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师生之间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学生"新其师,信其道",才能"乐其教".教师要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从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们,把微笑面容、鼓励和期待带进每一堂课,千方百计地创设和谐、融洽、快乐的课堂气氛.对于差生,要随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的鼓励.老师要时时处处给学生做表率,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使学生乐于和老师交朋友,也乐于和这门学科交朋友.  相似文献   

2.
王咏梅 《科学咨询》2009,(22):81-81
教育是既教书又育人。有一首歌这样唱:万物生长靠太阳。学生是一棵棵小树,他们的成长需要阳光。而老师的关爱就是学生成长需要的阳光。学生需要老师的关心,需要老师的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科夫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去换位思考,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学生的感受,把自己当作学生,给学生阳光般的爱。  相似文献   

3.
靳万萍 《科学咨询》2003,(12):29-29
第一,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使其"亲其师,信其通" 热爱学生,融洽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存在教育.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满腔热情地爱学生,使他们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可信,才有利于沟通师生感情,形成乐学的氛围;同样,也才可能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善教知爱生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我认为一个善施教化的老师首先应该具备三颗心:即爱心、耐心和用心.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笑着面对学生,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精神饱满,减少沮丧,获得成功.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做到不偏爱,不歧视,不放弃.与每个学生交朋友,经常与各类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多给后进生一份爱心,一份耐心,一份用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都是对后进生莫大的鼓励,多为后进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他们是可以进步的,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首先应该教会学生成人,以自己的德去感染学生,以高尚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道德修养良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郭礼雪 《科学咨询》2010,(14):10-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的高速发展,由社会迅速变迁而带来的问题也相应增多。由于父母外出创业、打工,小学“家庭托管学生”已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长期托管在别人家中,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家庭托管学生,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孩子,要让他看到大家对他的尊重,更要加强与其亲人的沟通,多营造“家庭式”的校园文化,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既教书又育人.有一首歌这样唱:万物生长靠太阳.学生是一棵棵小树,他们的成长需要阳光.而老师的关爱就是学生成长需要的阳光.学生需要老师的关心,需要老师的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科夫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去换位思考,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学生的感受,把自己当作学生,给学生阳光般的爱.  相似文献   

7.
李松林 《科学咨询》2008,(12):59-59
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珍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就不为池塘一样,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位数学老师如果只是单纯传授知识而去上课,从不关心、爱护和研究自己的学生,即使他们的课讲得再好、教学水平再高,教学效果也是难以预测的.因此,老师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唤起学生对师长的爱,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最终借助好感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那么,如何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的情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呢?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从某种角度说,爱就是包容、理解、鼓励。“包容”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崇高精神。泰山不辞沃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理解”是春天的暖风,冬日的阳光。人与人之间,因为有理解,才会有心灵的沟通,理解万岁!“鼓励”如和煦春风,能使人迷途知返。一位教育家说过:“给我一声鼓励,我能改变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兴趣,他才会乐于学、主动学。所以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无疑为农村学生创造了最佳的英语学习环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竞赛、游戏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激活课堂,使得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班集体师生共同进行的活动。巴班斯基则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师教得怎样,则要看学生学得如何。在口语交际课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在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了还要会用。一、满足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需要在教育和教学中是否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区分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标志之一。上口语课时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愉快的情绪,让他们认为上口语课是件快乐的事,从而充分调动其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既教书又育人。有一首歌这样唱:万物生长靠太阳。学生是一棵棵小树,他们的成长需要阳光。而老师的关爱就是学生成长需要的阳光。学生需要老师的关心,需要老师的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科夫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老师,  相似文献   

12.
愉快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没有师生间的爱心,就没有愉快教育。教师关爱学生所形成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基础。教师关心、爱护、鼓励、欣赏学生,既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学习、对人生充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年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融洽,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均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一、提高自身素养 处理好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才会端正品行,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影响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其次,具备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协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有个性的人才.最后,在教育教学中深钻业务,勇于创新;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进取;不计名利,乐于奉献.学生将来能否适应社会,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尊严、需要肯定……”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如同冬天里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对孩子的尊重,会重新树立起孩子学习、生活的信心,甚至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作家是为作品而活着”。而我可以这样说:“教师是为学生而活着”。做一名教师,就得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学生,对优生要爱,对后进生也要爱,对全班同学都要爱,要平等的爱,要发自内心的爱。我们的教育急切呼唤着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平等交往”,教师要带着独特的眼光和不泯的童心去体察和探究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并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只有带着满腔的热情的爱,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感受孩子的纯真心灵。一、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首先应以平等的原则对待学生,要弘扬“俯首甘…  相似文献   

16.
一位优秀教师的宽容、尊重、理解并真心爱孩子,老师多一点爱心,我们的孩子们也一定会带给你预想不到的惊喜。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应高于友爱、齐于母爱。本文作者就自己多年来教导学生的经验,详细说明了如何“用心引航”教育学生。师德就体现在对学生深深的、不图回报的爱。廉价的爱是要什么给什么、真正的爱,不是你帮他点火取暖,而是给他一把柴刀,让他自己去打柴:给他火柴,让他自己去点燃生命的火焰。  相似文献   

17.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要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起码得有爱心,同时要有爱心必须得有一定的原则和技巧。我认为,作为一名真正喜爱学生的教师,应懂得怎样去处理好“爱”。爱应当有目的性。教师热爱学生不限于个人间的感情,而是出于事业的要求,出于教师高尚  相似文献   

18.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干不好教育”。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要有一颗广博宽容和善于理解的爱心、一种爱岗敬业和耐心细致的责任心。在教育和管理中倾注更多的爱心,培育他们健康成才;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带着学生不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是无形的力量,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每个人都需要爱”,一个简单的“爱”字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内容。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思想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要用爱心去浇灌每一株幼苗,把他们培育成参天大树;要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的高速发展,由社会迅速变迁而带来的问题也相应增多.由于父母外出创业、打工,小学"家庭托管学生"已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长期托管在别人家中,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家庭托管学生,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孩子,要让他看到大家对他的尊重,更要加强与其亲人的沟通,多营造"家庭式"的校园文化,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