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成才与就业》2014,(9):57-57
艺术软陶、Kittv香皂、无纸油画、手工巧克力、新鲜牛奶片、美味蛋挞……年幼的你,是否好奇这些艺术品和食品的制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俄语中,表情、情感、评价三个概念密不可分,他们经常叠加在一个词的语义中,有时表情成分在词义中占优势,有时情感、评价成分在词义中占优势。俄罗斯语言学家把语义中包含这三个成分的俄语词汇称为"情感-表情词汇"。俄语中情感-表情词汇数目众多。它们是人们表达感情、进行评价及事物的态度的重要手段。深入研究情感-表情词汇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表情性的审美诉求,是现代散文在颠覆古代散文审美价值之后所建构的全新美学意蕴;散文形式的本真表情性,表现为一切形式的整体寓意与诸多形式中赋予主体意象以抒情指义,即“人的发现”与个体生命意识的自由呈现。  相似文献   

4.
费尔巴哈的“宗教”情感和传统的宗教情感有本质区别,是费尔巴哈作为一个无神论唯物主义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试图建立“新宗教”取代旧宗教,实质上是要建立新的哲学取代旧的哲学,也意味着用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他反对宗教,但不否定宗教的精华,实质是反对过时的旧的思想、理论。他提出的用爱的情感取代宗教的思想,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情感的作用、获取和应用入手,阐释出饱含情感的播音创作是唤醒、激活文字生命力的过程,进而提出播音创作中积累、调动情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教师必须加大感情投入。  相似文献   

7.
歌唱表演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其灵魂在于创作者、表演者及欣赏者的情感创作。而贯穿于歌唱表演中的情感则是歌唱演员的演唱风格、气质、面部表情及语言夸张表现的综合体现,也是演唱者的情感体验、生活体验和艺术体验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从今年春夏以来,各式腰带始终不问歇地出现在T台上,一时间腰带似乎成了百搭单品,人皆有之,但因为秋天身上的衣服稍厚,不当的搭配很可能会有反效果哦,下面向你推荐几个秋天腰带的搭配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电视画面运动的讨论中,有好几个概念都存在彼此牵连、界定不清的问题。为了廓清思路,更好地指导实践,可从拍摄的角度起用一个新概念——“固定拍摄”,以便与传统的“运动摄像”概念形成呼应;从后期剪辑的角度,则可以起用一对新概念——“静态镜头”和“动态镜头”,以适应观众对画面的把握方式;同时,对传统的一对概念“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相应地需要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和把握。最后,对与“运动摄像”相关的一系列容易让人误解的传统概念、术语也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辨别。  相似文献   

10.
文中哈萨克诗歌进行了探讨,对诗歌中的“我”进行了科学定义,论述了在诗歌中正确用“我”会对诗歌读者产生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疯狂英语"培训班的魅力有增无减,这类培训班一般气氛较为活跃,师生之间沟通较多,较为注重情感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试从情感因素着手分析"疯狂英语"教学的一些特色以及这些特色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13.
网络时代青年群体在网络上建构的情感景观,如“喷喷群”与“夸夸群”等,其机制一是通过情感符号,达成情感的表层通约;二是通过情感剧场,投入沉浸式情感体验;三是通过情感消费,演绎“快感逻辑”。其本质却是一场“孤独的欢愉”。情感本体论认为情感不仅是以往认识论上与理性相区分的感性,而且是哲学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一种世界观,即情感是个体存在于世的最初方式。以情感本体论的新视域,有助于洞悉网络时代青年群体“孤独的欢愉”的本真性:情感是个体介入世界的一种见解与态度,“孤独”是个体化时代人的“原子式”生存境遇的呈现;情感是一种与他人发生关联的交往实践活动,“欢愉”既是倦怠社会的反面,也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连接性不足在虚拟空间得到有效补偿的方式;情感是个体应对世界的一种生存策略,“孤独的欢愉”便是对竞争与规训的现有体制的逃避与抵抗。不过,我们必须明晰青年群体网络上建构的情感连结终究难以真正克服个体在现实世界的孤独。因此,青年必须积极克服“群体性孤独”,建构“关系式生存”,从而达至在现实世界中真正的“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火”词语的情感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中抽象情感是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日常语言中用“火”词语来表达情感在英汉两种语言相当普遍,探究其意义产生和拓展的理据是揭示两种语言情感概念系统异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的“情感说”建立在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并推及人生观。他认为,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表现,好的作家只有具备高洁的情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传世名篇。在人生中,情感的稳定指向是趣味,一种高级的趣味,必然关乎伦理,关乎宇宙人生。总体来看,梁启超的“情感说”试图建立“小我”与“大我”之间的桥梁,推崇一种超功利的人生态度,将崇高与“无我”当作人生的追求,因此,“情感说”就具有了深刻的人生论美学意义,体现了终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在后现代思潮的推动之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学界兴起了一股研究情感的浪潮。可到如今,学界对情感人类学的界定及对其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均莫衷一是。西方人类学家对“大人类学”的构想曾存在于北美与欧陆,但在历史的发展中却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文章旨在勾勒出西方情感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当下东西方情感人类学研究与发展的现状。从情感人类学的视野展开对西方人类学历史与现状的论述,对我们重新认识“西方”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研究借助质性访谈和自传社会学的方法,探讨了寒门子弟在社会阶层流动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结果发现,寒门子弟在突破阶层束缚过程中呈现出复杂性情感体验,这种情感既包括被孤立的体验感、发展偏狭的苦恼,也包括成绩带来的荣耀、试图扭转底层世界的凌云志等。“农村出身”的情感体验体现出了自我定位上的快乐与苦闷并存、家的定位上的亲近与疏离共在以及情感结构上的明朗与隐匿交织等特点。超越这种矛盾化情感体验的束缚,既需要社会构建更民主公正的阶层流动体系,也需要寒门子弟持续生成奋斗成就感。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性的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次课改改变了以往音乐学科将训练技能技巧放在第一位的做法,而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在歌唱教法中,只有一句话:"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并没有提到发声技巧训练,到初中时为"自信地、有表情地歌唱".这体现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理智与情感》独特的文风和语言能力使其成为众多读者追捧、学习的对象。在此试图从德里达的翻译思想出发,从原文、译本、意义和指向方面探讨译者的主体性、不同的翻译版本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录片的心理内容及要义仍然是戏剧性的。本文从电视纪录片特有的镜头构成入手,对当代几部较具风格的电视纪录片及其创作选择进行分析,寻探电视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和戏剧要义的轨迹,通过《摩梭人》等作品的示范性分析,我们看到了电视纪录片镜头语义与戏剧性言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