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完善国家助学贷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实施人才战略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但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方式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2.
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着信息对称,在贫困生认定、信用约束、贷款回收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拓宽资助覆盖面,减轻贫困生的经济、精神负担;“绑定”贷款学生及其家长,信用约束、催还款等贷后管理得到改善;有利于高校回归本位,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贫困生认定依然模糊;贷款供给仍然不足,覆盖率十分有限;还款期限仍然偏短,个性化资助效果不彰;生源地“土政策”的掣肘,资助中心自身运作困难重重;贷款风险管理主体错位;金融生态不良,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推进有诸多负面影响等劣势与威胁。面对各国政府对学生贷款等“民生问题”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贷款出现“国有化”趋势以及我国各种金融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建设等“市场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的机会与前景,作为主要承办行的国开行,今后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产品和管理等方面还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防范风险,建立三段信用联结的新模式,推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实施,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日渐显现,引发人们对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深入思考.当代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在诚信教育上受到了高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因此,高校应构建完善的制度、创造和谐的环境,促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成绩斐然,但也有明显的不足,而它的不足恰恰又是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优势,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必要的,对于补充、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加大资助所有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源地助学贷款具有自发性、商业性、多样性的特点,实践表明,推广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可行的;应该明确定位定性、扬长补短,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同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相比,在贫困学生认定、贷款办理手续和贷后管理等方面优势突出.但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还应该在贷款宣传、财政负担、政策扶持、还款期限、学生道德教育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受到了广大经济困难学生的普遍欢迎,但这项惠民政策远没有充分发挥其积极效果,需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激励保障机制、约束惩罚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促进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源地助学贷款在部分省份的实践表明,其资助效果与激励作用都比较明显。教育的生产功能和信号功能,正如物质世界的“波粒二象性”一样,也是同时存在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既能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也有助于外在信号的增强,因而它能实现人力资本的“量子跃迁”。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十余年的探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奖、贷、助、补、减五个方面内容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助学贷款在其中占主导地位。我国目前的助学贷款有两种模式:一是就学地助学贷款模式,二是生源地助学贷款模式。通过对二者内涵和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可以明确二者的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为推进我国助学贷款在更广范围内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该文分析了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列举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优势。在进行对比研究后。笔者认为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小、切合实际、责任明确。是助学贷款中的最佳选择.应成为资助贫困生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生源地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制度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重要补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支持教育新的探索方式。本文将围绕当前实施的新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开展的情况,结合笔者所在的甘肃省实际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的完善和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提出一些自己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教收费制度和学生资助政策的普遍实施,学生贷款制度作为资助政策的中心,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自从1997年国家助学贷款试行到今天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效果并不理想.文章从我国助学贷款的性质分析入手,探讨学生贷款难的根本原因和制约助学贷款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解决瓶颈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是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补充,是后者运行欠佳背景下探索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新形式;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在贷款条件、利息、额度、用途、贴息、风险补偿和还贷时间等方面与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相同,同时具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包括贷款对象、贷款发放办法与贷款条件,贷款的用途、额度、期限、利率,贷款的担保等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助学贷款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助学贷款信用现况不佳、大学生诚信意识淡漠、诚信环境不佳、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法制空白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助学贷款政策本身不完善影响其执行效果、我国的个人信用系统不健全、商业银行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压力影响其放贷积极性、还款期限短,就业形势严峻,学生还款压力大,导致还款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生源地助学贷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入学难和高等学校财务压力大等问题,但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若干问题。对问题分析的结果表明,高等学校在提高生源地助学贷款时效性上,应充分认识其所承担角色的动态性,并就此开展积极有效的工作,以确保助学贷款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锋  刘冬梅 《南都学坛》2005,25(3):109-111
国家助学贷款已开展多年,然而执行情况并不理想,造成助学贷款难的原因很多。入学地商业银行办理助学贷款过程中对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产生了各种忧虑,银行没有开办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结果。只有改入学地助学贷款为生源地助学贷款,才有可能解决长期困扰学校、学生、银行的这一难题,使贫困学生顺利圆自己的大学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商业助学贷款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商业助学贷款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完善商业助学贷款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商业助学贷款的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政府信用市场管理体系、建立全社会诚信教育体系、建立商业助学贷款失信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7.
助学贷款政策能够有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完成学业,但由于政府、高校、银行等部门执行不力、管理缺失、经营不善及部分学子缺乏信用等原因,导致助学贷款无法实现良性循环。应加快立法进程,进一步明确政府、银行、高校、学生的责任;建立个人信用信息与银行卡信息、个人账户信息等相连接的手段,强化信用管理;加强信用教育,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培养个人素质,从源头上解决人的信用危机这一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存在着大学生助学贷款难这一现象 ,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信用的缺失 ,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加强信用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助学贷款的分类,通过对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政策分析,阐述了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的特点,以及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成因,论述了建立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必要性,并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手段。试行几年来的情况并不理想,银行普遍不愿加大放贷的力度,原因很多,但大学生的信用问题成了深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最大障碍。必须加强大学生信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