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话稿作为领导同志在会议上传达信息、阐明事理、部署工作的书面载体,要达到吸引听众、说服听众、影响听众的目的,就必须注意表达的艺术性.在讲话稿的写作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数字、术语、格言、事例等,可以丰富讲话内容,增强说服力量,增加文章辞采,使领导更好地展示个人的文化魅力,形成独特的讲话风格,给听众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讲话产生强烈的鼓舞力和号召力.本文试就如何通过引用增强讲话稿的表达效果作一点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孙玉茹 《领导科学》2003,(12):34-35
领导讲话在形式上虽然更多地体现为一人讲、大家听,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是一门向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进而激发人们心灵共振的艺术。因此,讲话有“磁性”,使听众能听得进去,那只是取得了初步效应,而真正高水平的讲话,不仅能让听众用耳朵听,还能让听众的心和你的心一起跳动。那么,领导讲话怎样才能激起听众心灵的共振呢?语言与听众的口味一致大凡聪明的领导,在讲话时总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否则,即使职位再高,讲的话再重要,如果讲话时不看对象,只是自顾自地叽里呱啦,那么听众对你也只能是敬而远之。因此,领导讲话前,必须了解是对什么人说…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如果领导讲话不看对象、不分场合,总是一脸严肃相、一副官员腔,大话无边,空话连篇,官话十足,套话没完,听众就会听而生厌,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而善于“入乡随俗”的领导,不仅能够通过讲话迅速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而且还会增强讲话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巧用称呼,倍感亲切。领导与听众由于职务上的差异,客观上容易产生距离感,如果领导讲话时再居高临下,更容易拉大彼此的距离。因此,领导讲话开篇的称呼很重要,不能张口闭口“同志们”,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使用恰如其…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讲话要达到吸引听众、说服听众、影响听众的目的,就必须注意表达的艺术性.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数字、格言、事例等,可以丰富讲话内容,增强说服力量,增加文采,更好地展示个人的文化魅力,给听众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使讲话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本文试就如何通过引用增强讲话的表达效果作一点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开展工作,离不了开会;开会,离不了领导讲话.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开会情景:主持人宣布,欢迎某某领导讲话!伴随着掌声响起,只见某某领导拿着现成的文稿,郑重其事地念起来,而台下的听众却是心不在焉,有的打呼噜睡觉,有的闭目养神,有的交头接耳开"小会",有的则走出会场到外面蹭跶……因此人们把这种场面的"领导讲话"戏称为领导"念话".  相似文献   

6.
张松祥 《秘书之友》2011,(11):32-34
领导讲话作为布置工作、提振士气、传播思想的重要手段,在党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常工作中,为什么有的领导讲话使人如饮甘露、回味无穷,而有的领导讲话使人昏昏欲睡、味同嚼蜡?究其原因,除了领导者本人工作能力、个人魅力等使人产生敬畏感和其语言表达技巧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讲话稿内容空洞无物,思想苍白无力,语言干瘪无味,表述逻辑不清,营造不出一种足以扣住听众心弦的讲话“气场”。  相似文献   

7.
作为领导,经常出席各种集会,有时有准备好的讲话稿,有时可能没有讲话稿,你只是以列席者或听众的身份出现在集会上,而临时又需要你出来讲话,怎么办? 一要认真听他人讲。作为领导,不管你参加何种集会……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听有的领导讲话的时候,会觉得心情很愉悦,而且很快就能领会并接受领导的意图;而在听有的领导讲话的时候,则会觉得很压抑、很烦,不想听。在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上,我们可能会把原因归结为领导者不同的语言魁力和讲话艺术,其实,领导者态势语言艺术的运用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有的领导干部喜欢讲话,逢会必讲话,凡讲话必然长篇大论,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领导身份。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领导台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听众台下昏昏欲睡无精打采。领导干部热衷于讲"长"话的根源在于,不动脑筋、不看时机、不珍惜与会者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有的领导干部喜欢讲话,逢会必讲话,凡讲话必然长篇大论,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领导身份.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领导台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听众台下昏昏欲睡无精打采.领导干部热衰于讲"长"话的根源在于,不动脑筋、不看时机、不珍惜与会者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领导讲话是口语表达的一个比较高级的形式,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高智商活动。除了原意传达上级指令的报告讲话外,其他单项工作的讲话与即席讲话,都可以显示出一个领导的真实水平。有的领导讲话既有新意,又富有深刻的内涵,既表述得明明白白,又给人以全新的启迪,使听众入耳入脑入心,不时由衷地爆发出阵阵掌声。而有些领导讲话只看重形式上的完美,处于演讲表演和论述评价的最表层,偏重于手势上的潇洒自如、语音上的标准规范、语调上的抑扬顿挫乃至结构上的精巧安排、用语上的准确时髦等,却忽略了讲话内容的充实、深邃,尤其是忽略了理性…  相似文献   

12.
领导讲话的机会很多,但效果却千差万别,有的领导讲话确实能够鼓舞士气,使人精神焕发,有的则会使人垂头丧气,叫人看不到希望。出现如此明显差别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二者对讲话分寸的把握不同。如果领导在讲话时分寸把握得不好,尽讲一些大道理、过时的老话甚至是不合领导身份的话,就会……  相似文献   

13.
即席讲话是领导者讲话的一种方式,在领导者全部讲话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比如,领导同志在汇报会、座谈会、记者招待会等场合的讲话,一般都是即席讲话。即席讲话是一种艺术,这是领导与群众之间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和沟通关系,体现领导者随机应变能力与分析总结问题水平的大好时机。精彩的发言,可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令听众动容,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一些领袖人物的著名演说之所以能产生巨大力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饱含哲学智慧,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毕竟,只有思想才能穿越时空,使人的精神得以振奋,生命价值得以提升。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的领导讲话富于哲理,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有的领导讲话则十分枯燥,让人听了索然无味。那么,如何让你的讲话更富哲理性呢?打造平常生活高品位,让讲话形神兼备。有的领导讲话要么官腔十足,照搬教条,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缺乏生活气息;要么鸡毛蒜皮,东拉西扯,漫无目的,思路不清晰,主题不突出,给人“一地鸡毛”的感觉。事实…  相似文献   

15.
领导讲话是领导者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领导者管理水平的重要表现。领导讲话要讲究艺术性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若单纯为追求讲话艺术而刻意设计艺术形式,反而会显得矫揉造作、牵强附会。领导讲话所追求的艺术是实用艺术。一个领导讲话的微观性目的很多,具体的场合会有具体的讲话目的,但其最终目的是要做到使讲话内容深入人心,使听众心服口服,从而感染听众,促使其按照领导者的意图行动。这一目的就决定了领导讲话应该具备下列四个方面的特征。领导讲话应追求语言的朴实无华、感情真挚。一个人不可能没有情感,只要他一开口,总是在试图以自己…  相似文献   

16.
蒋文昭 《领导科学》2003,(11):30-32
领导在演说时,只有自始至终都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听众“听得进”、“听得懂”、“乐意听”,使听众与领导者达到思维同步、情感共鸣,这种演说才是高质量的演说。反之,演说抓不住听众,听众不想听、不爱听,这种演说无疑是低效或无效的演说。领导要想提高演说的成效,就要在“抓住听众”上下功夫。内容出新,抓思维。领导演说要抓住听众,就要激活听众的思维,使听众的思维活跃起来,自觉跟着领导的演说思路走。要做到这一点,内容出新是关键。内容出新就是要提出新话题、发表新见解、使用新材料,有超越一般、不同凡响的观点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牵…  相似文献   

17.
领导讲话是领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领导者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报告,在一些重要场合的演讲、致词,在某些重大活动中的谈话、发言等等。不仅讲话种类多,而且涉及内容广:有的重在分析形势,提出任务;有的重在总结工作,表彰先进;有的重在阐述理论,报告情况;有的重在表示礼仪、纪念、祝贺,等等。  相似文献   

18.
孙玉茹 《领导科学》2003,(16):38-39
悬念,是文学及影视艺术中常用的一种吸引人们往下看的手段。领导讲话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能巧用悬念,便能在极短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听众的情绪,使人想听、爱听,收到增强讲话的“磁性”、引人入胜之效。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设置悬念呢?提出问题,吸引注意提出问题,是讲话中设置悬念最常见的方法。讲话者向听众提出问题后,并不急于回答,只是为了引起听众的注意,之后再围绕这一问题组织讲话内容,等悬念解开后,也就完成了回答的任务。在向干部们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某地宣传部长开篇便说:“其实关于‘三个代表’的内容大家早就烂熟于心…  相似文献   

19.
讲话是领导的必修课,它既是反映领导综合素质的“明镜”,又是群众评价领导水平的“量尺”。领导讲话切忌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或人云亦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讲话和写文章的道理很相似,一样要注重反响、效果,一样要讲究遣词造句,一样要有“起”、“承”、“转”、“合”。“起”:设点悬念,吊起听众的“胃口”这里所说的“胃口”,即一种欲罢不能的兴趣,也是领导讲话的最佳切入点。一般来说,领导讲话或做思想工作大都是比较严肃的主题,政治色彩较浓,原则性、目的性较强,由于题材、体裁的限制,生动性、艺术性则稍弱。因此,领导…  相似文献   

20.
话风折射作风,群众是最好的听众。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讲话怎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掌声?笔者认为,讲“五话”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