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组轩 《金陵瞭望》2010,(24):83-83
六合区横梁街道把排查信访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主动服务群众.积极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以“三改三变”从源头上深入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引导党员干部在促进和谐上创先争优。  相似文献   

2.
周宇航 《金陵瞭望》2010,(15):75-75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将纪检监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对信访件,局主要领导亲自抓,件件有批示,次次听汇报.对重大信访及疑难问题亲自组织力量进行查处,跟踪指导研究,跟踪问效。一抓到底。二是信访排查到位。建立了信访接待室,健全了系统信访工作网络.建立了信访受理及信访件管理等制度.定期召开信访联席工作会议。三是综合分析到位。  相似文献   

3.
刘爱华 《社区》2012,(17):32
针对社区小矛盾纠纷较多,特别是邻里关系、夫妻矛盾、家庭纠纷等较多情况,桂林市灵川县八里街片区工作委员会从抓业主委员会调解、社区志愿者调解、社区调解委员会调解、片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调解四个方面入手,把处置关口前移,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向事  相似文献   

4.
周宇航 《金陵瞭望》2010,(14):75-75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将纪检监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对信访件,局主要领导亲自抓,件件有批示,次次听汇报.对重大信访及疑难问题亲自组织力量进行查处。跟踪指导研究。跟踪问效,一抓到底。二是信访排查到位。建立了信访接待室,健全了系统信访工作网络,建立了信访受理及信访件管理等制度.定期召开信访联席工作会议。三是综合分析到位。  相似文献   

5.
基层群众自治原本是人民调解制度的设计初衷,但在运作实践中却被裹挟进国家的维稳治理格局中。剖析人民调解是如何被裹挟进维稳中去的内在逻辑问题,有助于理解并处理好维权和维稳的关系。对基于贵州省桐乡的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发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民调解是这样被逐步推向维稳最前沿的被卷入基层维稳治理格局的内在逻辑表现为:首先,国家通过“一票否决式”的淘汰赛机制将乡镇政权“吸纳”到维稳中,并赋予其维稳的职责、目标和任务;接着,乡镇政权通过再造“因事而定的”乡村关系,把维稳任务分解、下沉,将村庄拉进维稳治理中;最后,乡镇政权通过制度设计(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技术保障(即依附于村干部身份的调解员)来最终实现人民调解与维稳的“焊接”,从而最终把人民调解推向基层维稳治理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正常人或者精英人物上访,非正常人或者边缘人上访通常更能够挑战常规体制、反映出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治理机制发生转型,家事纠纷溢出村落并通过信访制度的转化机制成为信访事件。信访制度将不属于信访对象的人与事吸纳进信访维稳体系,导致信访渠道壅塞,信访制度功能变异。只有划定信访制度的边界,建立健全信访的识别、信息共享、分类解决和终结机制,才能恢复信访制度的活力,发挥其正向功能。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处置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各类风险.实现处置工作的低成本、高效率.是摆在各级信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引入信访成本意识.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法轩 《金陵瞭望》2009,(19):63-64
近年来.秦淮区人民法院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司法为民要求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通过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息诉息访体制.较好地缓解了涉诉信访.促进了审判工作.为建立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司法基础。2008年。该院被评为“全市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暨春风化雨工程先进集体”、“奥运期间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9.
合理有效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在基于江西省三个地区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江西社会矛盾排查工作的现状,提出了从整合资源、重视基层力量、发展经济、畅通渠道四个方面创新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信访问题是社会矛盾的窗口,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情况下,信访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从信访的角度来研究快速转型期的社会矛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根据2005—2009年台州市党政部门信访基础统计数据、分类数据、信访资料等资源,通过客观理性的科学方式并运用统计分析等手段,进行社会矛盾的研究,以期为当地党委政府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易永春  王建强 《社区》2010,(10):40-41
在城市街道社区一些发生矛盾纠纷、事故案件的单位,常常听到有人讲,没想到还会发生这样的事。看来,想不到,工作就难做到,矛盾事故问题发生也就不奇怪了。如果我们能及早地查找矛盾纠纷事故的苗头隐患,把矛盾纠纷事故的苗头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就能掌握平安稳定工作的主动权,有效地预防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从城区街道社区基层单位平安维稳工作实践体会看,查找矛盾事故苗头隐患通常有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信访制度的雏形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从那时起它作为表达民愿、参与政治和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殊手段,在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信访制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人权救济方式,它的功能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迁。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信访体制不顺,机构庞杂;信访功能错位,责重权轻;信访程序缺失,立案不规范以及信访人的法律救济意识淡薄等诸多原因,致使信访作为一种非诉救济方式却很难再实现其化解纠纷、救济权利的目的。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对信访制度进行必要的反思和重构,不断规范信访制度,通过对中国古代、近代信访制度的考察,进一步探讨中国信访制度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国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一些较好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在技术手段、目标设置与治理格局诸多方面呈现出新型治理意蕴。但实际运行中,由于当前基层综合治理体制组织资源、制度资源的薄弱,导致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和结构面临了诸多困境和问题。从根本上看,农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一项社区公共服务,同时也属民生法治领域的治理范畴。由此,在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下,必须建构与农村社区法治需求相适应的民生法治体系,以“共治”为思路推进政府、社区与居民依法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以“民生”为前提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矛盾纠纷治理,以“法治”为保障努力把社区矛盾纠纷的解决纳入法治化轨道,从而形成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实现以民生法治为导向的基本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与群众、个体与社会组织等各种主体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个人利益,而往往是群体利益,化解难度不断加大。新时期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正确处理、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迫切需要健全多管齐下、全面系统的矛盾源头预防预警机制,健全和完善及时调处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拓宽和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15.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面对改革深水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创新社会雏稳思维,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切实回答并解决好“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巩固和扩大实现中国梦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社会维稳思维创新具有内在关联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社会维稳思维创新的价值基础、基本要求及其路径选择。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社会维稳思维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好新时期社会维稳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孙晓艳 《社区》2013,(4):34
2012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街道建立健全了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机制,加强治安防范体系建设,进一步维护了辖区的"大稳定"。组织街居干部、社区党员、义务联防员、和谐促进员、信息员、社区民警收集社情民意、排查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建立了"大排查"机制;在街道信访接待中心设立"亲情调  相似文献   

17.
由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内部矛盾纠纷逐渐呈现社会性、广泛性、深刻性、群体性、特殊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和表现形式。因此,做好排查调处工作是正确处理高校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及群体性事件的首要环节,是维护高校稳定及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党、政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稳定与排查调处内部矛盾纠纷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把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高校设立相应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排查调处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坚持走群众路线,重视对教职工的教育引导工作,充分发挥综合治理的效应,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信访的本质是公民维权与化解纠纷机制,如今信访却越来越面临着困境,不仅不能解决社会矛盾,反而加剧了矛盾;更日益与司法权威相冲突,成为建设法治社会的阻碍。信访作为“本土资源”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也有着政治与法律的渊源,但急需被纳入法治轨道。我国信访法治化的总体目标是构建科学的纠纷解决机制与公民权利救济机制,以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信访法治化的具体改革思路为:明确制度定位并制定《信访法》;加强普法教育;建立诉访分离制度并树立信访制度的权威;要与人大制度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9.
信访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国外并没有信访或者信访制度等名称,但有类似的机构和制度。当前,我国信访形势依然严峻,信访状况不容乐观。传统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利益表达诉求的需要,以及公共管理领域缺乏善治,成为导致当前信访状况的重要原因。应在党的领导下,将信访问题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并积极构建"大维稳"、"大调解"、"大信访"等三大格局,从而使之得到妥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20.
王京 《社区》2010,(13):29-29
巴陵石化城区有近2000名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他们不仅要面临就业困境,还要面对家庭生活的难题。针对这种情况,巴陵石化城区社区信访办把服务和帮扶作为信访维稳的重点,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注重情感维稳。在健全维稳台账的基础上,城区社区建立了干部定期下访制,做好一对一、一人一事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