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辉振 《金陵瞭望》2011,(24):24-24
今年6月15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调研时指出,大学和地方是有机衔接、共生共荣的。金陵科技学院立足于南京,创新性地推出“南京战略”.对接南京发展,无疑成为地方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共生共荣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2.
许宏 《金陵瞭望》2006,(22):12-12
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南京作为中国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要把提升国际影响力作为战略取向.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这其中。旅游国际化是南京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就是要让南京这座旅游城市在国际上富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和魅力.具有高质量的国际旅游环境.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拥有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能为游客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服务.真正成为国际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3.
舒建平 《金陵瞭望》2006,(24):35-35
市第十二届党代会指出.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实施“跨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南京。这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做好农村体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体育工作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为民服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跨江战略”.实施“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构建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南京服务。  相似文献   

4.
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相适应,目前,我国大学文化研究大致存在“大学文化+思政教育”型、“大学文化+高校发展”型、“大学文化+地方社会”型和“大学文化+地方文化”型四种研究模式,其显著的特点是立足高校,试图以高校文化建设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在不同程度地遭遇现实的冷遇后,“融入机制”“对接模式”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突围激情开始走低,大学文化研究冲出校园的尝试多以回归校园告终.全球竞争文化转向的背景下,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价值和意义凸显,将大学文化建设和研究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中,将敞开一度被遮蔽了的大学文化建设和研究的国家战略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卫国 《金陵瞭望》2011,(19):15-16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二届二十二次全会上.市委对南京“十二五”科学发展作出了《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要求全市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这一方面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抢抓创新型经济发展第三次机遇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牢牢确立了南京在全省“两个率先”中带好头、转型升级上作示范的发展路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这“十二个字”.不仅是南京未来发展的战略举措.更是指引高淳转型跨越、幸福赶超的战略导向。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进行全面深化“双学双争”主题实践.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06,(1):17-17
“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4.2%,实现了在“九五”末突破于亿元基础上的翻番,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十五”期间,南京积极探索有效发挥省会中心城市比较优势的新途径.深入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文化南京和绿色南京五项战略.加快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南京发展的特色更加鲜明.综合优势更加显现。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巨的历史任务。这个任务很自然地落到地方高等学校肩上。地方高校应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结合自身的实际,努力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成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地,成为创造和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的先锋;动员全体师生投身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06,(1):27-27
2005年.南京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教育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全市基本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教育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同类城市的先进行列。与“十五”初期相比,教育发展实现“三个翻番”(农村教育综合投入翻番、高中毕业生升入高校人数翻番、优质教育资源增长翻番)、  相似文献   

9.
“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一曲江苏民歌《茉莉花》唱响大江南北。在南京市委实施的“跨江发展”战略中.茉莉花的故乡六合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区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服务和保障“跨江发展”.让和谐的春风吹遍了茉莉花故乡。为此该院先后荣立了集体二等功.被南京市委表彰为“法治南京为民办实事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0.
许宏 《金陵瞭望》2005,(23):28-29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南京加快建设“旅游强市”的起步之年。2006年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核心,即建设旅游强市;推进两个计划,即新旅游倍增计划和旅游质量提升计划:实施三大工程.即旅游社会促进工程、旅游竞争力促进工程和旅游投资促进工程:启动六大战略。即城旅互动战略、旅游标准化战略、旅游国际化战略、旅游品牌化战略、旅游信息化战略和旅游区域化战略。具体指标是,2006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449.3亿元人民币,增幅达到20%。  相似文献   

11.
重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深化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应树立核心素养本位的课程观,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本依据,增强课程综合改革意识,实现对接与关联,进行综合评估,加强“隐性”课程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通识教育课程实施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如 《金陵瞭望》2008,(22):88-89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先后提出并实施了多项重大发展战略,其中“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等五大发展战略,深刻地影响了全市人民的生活。而推动这些发展战略走向深入,并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创新南京”战略,则将在更高层次与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影响南京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战略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高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聚核化是针对过度多元化和过度规模化的组织进行重新整合,使其回归“主业”的一种管理战略。我国高校经过一个时期的迅猛发展,有过度多元化和过度规模化的倾向,实施聚核化战略管理是一种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聚核化的着眼点与渠道应是高校战略定位、制度供给与学科建设的聚核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地方高校既是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挑战.地方高校如何应对挑战,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之路,已成为一个事关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文章探讨了地方高校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着重讨论了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发展战略,特别强调了"突出特色、立足地方"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行业特色弱化、发展动力不足、国际化程度不高”等困境。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应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所属行业特点,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师资发展目标,坚持“非均衡发展”与“错位发展”的原则配置教师资源,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众多大学把国际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之一。地方高校如何顺应这一潮流,借助国际化发展提升实力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以鲁东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践为例,对当前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问题予以阐述,以期为地方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方高校的发展策略问题 ,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对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对的机会和威胁 ,制定抓住“天时”,抢先发展 ;利用“地利”,办出特色 ;营造“人和”,增强素质的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浦纪宣  蔡轶 《金陵瞭望》2011,(24):25-27
7月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在市委十二届二十二次全会上.深刻分析南京新一轮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战略选择.明确提出了“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的全局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乡村振兴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遵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以文明对接、城乡融合和中外互鉴作为基本导向,从历史、现实和比较的维度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向度、实践路径和场景模式,并尝试回答乡村振兴“为何提出”“如何操作”“以何为鉴”等问题。中国乡村振兴具有自身独特的实践基础,必须在传统与现代文明对接过程中,合理借鉴乡村振兴的域外经验,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改善乡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区域化已经演变成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作为"教育大省",河南地方高校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大众化背景下,河南地方高校要顺应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的呼唤,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准确定位,发挥优势,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狠抓内涵,提高质量,实施内涵发展战略;根植区域,立足行业,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强合作交流,做到强强联合,实施抱团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