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可激活宪政体制内的协商民主资源。在现行宪制框架内进行法治整合,将政治协商制度与相关政治制度有机衔接,是人民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必然之路。但是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与制度衔接不畅、基层组织不健全和纵向系统不完善、代表性偏低与实效性不足、协商内容不确定与协商程序不规范等法治障碍。应当明确政协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法律地位,加强多种制度之间的衔接,并且健全基层政协组织机构,优化政协委员的代表机制以及规范政协参与的程序性机制,以期在人民政协的体制框架内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实政治中协商民主的发展具有内源性。政治协商缘于抗战时期多元政治主体寻求共识的需要,在新中国政权建设和重大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当今中国政治发展的生长点。目前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党际协商和政协协商,属于国家政治层面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3.
数智化时代为人民政协发挥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提供了增权赋能的新契机。文章基于数字政协组织建设和委员履职能力建设的双重视角,分析了数字政协的现实逻辑、制度逻辑、治理逻辑、技术逻辑,探讨了数字赋能政协的具体形式与途径,建构了数字政协的运作机理。客观地看,当前数字政协建设面临一些现实困境:数字鸿沟显著,数字协商壁垒突出;政协各层级之间联动不强,数字协商机制不够畅通;政协委员数字素养能力不足,数字协商效能不高。应立足新时代背景,加强数字政协建设:破除数字协商壁垒,推进数字协商民主发展;创新协同驱动,健全数字协商体制机制;提升政协委员数字素养,促进履职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命题,明确了人民政协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渠道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主渠道作用,必然要求进一步扩大人民政协的影响力。根据人民政协的整体情况,尤其是市州以下政协组织的情况,扩大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必须着力解决好一些政协组织不敢发声、不善发声、不能发声、不会发声的问题。当前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从加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高度,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和实质,去掉各种思想杂念,发扬民主,勇于发声,发出好声,为民发声,扩大声音。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治协商具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政党协商是当代中国各政党间的党际协商,政协协商是当代中国社会各界公众代表层的社会协商,二者在协商的主体、协商的路径、协商的时间和协商的具体形式等方面有着各自较为鲜明的特色,但二者协商的目标是相同的,协商的客体是相似的,协商的主体是平等的,并且都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前提,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两种协商形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制为核心的新型民主形式,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实践,具有坚实的实践根基和相对成熟有效的现实运行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大代议民主与政协民主协商相结合制度、政府公共决策的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协商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湖南政协云作为政协协商治理的载体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开展政协云协商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形式创新的研究,可弥补政协理论研究的空白。湖南政协云平台对协商治理的理论内涵创新,突出体现在形成了"平台+(模式+技术)"的协商治理能力现代化模型;对协商治理的形式创新,可梳理为"以政协委员为中心探索为民履职的新路径"和"以云平台为基础开拓服务的新方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新要求。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政治协商制度,它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协商民主发展的丰富的制度资源来源于我国现有的政治制度。地方政协协商民主工作应紧密结合时代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建立协商民主的制度规则和运作程序;明确协商民主的内容,完善协商民主的形式;完善协商信息通报、协商意见督办落实制度,促进协商意见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协商民主的质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政协组织,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真正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加快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需要树立"平等协商"理念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这是政协协商民主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建立和完善执政党与政协的决策协商制度、人大与政协的立法协商制度、以及政府与政协的决策执行协商制度,这是搞好政协协商民主的关键;需要推进政协协商民主法制化建设,这是政协协商民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根据政协章程的规定,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拓展和延伸,是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以多种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概括性…  相似文献   

11.
在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上,郭锡龄副主席批评铁路部门并引发争论.值得思考和总结:这一事件在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为人民政协如何履行好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三大职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政协的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中心,才能使政治协商职能发挥重要作用;政协委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在参政议政上有所作为;政协会议只有不断扩大对新闻媒体的开放,才能增强民主监督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提高协商民主的效能,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必须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机制,增强政协参加单位和个人的民主协商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政协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不断得到规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政协在履职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比如,立法协商问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出现的民主新形态,在我国取得了制度保障、实现形式、政治效果等方面的成果,也存在协商民主的实体制度与程序、协商机制、基层民主协商、监督机制等方面不完善、不健全、不到位等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有着强大的内在动因,要坚持党的领导,立足我国国情,综合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推进制度建设。通过坚持和完善政治协商制度,推进协商实体及程序上的制度化设计,健全政社决策协商机制,创新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完善协商民主监督机制等措施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5.
界别问题之所以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是政协组织的基本单位、政协性质的集中反映、政协职能的履行主体。学界有关界别与界别协商的理论探讨,可分为有关界别概念的讨论、有关界别主体的讨论,以及有关界别协商性质与特点的讨论等方面。界别问题的重要性与特殊性赋予了以上学术研究以不可替代的价值,为界别协商在协商民主制度中独特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思想资源,而这些理论探讨如何反过来作用于政治协商民主的实践,则是今后有关界别与界别协商的研究所应尤为着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在从统一战线到多党合作、从群众路线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中,在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矛盾以及借鉴和创新等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通过独特的制度设计,推动了党际协商民主、党内协商民主、社会协商民主和公共协商民主四种形态的形成。前两者是领域的横向展开,更多体现的是政治协商民主;而从政治协商民主到社会协商民主、公共协商民主的演进则是层次上的纵向深入,展现的是协商民主从国家政治层面发展到国家-社会互动层面,再到国家-社会-公民互动层面的逻辑递进。中国式协商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制度形式,也是对人类民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与协商民主的研究,是抗日战争研究中的一个新视角。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协商实践与政治协商概念的衍生,都直接与抗日战争时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社会共识,及以党派协商合作共同抗日的政治共识相互交织,紧密联系,由此构成了抗日战争与一定程度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实践——协商民主的核心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协商民主与中国的政治发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是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和加强参政党建设的价值选择和制度选择。在未来国家治理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从单向集中型政治协商转向双向互动性协商民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公民社会的培育,促进协商民主的发展。同时,要充分认识,参政党在推进中国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中具有极大的特色和优势,其民主党派要搞好协商民主,推进中国的政治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和重要发展,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也是推进现代治理的重要举措。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契合现代民主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等要求。文章分析了制约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主要因素,提出要从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进程序化法制化建设以及政协自身建设等方面,切实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政治协商实践发展的逻辑必然。我国《宪法》从序言到正文、从国家根本制度到公民权利义务等篇章的具体条文对协商民主作了系统的规定,协商民主有深厚的宪法规范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发展,协商领域不断拓展,从政治协商、政党协商走向社会协商和公共政策协商,协商民主由民主形式深化为制度实践。依宪法为基石的协商民主呈现制度化和程序化、协商方式日益拓展及基层民主协商渠道日趋活跃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