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第一次给艾美丽上课,便是教她认识自己的名字。 2006年春天,我在市里办了一家普通话培训班,学员多数是客家的生意人,同北方人做生意,苦于普通话会听不会说,来我这里学点儿普通话,交流上也方便一些。  相似文献   

2.
佟方录 《社区》2014,(31):62-62
荷兰人抠门,我早有耳闻,但具体“抠”到什么程度、哪个段位,前不久我才是真正亲身领略了一回。到了荷兰不久,我的荷兰朋友伊森就邀请我一起共进晚餐,为我接风洗尘。伊森是我去年在荷兰做工程时认识的,他很喜欢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高凯 《社区》2009,(5):16-16
我开始阅读的时间比较晚,我是九岁才上的小学。上学前我不但一个字也不认识,而且连“报名”是干什么都不知道,以为报名就是平时和小伙伴们用双手捂着嘴巴玩的“公鸡叫鸣”的游戏,以至于姐姐已经给我办完报名手续,我还嚷嚷着要“报鸣”呢!这是真事,每每想起识字前的这个笑话,就觉得脸红。  相似文献   

4.
“傻”娘     
林青 《百姓生活》2011,(4):25-26
我的妈妈叫罗素华,是一名军嫂,她个头不高,淳朴憨厚。2009年,我大学毕业,有单位与我签约,眼瞅着我家多年贫困的生活即将缓解,娘却要我参军入伍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5.
朱娜伽 《社区》2014,(31):42-43
以诚心换真情2005年3月我从一名幼教工作者转型为社区工作者,从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到面对各种类型的居民,每天接触的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的考验。我决定把对孩子的一颗爱心化作对居民的一片诚心,用心对待每一个来社区的居民,做好每一件事,以自己的诚心换取居民对我的真心。  相似文献   

6.
昨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测试。我感觉这次内容太容易了,分数肯定差不了,所以内心美滋滋的。下课后,我蹦蹦跳跳的,在走廊上神气地走来走去。别人问我考得如何,我压抑住内心的狂喜,故意重复着:“考得不好。唉,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李荷卿 《新少年》2013,(10):16-17
七岁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我搬去和奶奶一起住。最初,环境的改变让我很不适应,我想家,想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8.
姚遥 《新少年》2009,(1):87-87
我5岁时,有—天和小伙伴在家里捉迷藏。轮到我藏时,我让她等在屋外,关上房门。我在屋里东躲西藏。这时看见床上放着—个大整理箱,厚厚的布面上印着五颜六色的小花,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房子。我想,藏在这里面,她肯定找不到我。于是我便把拉链拉开,把脚先伸进去,随后整个身体钻了进去,缩成一团,整理箱勉强装下我。我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把拉链拉上,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9.
吴名 《人生与伴侣》2007,(11):26-26
19岁那年的秋天,我借邻居家的自行车去参加朋友聚会,结果兴高采烈地玩到半夜,散场下楼后却发现,自行车已经不翼而飞。我不敢回家,怕遭到脾气暴躁的父亲暴打,于是就死乞白赖地缠着进藏贩蔬菜的小叔带我进藏。  相似文献   

10.
关于名师,想说的应该很多,鉴于名师已成社会公器,冒昧说几句吧。进入脑海的,是若干个“不要”与“要”。 不要多吃多占。名师的多吃多占现象相当严重,甚至非常严重。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而一些名师的贪婪度却很是无餍。先进教师是我的,特等奖金是我的,外出交流是我的,提拔做官也是我的。总之,名师的虎皮一上身,所有好处都是我的。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的一句话,送给这等名师比较适合。他说,“不要把桌上的钱都拿走。”  相似文献   

11.
陈洪娟 《社区》2008,(4):55-55
我10岁那年,父母离婚,我随父亲一起生活。 离婚后的父亲对我漠不关心,他常和一些浓妆艳抹的女人混在一起,每天都是到了深夜才回家。我经常吃些剩菜剩饭,一些好心的邻居看不过去,时常会接济我一些。他从不为我辅导功课,原本在班里一直考第一的我,成绩一落千丈。父亲的脾气越来越坏,我稍有不慎就会遭到他的打骂。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时,我都又羡慕又嫉妒。  相似文献   

12.
“谦让”     
大年初一,我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毕,又狼吞虎咽地吃了早餐,跟着爸爸妈妈去大姑家拜年。其实对于我来说,拜年就是去收压岁钱。  相似文献   

13.
原以为“农民工”短视,没想到在“退保”这个大问题上,我们都一样的“鼠目寸光”!我原来在广东东莞工作,因公司不景气,我在北京找到了工作。趁着在新单位上班之前,我回到东莞,准备把我自己的养老等社会保险转到北京来。  相似文献   

14.
高中毕业后,我来到了大上海打工。五月的一天,我认识了刘峰,他也来自湖南,现在是一家中型超市的老板。也许是他乡遇同乡,我觉得两人谈起话来共同语言还真不少。我发觉,自己不知从什么时候越来越牵挂、关注刘峰的踪迹了。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中考后,我意外地收到了上海市园林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母亲极力反对,因为她简单地认为搞绿化如同种田一般,非常辛苦。但我并不这么认为,觉得要抓住这机会去闯出一番天地来,母亲拗不过我,最后我如愿进入了园林学校。  相似文献   

16.
燕子 《人生与伴侣》2008,(10):35-35
老公有一大堆男人的毛病,比如好吃懒做.油嘴滑舌哄着你为他干活。吃鱼永远挑刺少的那边,还煞有介事地说,多刺部位更加鲜嫩,留给老婆享用。不过,他在床上还算得上是个体贴的好男人,同居时他耐心开发我这片懵懂的处女地,婚后一直尽心尽力,和白天的偷奸耍滑全然不同。我被他宠惯了,甚至有点宠坏了,每次都想达到能让我尽情释放的完满结局.如果偶尔没达目的,我不是气哼哼地不理他,就是满脸的失落委屈,弄得他又是道歉又是自责,用他的话说,是“自私自利,罪该万死”.  相似文献   

17.
何杲 《新天地》2016,(7):56-56
我是一名国企退休职工,今年77岁。
  2009年,我七十大寿,一部智能手机闯进了我的退休生活,那是孩子送的寿礼。款式新,屏幕大,功能多,我打心眼里喜欢。可是,那花花绿绿的图标我看不懂,几十种功能我不会用。不要不合适,撂一边又不甘心,逼得我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学”。两个月后上网看新闻,查资料,发邮件不成问题了,扫码、录音,上QQ,发微博也不在话下了。  相似文献   

18.
晓篱 《人力资本》2008,(1):36-37
中午接到老板的教育,明确地表示对我的失望,掐指算来,到这家公司也有大半年了,是时候该总结一下了。 这是我出道以来换的第一份工作,公司很小,14个人。老板能力很强,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全力辅助。我的角色包括:采购、人力资源、项目管理、技术支持、市场策划、商务谈判、法律顾问——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能力原来如此强悍,万金油啊。当然,我也希望自己能锻炼成多面手。  相似文献   

19.
记得,小时候,我的书包是单肩斜背的军绿色布包。临上学的前一晚,母亲用红棉线在上面绣了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刚开始,我嫌难看,不愿背,母亲却说:怎么会难看呢?雷锋都是背这样的书包啊!我一听,半信半疑,就勉为其难的背去了学校。到了学校,老师以及高年级的学姐、学哥们都嚷嚷:“吆!雷锋来了!”我一听,便高兴得不得了。后来,那个书包一直被我背到磨出了洞。  相似文献   

20.
我们这地方,称叔父为“小爸”。从我记事起就听爷爷说小爸是位南下的“大干部”,但不知是个什么样子,只是常听大人们念叨他寄回的家信。我稍大一点后,小爸便经常给我来信教育我好好学习,好好做人,还不时地给我邮寄一些书籍和文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