,是因为支持美国参战有望换取政府对工会的承认和支持,也有利于将劳联的经济工联主义推广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显然,无论美国劳工的外交理念在这20年里如何改变,其动机都是为了维护经济工联主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日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一个绝无仅有的特点,那就是它的发生与发展和世界上第二次大规模的战争联系要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也具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即从局部战争逐步扩大为一场世界大战。上述两个特点,产生了中国抗日战争与二战的关系和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突然爆发,它是由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先后挑起的局部侵略战争扩大为一场世界大战的。最先发动局部侵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早在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  相似文献   

4.
关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三次重大决策,即美国是怎样决定卷入战争的,怎样作出越过三八线的决定的,以及怎样决定进行和平谈判来停止战争的,迄无专门的研究.美国决策者自始至终是从美苏全球对抗的角度来看待朝鲜战争的.战争一爆发,杜鲁门政府就决定要在这里画线,遏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如拒绝拯救南朝鲜,势必引发世界大战.仁川登陆以后,美国认定这是一场局部战争,苏联不会参战;又把中国的警告当耳旁风,改变了美国参战的目的,作出了越过三八线的致命决定.中国的参战给战争带来了根本的变化.美国决策者很快意识到,美国先前确立的"统一半岛"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无法达到的,朝鲜不是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地方,美国遂决定进行和平谈判.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从“Г·В·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观点”(一九五五年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出版)一书第四章节译出来的。一九五六年“共产党人”杂志第六期发表了西道洛夫关于本书的评论。该文批评了近年来苏联哲学史家对普列汉诺夫的著作“批评多于研究”的现象,指出作者В·А·伏明娜在这本书中“力求克服这些不正确意见,并且在很多问题上指出了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独创性”。这是探讨普列汉诺夫的哲学遗产的“重大尝试”,是一本比较公正的、一般正确的和有益的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康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141页·人民出版社版·0 .79元马克思恩格斯书筒 38页。人民出版社版·0.21元解莫斯科三月会该 犯页·人民出版社版, 甲种本0.10元乙种本O,07元越南民主共和国第三届国会第二次 会裁主要文件 40页·人民出版社版·0 .22元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挂中央委且会声明 10页·人民出版社版·0 .09元日本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文件 145页·人民出版社版·0 .70元亚非人民反帝大团桔万岁 —我国镇导人爵尚亚非十三国图片集 134页·人民出版社版·15.00元为革命而学 —廖初扛、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 著作介绍. 1中…  相似文献   

7.
三十 “千百万人亲身体验失去了什么” 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卢基扬诺夫(俄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原最高苏维埃主席); 第一个问题,关于苏联解体。 我是在军工厂开始革命生涯的。1954年起,开始接触苏联社会的上层。从1991年到1993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是1991年8月到9月,反共产主义、反党的政变。第二次是1991年12月,反社会主义苏联的政变。第三次是1993年9月到10月,反苏维埃的政变。第一次政变发生的时候,敌人非常清楚地知道,只要把党和国家的领导集体摧毁,整个社会就会很快崩…  相似文献   

8.
试议《战争·男人·女人》所传达的审美信息杨梦菲孟嘉《战争·男人·女人》(依据《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缩写,见《文学报》“文学大众”专栏第866期)情节曲折,内容独特,不读则已,一旦读了就会牵动每个读者的心!从创作上看,这篇作品是以人物为线,形成...  相似文献   

9.
(篇首数字为期数·页码 )·本刊特稿·1·4《资本论》(中文版)的翻译、理论传播及其运用和发展宋涛胡钧2·4与现代化互动 :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主潮杨建华3·4意识形态 :一种政治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新论稿郁建兴5·4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化观的历史发展———兼论20世纪与时俱进的中国先进文化凌厚锋6·4思想路线的三个命题潘叔明·专题研讨·16—19世纪的海洋中国———沿海篇特邀主持人 :[美]林珍珠1·19清代东北沿岸在地缘政治概念中的演变[美]林珍珠著林纪焘译1·29从明清东南海防体…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体会潘 琦 (1·1 )…………………………………………………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上的报告的体会李海荣 (1·4)…………………………………………………………继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学习中共十六大报告的一点体会周国丰 覃柳琴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十六大的重大理论贡献刘新华 (1·9)………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要…  相似文献   

11.
(一)1919年在美国芝加哥几乎同时诞生了两个共产主义政党。一个是8月对日成立的美国共产主义劳工党,艾尔费雷德·瓦报内克特为执行书记,约翰·里德为国际代表之一。另一个是9月1日成立的美国共产党,查理斯·埃·鲁登堡为全国书记,路易斯·费莱纳为国际书记。美国共产主义政党是从美国社会党(1901年成立)里分裂出来的。美国社会党成立后,由于在许多理论问题上的分歧,党内逐渐形成了左、中、右三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特别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社会党内的左翼力量迅速发展壮大,社会党发生了分化。1919年8月30日,在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新青年》最早发表的新诗,现有的一些现代文学史及论文中,一般都沿用朱自清先生《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的说法:《新诗第一次出现在《新青年》四卷一号上,作者三人,胡氏之外,有沈尹默刘半农二氏;诗九首,……”因此往往把四卷一号(1918年,1月)“三巨头”的诗作为中国新诗的始作,新近出版的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也是如此以为,而且特地作了这样的说明:“1917年《新青年》第3卷第4期上虽已有  相似文献   

13.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见于《史记·项羽本纪》.自龚维英在1984年8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三户"新释》以来,鲁歌发表《三户"与"三闾"》(《光明日报》1984.11.28),张国光发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解》(《江汉论坛》1985年第2期),均表示了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不揣浅陋,也献一孔之得.请方家读者指正.我以为,"三户"指陈胜、项羽和刘邦.秦统一中国后,始皇为巩固统一虽然干过一些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但他的横征暴敛、急法苛刑使各阶级、各等级的人都感到恐惧、窒息.特别是在统一战争中,秦对山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抗日战争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历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败、割地、赔款等等一系列屈辱之后第一次取得完胜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一场战争中,湖南是重要战场,发生在这里的每一场战役几乎都牵涉到抗战全局,甚至与苏联卫国战争、远东反法西斯战场息息相关。湖南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付出了惨痛代价,湖南是中国的"南天一柱",湖南人民和驻湖南军队的英勇抗战是取得这一场战争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卷一·宋本纪上》(义熙十三年 )八月 ,扶风太守沈田之大破姚泓军于蓝田 ,王镇恶克长安 ,禽姚泓。 (中华书局 1975年 6月版点校本 ,第 2 0页 )按 :刘裕军克长安、灭姚秦事 ,《宋书》之《天文志三》、《武帝纪中》、《晋书·天文志下》、《魏书·太宗明元帝纪》、《通鉴》卷一一八、《建康实录》卷一一亦皆记在今岁八月。而《晋书·安帝纪》、《北史·魏本纪》则记在今岁七月 ,与此有异。周家禄《晋书校勘记》以为应以七月为是 ,不知何据 ?《卷二·宋本纪中》(元嘉七年 )十一月癸未 ,又克虎牢。壬辰 ,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拒魏 ,右将军到彦之…  相似文献   

16.
《诗·大雅·公刘》载公刘率周族迁徙至豳地时,“其军三单”。这里所说的“其军三单,一般情况下往往根据郑《笺》解释,理解为三军。其实,此时周人尚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根本谈不上有正规军队,当时的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其军事组织也同于氏族组织。这些是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共同情形。可见“三军”之说若用后来的西周兵制作解释,单纯以为是一种军事现象或军事形式,鄙以为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韩国人对朝鲜战争的几种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人称朝鲜战争为“韩国战争”或“6·2 5战争”等。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 ,韩国从权威主义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化 ,人们开始反省权威主义时代的历史。在这种背景下 ,韩国人对朝鲜战争也有了新的认识 :李承晚为了摆脱政治危机 ,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在南北关系上推行恐吓政策 ,在公开场合大肆鼓吹武力“北进统一” ,对这场战争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军在朝鲜战争期间的暴行被披露后 ,在韩国引发了一场反美浪潮 ,现在韩国人的抗议重点转向《驻军地位协定》 ,驻韩美军的日子将会越来越不好过  相似文献   

18.
道家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多元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被史家称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的春秋战国时代 ,始于周平王东迁 ,终于秦始皇建立统一帝国 ,即从公元前 770年到公元前 2 2 1年 ,历时 5个半世纪。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大动荡、社会大混乱、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东周时代战争不已。《史记·太史公自序》云 :“《春秋》之中 ,弑君三十六 ,亡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不保社稷者不可胜数。”战国 2 5 4年中大战 2 0 1次。与此相适应 ,各诸侯国纷纷施行滥刑重典、横征暴敛。战争催生、放大了人的卑劣的一面。社会伦常秩序完全崩裂 ,“嗜欲多 ,礼义废 ,君臣相欺 ,父子相疑”(《淮南子·本经训》) ,甚至…  相似文献   

19.
《诗经》读札(三)陈柏华《周南·苡》有”采采苡,薄言采之。采采苡,薄言有之。”《传》云:“采采,非一辞也”,以致自古至今人们多以为“采采”就是采之又采的意思。其实“采采”当为一词,在这里是对苡色泽新鲜貌的形容。《玉篇·木部》:“采,色也。”《正字通·...  相似文献   

20.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社会科学院的第十七次协作会议在安徽黄山召开 ,这是新世纪里的第一次协作会议。会议将进一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和“八·七”重要讲话 ,研讨“十五”期间地方社科院的发展思路。借此机会 ,我想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的工作和“十五”发展计划 ,谈一谈有关以江总书记的“七·一”和“八·七”两个重要讲话为指导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更大繁荣和发展的几个问题 ,供同志们学习和研讨时参考。一、关于如何体现社会科学的价值8月 7日 ,江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戴河亲切会见了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