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不同旅游地乡村旅游者体验满意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旅游者体验满意度的研究中,对乡村旅游者体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少,而对影响不同旅游地旅游者体验满意度的研究则更少.本文利用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调查问卷,通过建立Logit模型,实证分析不同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旅游者在消费行为中的体验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参与旅游的方式、特色旅游项目、住宿选择、整体环境、性价比等因素对乡村旅游者体验满意度的影响显著,并在不同旅游地中存在影响程度的显著差异.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跨文化旅游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旅游业可谓如日中天,全球各地的旅游群体不断膨胀,异域文化冲突在跨文化旅游交际中频繁凸显。异域文化影响旅游者,同时,旅游者也会触动异域文化。影响跨文化旅游交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思维方式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也有风俗习惯的差异、行为规范差异等等。如何减少异域文化冲突,增大旅游者的满意度,并激发出旅游者重复访问的欲望,是当今全球化时代跨文化旅游交际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游客感知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不同出游方式的游客对同样的旅游目的地有不同的感知。散客旅游者不同于团体游客,其具有自由性、灵活性、不固定性等出行特点。散客市场潜力巨大,如何有针对性地了解旅游目的地散客市场的满意度,是提升当地旅游竞争力的关键。本文以贵阳散客市场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不同旅游出游目的满意度比较的方法,找出了散客旅游者对当地居民态度、旅游景区服务、金融和邮电服务的感知程度较高;通过比较不同出游目的散客旅游者对贵阳旅游各项服务的感知,得出了由于其出游经验、出游动机和对旅游服务的感知程度不同,造成其对旅游服务产生了不同等级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体验质量对其影响也日益明显.旅游体验质量既是衡量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重要标尺,也是提升城市旅游品牌的关键变量之一,从旅游体验质量的角度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应继续完善城市旅游硬件环境系统,依托地域文化提升城市旅游品牌,不断增强城市的亲和力,提高游客对城市旅游品牌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5.
旅游安全愈来愈越受到关注,成为影响人们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湖南省为例调查国内旅游者对旅游安全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旅游者因其个体的差异性而对旅游安全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旅游者存在安全意识不高,安全知识欠缺、安全认知存在误区等问题.据此提出旅游者安全旅游防控建议,促进旅游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游客满意度的评价研究是旅游研究中最为重要问题之一,而游客满意评价方法的文化适用性研究对于提高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丈章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群体对广州目的地的满意水平,提出文化差异导致游客对旅游对目的地重要性认识不同,从而导致感知服务质童的结果不同.文章建议,广州市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市场营梢时应该关注文化差异,国内旅游市场和海外旅游市场选择不同的营梢策略.  相似文献   

7.
河南境外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对河南省境内的324名境外旅游者的随机调查和对他们消费行为的研究后,可以发现境外旅游者在对河南省旅游目的地选择上的一致性、旅游产品消费形式上的特征、旅游消费构成方面的表现和发展的主要趋势,这说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境外旅游者消费行为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健全境外客源市场环境,实行旅游企业的品牌经营战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东盟旅游一体化的推动下,东盟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入境客源地和广西旅游收入新的增长点。为进一步提升东盟入境旅游市场份额、提高东盟旅游者的旅华满意度,掌握东盟旅游者访问广西的行为决策过程,有必要探索东盟旅游者旅华的影响因素。运用扩展的目标导向行为模型分析东盟旅游者旅华驱动因素可以发现,东盟旅游者旅华驱动因素包括旅游地形象、访问态度、主观规范、预期情绪、感知行为控制、欲望和行为意向等;东盟旅游者的广西旅游形象认知对其访问态度、主观规范和积极预期情绪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积极预期情绪作为个体行为的情绪变量,对欲望的直接影响作用最大,对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主观规范和消极预期情绪对欲望未产生显著影响。为此,要吸引东盟旅游者到访广西,促进广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进行多渠道全媒体宣传营销,提升东盟旅游者情绪预期;打造针对性旅游服务产品,强化广西旅游地形象品牌;全面消除旅游壁垒,推动无障碍跨境游。  相似文献   

9.
不同旅游动机类型旅游者购物行为差异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不同旅游动机类型旅游者购物行为规律,对促进旅游购物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购物行为等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对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聚类,将旅游者聚成实现体验型、注重玩乐型、个性追求型、社交繁忙型、知识健康型等五大类型.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各类型旅游者在购物意愿、购物消费水平、购物动机、购物场所的选择、对旅游商品的重视程度等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浅谈旅游活动的季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是指,大众旅游者活动时间的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导致市场出现明显的淡旺季差异.形成旅游活动季节性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旅游目的地国和旅游客源国.要想在淡季中赢利,必须要吸引大量的旅游者来消费,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有合适、保质量的旅游产品.同时,还需要好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研究游客满意度成为必要.要提高游客满意度,必须紧紧抓住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凤凰对游客进行随机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各个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以及各自对满意度的影响权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凤凰景区内游客满意度、改善旅游区内旅游现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旅游体验生成途径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体验实质上是旅游者与旅游场之间互动所引发的旅游者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果。因此,深入分析旅游者与旅游场之间的互动,就成为揭开旅游体验如何生成的关键。旅游者与旅游场之间的互动包括旅游者与旅游情况、旅游者与他者以及旅游者与活动之间的互动,由此产生旅游体验的六种生成途径:旅游审美、旅游认知、旅游交往、旅游模仿、旅游中的游戏和娱乐。这不仅为研究旅游体验的内在机理、结构、类型等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旅游规划设计如何丰富和强化旅游体验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旅游意象的旅游城市标志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城市标志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元素和城市旅游意象要素,具有更强的空间、形象、文化、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对旅游者城市旅游意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城市意象理论出发,延伸出城市旅游意象基本内涵.从城市旅游意象角度对旅游城市标志物的意象功能、形成和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琼州学院学报》2017,(5):96-102
基于2004-2015年上海5个主要入境客源国(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韩国和菲律宾)的数据,采用自回归分析滞后模型(ADLM),以及"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解析上海入境旅游需求的基本影响因素并形成入境人数预测值.实证研究表明,客源地的真实经济状况、旅游季节性特征、旅游者的经济收入是入境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口碑效应"、旅游价格、舆情动态、不可控因素等同样对上海入境市场需求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5个入境客源市场的旅游需求弹性分析,为上海市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战略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宋秋 《学术论坛》2012,35(9):130-134
作为文化旅游产品需求方的旅游者与作为供给方的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中逐渐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购买能力和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可以将文化旅游者分为四种类型;同时按照生产者是否为当地人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将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分为四种形式。这样分类可以找到旅游者与文化旅游产品生产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于文化旅游产品的差异性选择,以及不同文化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差异性适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试论桂林旅游业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最本质的特征是旅游者短期往返流动而形成的人流及其所带动的物质流、资金流、交通流和信息流.  相似文献   

17.
论双因素理论在旅游体验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体验成为旅游者及旅游企业关注的重点,对旅游体验的管理逐渐成为旅游管理的重要内容.旅游体验由高峰体验与辅助体验共同构成.通常,当提及旅游体验时,学者更多地将其理解为高峰体验(peak tourist experience,即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所获得的体验或对旅游吸引物的体验.缺少对旅游体验的完整认识,势必会出现旅游体验管理中的盲点.本文首先分析旅游体验的构成因子,然后应用双因素理论针对旅游体验的不同构成因子提出相应的管理原则和策略,以期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一次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8.
蒙元时期承继了唐宋的旅游发展势头,旅游活动兴盛,并在旅游主体的构成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蒙元时期旅游主体由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商人、宗教人士、国外旅游者和普通百姓构成。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前三者,而国际旅游者的活跃,则是此前各朝少见的。  相似文献   

19.
旅游者的使用程度和购买频率,参与购买的不同角色及旅游者的动机等三个方面,影响旅游购买时的态度,旅游企业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要讨论的是现代性背景下旅游的兴起,旅游者与景观之间隐蔽的关系.通过现代景观的重新发明,以及景观对旅游者凝视的制约,揭示了现代旅游商业性、文化参与和生态学介入的复杂意义,同时分析了现代旅游者凝视的被动性和被压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