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决策导刊》2001,(2):42-43
一、在创业板上市规则和实施细则推出前,拟赴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要着力于自身的塑造。1、主营(主业)鲜明,可持续经营 好的项目是创业企业上市成功的根本。在众多拟上市企业的竞争中,只有那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有产品、有市场的项目可望赢得上市。此类项目由于在核心技术上有专利性,在生产产品的资源上有垄断性,产品独到,  相似文献   

2.
继2011年绿大地欺诈上市案后,风波尚未平息,2012年中国资本市场再爆财务造假丑闻,而这次事件的主角演变为深交所创业版旗下的上市公司——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频发的财务造假乃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定时炸弹",时时威胁着我国上市企业的资本真实性,那投资者如何识破上市企业的虚拟利润,便变得十分重要。文章以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为例,着重分析创业板上市企业利润泡沫的来源,并对此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的发展可以鼓励创业投资和丰富资本市场层次建设,解决一直以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然而相比国外的创业板市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准入门槛在盈利方面、资产质量结构以及股本规模方面的指标都比较严格而且相对较高,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并非易事,需要从各个方面做准备,尤其财务方面。所以拟上市的中小企业制订一份财务规划,做好企业上市前的财务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1971年建立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开始,到九十年代创业版市场的蓬勃发展,创业版市场越来越成为金融体系中传统证券交易所大厅之外的活跃因子。这些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巨大便利,也将自身造就成金融界的一个个神话。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个可能对我国创业板市场有所帮助的境外二板市场,为我国创业板的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翟新芳 《经营管理者》2009,(22):162-163
回答了什么是创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指出创业板上市的主要意义在于为高科技产业提供融资渠道。介绍了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的条件及其信息披露的要求,分析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融资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注重公司资产重组和治理结构的改进;进行规范化管理;正确选择上市地点和时机;重视信息披露工作以及充分估计创业板上市要面临的风险。探讨了我国创业板市场设立的有关问题。创业板的实质是成长板。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创业板市场和融资效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分析了影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因素,探讨了提高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邢周凌 《管理评论》2012,(11):114-119
本文以13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实际管理情景的分析发现,中国创业板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激励与授权、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三个方面构成。其中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方面与西方企业一致;创业板企业现阶段的授权只是激励机制的一种补充方式,还没有完全做到将决策权传递给具有知识的人;激励薪酬是建立在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的基础之上。此外,创业板企业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方面远远高于提升员工知识与技能和激励与授权两个方面。本研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为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提高企业绩效提供实践指导,同时有利于推动中国本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业板上市,是适应中国资本市场需要的产物,其上市对于宏观经弃、资本市场、中小企业和投资者无疑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看到创业板里程碑意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发展过程中潜藏的危机和问题,本文提出了创业板所潜藏的七大隐患、分别是先天风险、经营风险、股价波动的市场风险、流动性不足的风险、“出世”的风险.逆向选择的风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上市的355家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风险投资介入中国创业企业的偏好及其方式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在投资偏好上,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很近,或创业企业有财务性竞争优势时,即拥有负债不付息与负债赚息的盈利模式时,风险投资介入创业企业的可能性更大;(2)在联盟介入方式上,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较近,或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较近又同时拥有创业板IPO的经验时,或当风险投资与承销商是母子公司或财务顾问等利益关系时,风险投资单独投资的可能性更大;(3)在同一风险投资重复介入方式上,当风险投资介入后创业企业上市所需时间越长,或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较远,或当风险投资越成熟,同一风险投资再次介入的可能性越大;(4)在不同风险投资分批介入方式上,后期介入的风险投资更年轻,但介入价格更高、投资额更大、持股比例更低,说明年轻的风险投资通常不轻易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更多地搭载成熟风险投资的"顺风车"来分享投资收益,但同时付出的代价也比前期介入风险投资的要高。  相似文献   

10.
唐振伟 《经理人》2009,(5):88-91
2009年5月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正式施行。创业板市场开启在望,对主板和中小板望洋兴叹的众多中小企业跃跃欲试,备战抢滩创业板。那么,什么样的企业适合登陆创业板?首批创业板上市名额将花落谁家?清华大学金融系朱武祥教授接受《经理人》采访时指出,能否首批关系不大,关键是能不能上创业板,适不适合上创业板。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市场开辟势在必行,它给投资者带来巨大诱惑的同时,一些上市及后续风险需警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创业板市场历经四年的建设和完善,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受到计划经济思维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仍然与成熟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成功、失败创业板市场的经验,提出促进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托宾Q理论观察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发现创业板公司上市前普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但在上市的当年及以后年度均处于价值最大化的投资状态,即存在上市前托宾Q<1,上市后托宾Q>1的现象.从高技术企业发展理论与社会资本角度,对其投资动因进行剖析后,本文认为,扩大经营规模是创业板公司投资的内在动因,创业企业家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创业公司投资重要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平台和风险投资资金退出机制,其健康发展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意义重大。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出发,结合创业板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提出促进中小企业创业板融资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3月31日正式上市。本文着重阐述我国创业板市场推出以来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达到完善创业板市场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应该选择怎样的上市路线?2009年5月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正式施行。创业板市场开启在望,对主板和中小板望洋兴叹的众多中小企业跃跃欲试,备战抢滩创业板。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进步最具发展力的源泉,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更加重要.但是在企业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其中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大多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时于多数创新型企业来说,到创业板上市融资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一个理想选择.本文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创业板上市与主板上市的条件,对企业创业板上市融资建议作出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8.
魏薇  冯坡 《经理人》2011,(2):70-72
众多PE/VC度过了一个荷包满满的2010年。企业IPO大潮汹涌,截至2010年11月底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已超过140家;境外资本市场再刮中国概念风,消费品、健康、教育等行业企业均受到热捧…加之通货膨胀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的可能,不免让这些守在门口的野蛮人欣喜万分,无论是国内创业板上市。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诸多问题的出现,以及社会各界的纷纷质疑,那么创业板是否真如各界认为的合理性存在很大问题,应该退出市场;本文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出发,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股权结构研究经验,假设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问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与中小板进行比较,看创业板是否确实存在看很多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20.
创业板自上市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设计时间短,经验不足,我国的创业板市场的监管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就创业板监管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外的实例,对我国创业板监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