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色年华》2008,(5):31-32
青春热线编辑: 你好!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最近特别烦。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很闹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并出很大的动作和声音。我一听见他们大声地笑就很烦,有时都想冲上去和他们打架。  相似文献   

2.
红枣女孩     
陕西省佳县是中国最贫困的县之一,由于常年干旱,水比油还贵,红枣是佳县唯一的农作物。2008年,我来到佳县羊圈山村希望小学,给孩子们上作文课。我在北京皮皮鲁讲堂讲课时,会通过抽签的方式抽到一位学生,这个孩子坐到我身边,我和其交谈5分钟后,当着孩子们的面写一篇《郑渊洁眼中的某某某》,让孩子们通过大屏幕目睹我的写作全过程。这样的教授写作文的方式,见效很快。  相似文献   

3.
从一季花开悟一世人生何田以手写心花儿与少年附近上学的孩子们常常抄近路穿过我父亲的园子,把里面的花摘走。一天早晨,当孩子们再路过时,一个男孩问:“我能拿一枝花吗?”“你想要哪枝?”我父亲问。孩子选了最洁白的一枝郁金香。父亲继续说:“它是你的花了。如果把...  相似文献   

4.
“感谢贵刊创办的这个栏目,在给贫困的孩子们温暖的同时,也让我有了一次反观自己的生活的机会。当我看到300元就可以帮助一个小学生完成一年的学业时,我的心猛的一颤,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一餐简单的饭、几条普通的烟……举手之劳,便能给他人如此大的帮助,是我一直在忽略着的。寄去600元,略表寸心!” 感谢上海宝钢的孙先生及其他20位好心人对本刊的支持和对孩子们的一片善心。 我们谨代表孩子们向来自天南地北的爱致敬。  相似文献   

5.
纵箱分腿腾越是支撑跳跃运动的典型动作,它可以发展人体的弹跳力,培育人的勇敢、顽强精神,深受青少年学生的欢迎。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它。原因何在呢?我认为,一是学生身体素质差,基本技术不扎实;二是心理素质差。很多学生在高而且长的器械面前,望而生畏,怕这怕那,犹豫畏缩,欲跳而又不敢跳。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运用动作迁移规律,加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和诱导性练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要完成纵箱分腿腾越这个动作,有力踏跳与充分展瓜、鱼跃是关键。这两个关键动作必须在良好的身体素质与较熟练…  相似文献   

6.
您不是我的生身母亲。 我的老家在河北沧县东花园村。37年前,您便是从那里来到北京,来到我们身边,把我们抚养成人,与我们相依为命。 86岁那年,您突然间倒下,没有留下一句话。您去世的第二天清早,我走进您的房间,我打开您的柜门,看见里面您的衣服一件件都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仿佛您只是出去买菜,只是出一趟远门。您没有给孩子留下一点儿麻烦,哪怕是一件脏衣服、一条脏手绢都没有!在您人生灯盏的油将要耗尽之时,您想的依然是孩子们!孩子们!什么是母亲?这便是母亲!母亲!  相似文献   

7.
在游历全球后,我被一个现象震撼到了:地球上所有的教育系统都有着相同的学科金字塔。我总想肯定有某个地方会例外的吧,可是无论到哪儿都是这样。塔尖是数学和语言,向下是人文学科,艺术在最底端,全球普遍如此。差不多在所有体系当中,艺术类学科内部还存在等级高低之分,通常情况下美术与音乐在学校中的地位要比戏剧和舞蹈高。在这颗星球上没有一个教育系统会像上数学课一样天天给孩子们上舞蹈课。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这样?我觉得这很重要。我知道数学很重要,但是舞蹈也一样重要啊。如果获得允许,孩子们可以整天跳舞,我们也是。我们都有身体可以跳,不是吗?  相似文献   

8.
词典的故事     
阿来 《中外书摘》2009,(11):59-60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复式教学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还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  相似文献   

9.
历向荣 《职业》2011,(5):180-181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作为身体运动的艺术,舞蹈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人的潜能和情趣,很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并喜爱。特别是寓教于乐,富有童趣的少儿舞蹈,更以其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在趣味高尚的审美和艺术世界中畅游,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10.
现实教学生活中,总有个别学生常常被冷落、孤立。我从这样的学生身上,想起了小时候的我,因为做学生时的我曾经感受过那种滋味和心情,那是苦涩的,是心酸的,甚至是绝望的。从事教育事业十四年来,我一直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贫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孩子、特殊学生,我想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让孩子们在平等、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学开车文琴到美国探亲,最初两个月走亲访友,日子好打发,待该看的、玩的日程告一段落,孩子们休假也结束了。一人守家,顿感寂寞难捱。我闹着要回国,回到我那热闹又富有人情味的中国之家,可是孩子们不答应。为了留住我,孩于们决定:教妈妈开汽车,安排每周现场...  相似文献   

12.
骆昌芹 《当代老年》2009,(10):35-35
对我来说没有哪件事比送孙女上学更让我高兴的了。早上6点半,我走出门外,看着左邻右舍的孩子们走出各自的家门,快乐地奔向学校,像清晨乍现的露珠,在薄雾中晶莹闪光。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大街小巷,转眼间变得缤纷多彩,孩子们一个个活泼得像天使。我所熟知的握在我手里的那双小手就是一只小小鸟,在晨风中上下翻飞着。  相似文献   

13.
杨新周 《老人世界》2014,(12):27-27
我的家乡是献县泛区四十八村,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常年闹洪水。所以,孩子们早早学会了游泳、划船、捕鱼、织网……  相似文献   

14.
玉瑞 《老人天地》2013,(7):34-34
虽然孩子们已经成家立业,也当了父母,但在我眼里他们仍是孩子,总想对他们的生活琐事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看法。可是当面数落他们,肯定很尴尬,我就用手机短信和他们进行无声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孩子们心里必须有这样一个概念.学习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学习习惯一旦有了雏形的时候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做到持之以恒。特别是“说”,由于缺乏真实交际的场景。很容易导致半途而废.这时就特别需要孩子们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潢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日本托老所     
75岁的若木宽子是个有儿有女的老人,她每天都来托老所,“孩子们工作都挺忙,离得又远,我生活能自理,一个人住没问题。在托老所有朋友可以聊天,唱歌,很热闹,我喜欢这儿。”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爱孙翔翔,今年八岁,上二年级。小家伙聪明伶俐,电脑玩儿得好,尤其是和我对打游戏,脑子反应快、小手动作疾,搞得我手忙脚乱,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每每我都是他手下的败将。  相似文献   

18.
最美的书包     
乔叶 《华夏少年》2007,(6):62-64
每当看到孩子们背着印满了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去上学,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相似文献   

19.
郑思涵 《职业》2023,(2):55-57
<正>作为一名世界技能大赛新翻译,我在集训和参赛过程中始终以坚定踏实、精益求精、不留遗憾的态度,与团队并肩奋斗,携手共进。回顾这次比赛,我想用三个“特别”来形容我对此次参赛工作的收获和体会。 特别的缘分我与世界技能大赛相识在特别的缘分天空下,拥有这样的经历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一个发生在夏令营时候的故事。对于孩子们来讲,夏令营是一段特殊的经历,前几天孩子们会特别地想家,有的同学睡觉的时候躲在被窝里还会悄悄地抹眼泪。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很快就打成一片了,各个小组内的成员也会格外亲热,这些都很正常。但是随着大家相处时间的拉长,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情况:夏令营里有个男孩子叫彭赫,今年10岁了,他长相俊朗,因为在营里年龄较大,又懂事,就被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