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哲》2015,(5)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颁布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土地法规,历史影响深远。近百年来学术界对均田制展开了大量研究,研究的中心议题包括:均田制的渊源和实施背景问题,均田制的目的、作用及其实施情况,以及均田制的性质问题。关于均田制的渊源,一般是从北魏百年历史发展及中原传统土地制度中探寻,大多追溯到北魏初年以来实施的计口授田以及西晋的占田制,或进一步上溯到曹魏屯田制、汉代名田制、战国授田制、西周井田制等,既强调北魏初前期制度的影响,又认为均田制的渊源具有多面性。关于北魏均田制出现的原因或背景,往往是和其目的或作用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的,主要是在分析李安世均田疏及孝文帝均田诏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论述,即实施均田制就是为了解决豪强兼并、贫富分化而导致的民众贫穷饥馑的严峻的社会现实问题,认为均田制既有抑制豪强兼并的一面,同时更强调均田制是为了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目的是使无主荒田与无地农民结合起来,其在恢复北魏农业生产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于均田制的性质,也就是其所体现的土地所有权问题,主要是围绕均田制是国家土地所有制还是私有土地所有制,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孰轻孰重的问题展开论述,也有个别学者强调均田制体现了拓跋鲜卑的农村公社性质,或者是带有村社性的一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度。总的来看,学术界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观点还存在较大分歧,应该说尚未形成最后定论。  相似文献   

2.
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历来是个纷纭复杂的问题。各个社会阶级和政治集团莫不有它衡量人物的标准,各个历史时期又往往各有某种道德规范作为月旦人物的尺度。黄巢与李自成在革命人民誉为反封建专制的英雄,而反动统治阶级则诋之为流寇和叛逆。  相似文献   

3.
均田制自北魏太和九年至唐中叶,历时近三百年。在这近三百年中,均田制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一直为历代所沿袭。然而在具体内容上,则不断地因时势变迁而有所损益,不断地发生着演变。均田制的变化,不惟发生于嬗递相交的各朝代,而且还发生于各朝之内。北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都颁布均田令,又都不断地调整、补充和修订均田令。遗憾的是,各朝均田令修订的具体时间和内容,除唐代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外,其余各朝皆无比较明确而翔实的记载。这给我们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均田制的发展演变带来了很大的困  相似文献   

4.
法的基本作用,概括地讲,就是建立、保护、巩固、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的这个作用,通过对敌对阶级的专政和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来实现。也就是说,反映和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法,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和阶级专政的锐利武器而存在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调整、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矛盾的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法的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是缺一不可的,是相互联系的。如果统治阶级只有对敌对阶级的专政,而没有对内部的民主,就不能及时、正确地调整、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和矛盾,其统治地位就得不到巩固,专政就得不到保障,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得到保护、巩  相似文献   

5.
传统中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土地所有权观念与制度,其最典型的特征便是产权分立.西周分封制度之下的井田制、北魏至唐的均田制,都是在土地国有前提下土地产权分立(分割)的例证.五代至北宋土地私有化愈演愈烈,但又兴起了土地集体共同所有的土地制度;明代中叶以后,永佃权与"一田两主"的土地产权分立方式又大行其道.总的来看,在土地所有权分立的条件下,"土地公有"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土地集体共同所有的方式同样影响深远;而私有土地的所有权与占有使用权("占耕")的分立,以及土地所有权本身的分割,都是民间行之已久的习惯.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土地产权制度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井田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井田制是历史事物,毋庸置疑,它也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大体上说,中国的井田制度是从夏初开始的。以后经过夏、商二代以至西周这一段一千多年的历史而达到充分发展。进入春秋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的、经济的各种原因,井田制由全盛而走向瓦解。这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萌芽,并逐渐成长起来。到了战国时期,井田制出现了全面崩溃之势。相对的,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则日益取得统治的地位。至秦统一中国以后,井田制遂完全为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所代替。总的说,井田制是和中国奴隶社会相终始的。  相似文献   

7.
唐代均田制是具有广泛影响而又常见的一个基本概念,关于唐宋时代的许多重要见解都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但从《天圣令》复原的唐《田令》可见,田令不是均田令,把田令等同于均田令是在史料残缺情况下的误认。文章逐条分析足以代表唐代官方言论的《唐代诏敕目录》,没有任何诏敕把本朝田制称之为均田制。从唐宋人的主流言论来看,也没有把唐代田制称之为均田制。唐人认识中的均田其实只是均税,与制度无关。考之均田制研究史,则可以发现,均田制只是一种由日本学者建立的学术解释体系。这对于我们重新思考唐代经济史、唐宋历史乃至中国古代史都有重要意义,可以提示给我们新的思考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序论:土地私有制论者在均田制性质、地位的解析中所遇到的困难近年来我曾数次申述对我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结构的总体看法。自春秋战国以降,在井田制渐趋瓦解的同时,各类私有土地开始出现并逐步增多,至秦汉终于形成了国家土地所有  相似文献   

9.
<正> 一定阶级的政策,一般表现为该阶级为实现特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法是实现统治阶级政治的重要工具,是统治阶级政策的条文化、具体化、定型化。因而,法与统治阶级政策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共性,两者之间既不能相互分割,又不是相互对立;它们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不同部分,有区别,两者之间既不能相互代替,又不是相互等同。  相似文献   

10.
关于西周井田制问题,郭沫若先生的观点是:“井田只是公家的俸田,这是土地国有制的骨干”。“井田制是有两层用意的:对诸侯和百官来说是作为俸禄的等级单位,对直接耕种者来说是作为课验勤惰的计算单位。(《奴隶制时代》第29、31页)。去年《历史研究》第二、三期发表了金景芳先生《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商榷》的文章,不同意郭老关于井田制的上述观点,认为中国的井田制就是欧洲中世纪的“马尔克”公社;井田制的形式就是孟子的“八家共井”。我并不完全同意郭老的井田说,但尤觉得金先生的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不仅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也与军阀之间的内讧有很大关系.在这次运动中,工人、农民、商人等相继投入,军界也参与进来,吴佩孚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北洋军阀内部所发出的异声,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骁将,他支持五四运动的行为令人费解.经过深入探究,我们了解到他心灵内处的民族主义爱国情结是他支持五四运动的根本动因;军事力量与政治权力对比的不均衡,是吴支持五四运动的又一原因;为直系崛起捞取政治积累是其支持五四运动的根本目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吴佩孚支持五四运动的原因是复杂的,所以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评价这个历史人物,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土地私有合法化进程中的中央集权政体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炜 《晋阳学刊》2005,(5):69-74
分封制、井田制解体的过程恰恰是土地私有、郡县制确立的过程。井田制既是政治分封的基本单位,也是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赋税制度的基本单位。分封制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张力是井田制解体的根本原因,而井田制自身所具有的二重性又使其自身的瓦解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动荡,将土地治权从各级地方权力实体中剥离出去,土地私有合法化,地方政权结构官僚化,源于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在广泛的政治领域中解体,一种不同既往的新型的集权专制政体在土地私有合法化的进程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3.
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 在蒙古族民间文学宝库中,还有丰富而又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蒙古族人民是勤劳而勇敢又富于幻想,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人民,他们不仅善于“歌以咏志”,而且也善于创作出想象丰富的故事,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共体裁来说,有充满传奇色彩和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故事;行反映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和斗争生活的传说;有嘲笑、讽刺僧俗封建统治阶级的机智人物故事;有短小精悍而又优美生动的童话和动物故事。就共内容来说,涉猎的生活面极为广阔,绝大多数都是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以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的阶级感情、思想倾向、民族习俗,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相似文献   

14.
均田制的前史,就是计口授田。或者不如这样说,计口授田是在贫富贵贱间不太悬殊、阶级关系不太紧张情况下的一种均田制;而均田制则是在贫富贵贱间已经相当悬殊、阶级关系已经相当紧张情况下的一种计口授田。中原汉人的计口授田,秦简中已有反映;拓跋族的计口授田,拓跋珪时已经实行,可是正式的均田令到元宏时才颁布。所以,计口授田的情况往往比较宽松些,而均田制就必然要打折扣,有时是很大的折扣。但不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衰荣枯,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与此相联系,精神文明的状况如何,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精神状态怎样,社会风气如何,民风如何,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从中看到国家或民族兴衰的趋势。本文试图从古罗马的兴衰,特别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史实中,分析其与精神文明状况的关系。一“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既然各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占统治地位,那他们的风貌习尚和品德就不能不影响整个时代。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的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当然是压迫、剥  相似文献   

16.
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共产主义建设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它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完成的,而是要依靠许多代人才能完成。并且,它又一定能够依靠革命事业接班人,一代一代承继下去,千秋万世,永无穷尽。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传宗接代”,一种是反动统治阶级的“传宗接代”,一种是无产阶级的“传宗接代”。历史命运决定,反动阶级的统治无论延续得多久,终有一天要“断宗绝代”;而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7.
论唐朝土地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在唐中叶以前,曾出现过数次由国家颁布并推行于全国范围的田制,如西周的井田制,战国的授田制,曹魏的屯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北朝隋唐五朝的均田制等。然自唐中叶以后,历宋元明清八九百年,却再未出现过任何种类的全国性田制。由此可见,唐中叶是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其影响深远。以往的研究,注重经济关系多,研究国家政策则甚鲜。  相似文献   

18.
<正> 孔子和陶行知是教育史上对教育哲学有卓越贡献的两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具有内在连续性。陶行知创造性地批判、继承、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建立起新的理论体系,为现代教育哲学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作一初步探讨。一、重新认识孔子,重新认识陶行知历史上常有这种现象,当一个伟大人物或一种进步学说出现,不仅不能被社会接受,反而遭受冷遇甚至攻击。统治阶级对伟大人物和进步学说除了打击之外,则往往进行歪曲、篡改,然后用来为自己服务。孔子作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历史上大多数统  相似文献   

19.
关于武则天的评价问题,近年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把她看作历史上反动的人物;另一种认为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本人虽然基本上同意后一种看法,但对于仅仅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上去肯定武则天的論点,却有所补充。武则天在唐初实际掌握政权达半世纪左右。我们认为,论断一个政权所起的作用,不能只看这些政权有没有通过军队、警察、法庭或监狱以实现统治权力,无论那个国家,统治阶级既掌握了统治权力,他们或多或少总要利用这些权力为统治者服务。有些  相似文献   

20.
《理论界》2015,(10)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的本质是实现统治阶级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国家的两种基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社会主义之前的国家以前者为根本职能,而以后者作为实现前者的手段。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对于国家本质和职能的论述蕴含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指导原则,即维护广大劳动者利益、遵循政治统治职能向社会管理职能复归的历史规律。我国当前简政放权政策是对这两条原则的践行,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和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