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仡佬族历史悠久,是贵州高原最古老的的一个民族。仡佬族民居建筑是仡佬族精神的栖息之地,人神共居之所,在民居营造仪式中体现了独有的宇宙空间自然观以及神灵演化现象。对仡佬族民居建筑仪式的解读,从仡佬族对神灵的膜拜及心灵的体验中,可以窥探贵州这一古老民族在历时性演变中的生活信仰和精神追求,试图了解仡佬族建筑文化的演进历程及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仡佬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贵州十七个世居的古老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不包括未恢复仡佬族民族成分的)现有58.9万余人。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现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居住在贵州省的占仡佬族民族总人口97%以上。  相似文献   

3.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殷商时期,就在务川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仡佬文化,其丧葬文化独具特色。本文以务川仡佬族的丧葬习俗和墓葬形式为考察对象,探析务川仡佬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以增强仡佬族宗族和族际间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仡佬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多神,祭之可得福,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其民族特色的祭祀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仡佬族的祭祀文化产生了变异,我们试就该民族的祭祀文化作一梳理,并对其传承与变异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口弦     
口弦,又叫响篾、篾片,是用一种长约两三寸,宽约五分的薄竹片制作的,它的中间用锋利的刀子精细地刻出一条长形簧牙。电有用薄铜或银片制成的。两头开孔,穿有棉线或麻线,以右手挽线牵动簧片震动的,叫单片弦;两三片并在一起,没有孔线,以右手指直接弹动弦片发音的,称两片弦或三件  相似文献   

6.
蝴蝶姑娘     
前,在一个深山密林里,住着三兄弟,都是打猎的。三兄弟一个叫“里来”,一个叫“打来”,一个叫“羊来”,乡亲们统称他们做“阿里打羊”。那里还有一个叫“哈帕”的财主。有一天,哈帕对阿里打羊说:“你们住的地方是我的土地,你们打猎的山是我的山,你们三人,每天要给我交十只山羊来,少一只也不行。”“山上的野物又不是你喂的!”“这么多山羊我们哪里交得起!”凶残的哈帕不由分说,一声吼叫:“给我上夹杠紧紧地压他们!”阿里打羊三人被夹在两根木杠中,只听得几声惨叫,腰椎断了,肋骨折了,接着又听得惨叫几声,三个人都昏死了过去。阿里打羊三人的老…  相似文献   

7.
“撒叶儿嗬”是一句土家语,来源于一种土家族民间舞蹈音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号子。久而久之,土家人就称跳这种舞蹈叫跳“撒叶儿嗬”了。土家人还称这种舞蹈叫“打山鼓”或“跳山鼓”。出生在清江河畔的土家山寨里的著名作家田天就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撒叶儿嗬其实又叫做“打山鼓”,有些文人将其译为“打丧鼓”或“跳丧舞”,  相似文献   

8.
2012年仲夏摄于湖南省花垣县雅桥乡小星村油菜的收割也叫打油菜,其流程大致如下:把已成熟的油菜茎杆割倒,然后晒干。把竹晒垫或塑料布放在较平整的地上,然后把晒好的油菜茎杆放在上面,用农具在上面打。打油菜的农具有多种,但大多数都是用一种叫"槤架"的农具。其优点是打的面积大且省力。油菜茎杆受力后菜籽就会脱落在晒垫或塑料布上  相似文献   

9.
仡佬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民族的发源地,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务川仡佬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感受它内在和外在的文化蕴含。而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可体味它内在的美。文章将从仡佬太龙人熊棋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部所具有的文化特质的分析对仡佬民族意识进行一种高度的概括,从而对仡佬族有不同维度的认识。仡佬族是中华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发掘仡佬文化内在优秀特质,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0.
仡佬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民族的发源地,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务川仡佬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感受它内在和外在的文化蕴含.而太龙人熊棋就是仡佬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可体味它内在的美.文章将从仡佬太龙人熊棋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部所具有的文化特质的分析对仡佬民族意识进行一种高度的概括,从而对仡佬族有不同维度的认识.仡佬族是中华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发掘仡佬文化内在优秀特质,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1.
仡佬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根据史书记载,至迟到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西南地区夜郎一带,已经有仡佬族的先民——僚人活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控制了夜郎等地;接着,汉朝中央政权在夜郎及其附近地区设  相似文献   

12.
一些学者认为,菲律宾的伊戈洛人与中国的仡佬族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就是仡佬族中的一部分人迁徙过去的.本文认为,他们之间虽然有一种同源关系,但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更不是同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13.
撒拉族聚居在青海、甘肃的山区,这里山峦起伏,出门是山,低头是石头。所以,撒拉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些体育项目都离不开石头。「塔石纳特」(意为打石头,也叫打缸),是流  相似文献   

14.
德昂族妇女以“藤篾缠腰”为饰。妇女成年后,在裙腰处佩戴五六个或十一二个,甚至二三十个藤篾做的腰箍。“腰箍”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黄、黑、绿等颜色,有的还  相似文献   

15.
明人田汝成在《炎徼纪闻》中,记载了仡佬族的丧葬习俗:“仡佬,一曰仡僚,其种有五:……花布者为花仡佬,红布者为红仡佬,各有族属,不通婚姻。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崖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以木主若圭,罗树其侧,号曰‘家亲殿’。”《行边纪闻》中,亦有与此相同的记载。自此以后,在一些笔记和地方志书中,也有关于仡佬族的此种丧葬习俗记载。近人的论著,则多以此记载,作为仡佬族行悬棺葬的主要材料之一。但此记载,并不准确,现对此记载的演变情况及其来源,考订于后。  相似文献   

16.
“把民委从运动员、政策实施者、执行者的角色中淡化出来,变成场上的裁判员、组织者;变打一场球为打若干场好球……也许最后的功劳薄上不只是民委的名字,但是,每一份功劳薄上都融入了民委的心血。”——江西省民宗局局长陈卫民  相似文献   

17.
隋代以前的史書中有关于僚人的記載,据初步研究,仡佬族就是从这些僚人中發展出来的。唐、宋以后的書籍中就开始出現了“葛僚”“仡僚”“仡佬”的名称。这些名称都是同一称呼的不同写法。到了明代,有关著作中就明白指出,“仡佬,古称僚”。僚人居住的地区大致就是現今貴州、云南、四川、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由于历代迁移,現在仡佬族的分布是很分散的。根据1958年調查,仡佬族共有二万五千多人,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黔西、織金、郎岱、鎮宁、普定、大方,清鎮、仁怀、水城、遵义、安順、平壩、金沙、兴仁等二十多个县、市和云南省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的西疇、富宁、广南、馬关、文山等五个县,以及广西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还有一  相似文献   

18.
正打溜子在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水流域土家族聚居的永顺、龙山、保靖一带。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表现丰富,演奏独特。打溜子被土家人叫为"打家伙",被广泛地用于土家人节日喜庆、婚嫁迎娶、新居落成、舍巴摆手等民俗活动及场合,是土家族地区流传的民族传统打击乐合奏形式。全套溜子由小锣、头钹、二钹、大锣等四件打击乐组成,有些曲牌还加唢呐、板鼓伴奏。土家族打溜子的演奏,是各种乐器配合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打溜子,又叫打挤钹,是流行于湘鄂川黔土家族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土家人叫它“五子家伙”。它的基本乐器是按规格锻锤而成的大锣、小锣、头钹、二钹,还有板鼓,有时伴以唢呐。溜子,是曲牌名,每首曲牌都有固定的名称,属于“标题音乐”。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的日子,在土家山乡到处都可听到那种按照固定曲牌进行的有节奏的敲打,热闹非凡,是土家人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备鸡蛋5个,鸡肉馅1斤,淀粉1两,葱末4两。将适量精盐、料酒、姜末、香油、味精及葱末放入鸡肉馅中拌匀,取鸡蛋磕入碗内加入精盐、湿淀粉打匀。用植物油擦炒勺,勺热后把鸡蛋分两次倒入,摊成约3毫米厚的蛋皮各两张。将蛋皮铺平,抹匀一层鸡蛋液或面糊,放上鸡肉馅摊平并卷成卷,入锅蒸熟。取出晾凉后即可食用。(责编:增林)教你做蛋皮鸡@丁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