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英语中的引申是一种普遍现象。英译汉时不仅有时词义要引申。词组、分句或句子的含义有时也要引申,英语引申的意境,可以从褒与贬、抽象与具体、词义搭配、概念大小、逻辑修辞、引申层次和引申范围七个不同方面来探析。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和词组来自动物名词,这些词除了有其本身意义之外,还有许多引申意义.这类词语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生动有趣,在英语语言运用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研究动物名词演变的成因、演变的方式和发展趋势,对加强英语的表达能力是有裨益的.本文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自身的发展对动物名词引申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词义借代修辞引申的理据和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语义学研究词义引申忽视词义借代引申,虽有学者曾涉足此域,然而对于源头文献语言借代引申的研究尚称薄弱。今文《尚书》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又以多义词为主,词义具有可分析性。以今文《尚书》作为语料,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着重考察借代修辞格促进词义引申的具体路径,首次概括出今文《尚书》借代引申的八个类型,并从而推论出作用于词义的心理联想导致引申,词义引申产生辞格,辞格的系统化又反作用于引申的多样化,如此互为因果,推动词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分析"中"字的词义隐喻引申情况,文章从不同语义认知视角对其进行了汉英对比分析.主要从文化差异和历史背景差异视角,分析了英汉语境下"中"字词义的不同隐喻引申以及二者存在的差异,探讨了英汉语境下词义隐喻引申存在差异的原因.结论认为文化背景差异以及不对应翻译是词义隐喻引申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义引申学说产生后,引申的类型被不断揭示出来。在一个多义词的引申系列中,相邻的两个义项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从引申的结果来分,也可以从引申的动因来分。寻找源义与派生义之间的理据类型,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释"譬如"     
对"譬如"的词义发展轨迹作了梳理,着重分析其引申义"当作"、"要是"等,并从词义的引申关系出发,重新解释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譬如"的意义,纠正了以往词典中的说解.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英译汉引申法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引申的两种主要手段具体化和抽象化.认为引申法是英译汉的主要手段之一,掌握了引申法,能在更好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言系统的基石,词汇和语法有其衍生过程,并且这个衍生过程和具体的语用操作关系非常密切.运用对比分析、历史考察的方法,以许嘉璐先生发现的“词义具有同步引申的规律”为具体研究对象,认为这种同步引申现象并不是联想等心理因素导致的,而是将某个义项的引申方式作为模因,再泛化导致的.这说明模因不仅仅会引起一个短期的语言现象,也可以促进词汇系统的衍变,甚至是语式的形成.同步引申律就是对模因影响语式的有力诠释,引申形式模因的每一次发生都是认知概念的一次迁移,这种迁移固定下来就形成新的语义或语式.这一发现解释了语用是如何影响本体固化的.  相似文献   

9.
词义引申是词义运动的基本方式。对于古汉语词义引申的原因、方式和机制,前修时贤多有论及。古汉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词义引申方式——"动词词义裂变式引申",其引申过程为构成一个完整动作的几个不可缺少的分解义素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裂变而形成新的引申义位。  相似文献   

10.
王船山的《说文广义》首次以专著形式研究词义引申。其词义的注释方法、体例和所用术语都与《说文解字注》有诸多相似,关于词义引申规律的论述,二者也所见略同。鉴于《说文广义》在词义引申理论及方法上的创见,语言学界应将之纳入汉语史并确立其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1.
词义引申在词义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古至今人们对“词义引申”这一概念及现象的研究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主要立足于清代,以时间为线索对“词义引申”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的发展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2.
英语资料中,我们常常遇到抽象名词,对于这些抽象名词,我们觉得理解它们的意思,却很难用简短的汉语将其意思说明白.本文提出了用转化法和引申法来翻译抽象名词,以及使用这些方法的前提,说明了如何使译文达到信、达、雅.  相似文献   

13.
在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以FROWN和LCMC为可比语料库,考察英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施事、受事引申”和“给予物引申”这两个方面的引申是否对称,并在搜集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导致对称或不对称现象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英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都可以通过隐、转喻机制引申出多种含义,但词汇化程度的差异导致其在两种语言中引申的不对称.分析、比较二者在语料库中引申的异同,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两种语言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词的意义层级及其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讨论四个问题:(一)汉语词义的层级及其划分原则;(二)“顺向思维”、“逆向思维”与“顺向引申”、“逆向引申”的关系;(三)民族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和地域因素是义素上升为义位的三个重要条件;(四)研究多义位词的词性时必须注意离析其义素的性别基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走作"一词的内部结构考察发现"走作"的词义重心在"走","作"字主要是作为后附成分粘附于"走"字之后,起凑足音节的作用."走作"词义间的引申脉络清晰可循,引申方式主要是辐射式引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一道行列式考研题的计算、引申,改变了它的结构,给出了它们的解法.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和词组来自动物名词,这些词除了有其本身意义之外,还有许多引申意义。这类词语内容丰富,形式多变,生动有趣,在英语语言运用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研究动物名词演变的成因、演变的方式和发展趋势,对加强英语的表达能力是有裨益的。本文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自身的发展对动物名词引申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了"险"字的义项,重点阐述了三个问题第一,"险"有"不平"之义,其本义是"地势不平,难走",其近引申义是"泛指一般的不平",这可以从"险"的反义词是"平"和"易"中看得出来.第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险"字的引申系列和词义系统.第三,用这个词义系统与<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义项相对照,指出<汉语大字典>的义项(4)"遥远"、义项(8)"疾、迅猛",逸出了"险"字的引申系列和词义系统之外,引例又是孤证,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色彩词除了能够表示颜色,还具有很多引申意义。这些引申意义的产生,与特定的历史环境,社会习俗以及人们的色彩感觉密切相关。本文对"赤,白"这两个日语中最基本的色彩词的引申意义加以分析,并试图找出其引伸意义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词义引申发展导致文字孳生词语分化的角度,分析了"辟"字和从辟得声的一组形声字,认为"辟"所表示的律法具有判分义,引申而有劈分义、推排义、偏邪义、盘旋义,进而分化孳生出一批以"辟"为声符的形声字, 成为一个通常称为"同源的古今字"的词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