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略篇     
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第一次接触",其对于求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一个招聘信息的发布可能会吸引上千份的求职简历,然而这其中能得到他们眷顾的最多只有20%。简历的淘汰率非常之高!职场如战场,求职就是一场战争,如何在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占领成功制高点,简历就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制作简历,在战略上我们要认真准备,恪守原则;在战术上我们要注意包装,强化细节,如此才能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2.
简历的处理     
简历制作好了也投寄出去了,求职的前期准备就结束了吗?不,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没做,那就是简历的处理。除了要保留一份复印件供今后参考外,还要将寄  相似文献   

3.
写简历,是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的第一课。简历写得好,能为你创造机会,相反,不得要领,装帧得再美也会变得求职无门。本文对如何写好一份简历进行分析,让每一份简历都能开口说话。  相似文献   

4.
孙炯 《成才与就业》2013,(20):44-45
找工作,什么最重要?很多人会说"经验""能力""关系""运气""简历"或"面试技巧"等,却鲜有提到"态度"。为什么态度很重要第一,态度决定速度。一个连简历都粗制滥造的求职者,缺乏的是认真的态度;一个总是将过错归咎于他人的求职者,缺乏的是负责的态度;一个永远羡慕别人"路子粗""运气好"的求职者,缺乏的足积极主动的态度……求职态度会在求职时通过各种细节表现出来。态度不端正,求职之路必然受阻。一家世界500强的外企招聘部门助理,要求并不高,却在面试了十多位求职者之后才选中一个。这  相似文献   

5.
细节决定成败。在求职面试中,一些细节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应聘者的印象分。培养自己处理细节的能力,应该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开始。且看以下案例:  相似文献   

6.
媒体链接     
求职切勿上网滥发简历应届毕业生网上求职,最需克服“全面撒网”溢发简历的问题。“不要过多地投递简历,找准自己的目标再发。”在四川大学日前举办的校园招聘会上,中国人才热线剐总裁黄路真如是说。他还介绍道,与现场招聘相比,通过网络求职很便利,且无成本,但网络的虚幻,使应届毕业生很难判断招聘信息的真实与否,加上近两年网上求职毕业生的增加,很多学生便随意滥发简历信息,造成用人单位堆积大量应聘简历,流失的人才信息也随之增多。黄路真认为,网上求职与现场招聘的成功率差不多。为避免在简历筛选中落马,应届毕业生发在网上的简历一定要真实详尽,还需经常刷新,切勿随意滥发简历信息。《天府早报》  相似文献   

7.
又到应届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在求职过程中,简历无疑是求职者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工具,它决定着能否获得面试机会。不少求职者觉得自己的简历做的不错,但即使"海投"出去也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本文中,一些企业资深HR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谈如何写出一份能吸引人眼球的简历,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网上应聘已经成为大学生求职的一个重要方式。与传统的求职方式相比,网上应聘大大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和特点,如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简单快捷等。从制作电子简历、制作个人主页和网上面试三个方面介绍了大学生如何进行网上应聘。详细讲述了制作电子简历的技巧,个人主页的整体规划和制作过程,网上面试要注意的细节和面试技巧等。希望对广大毕业生的网上应聘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黄磊 《成才与就业》2011,(24):30-31
曾经有一位德国学者做了一项实验,虚构了三种不同的求职简历:一部分是贴了俊男美女照片的简历,一部分是没有贴照片的简历,还有一部分简历贴的是相貌丑陋的求职者的照片。最后的结果是,贴了俊男美女照片的简历求职成功率高达86%;没贴照片的简历求职成功率是60%;贴了丑陋照片的简历求职成功率只有20%。实验的结论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但确实反应了当前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现代社会对个人形象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良好的形象有利于个人在职场上的发展。日前,上海戏剧学院服装与化妆教研室主任徐家华女士应邀在"东方讲坛"开设了一场题为《塑造个人良好的职业形象》的专题讲座,现将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读图     
《成才与就业》2011,(5):2-2
求职"微简历"悄然流行 只要在微博上搜索求职、求实习等相关字样,就能找到一连串的信息,其中既有用人单位发布的招聘信息,也有求职者打出的求职信息。职业指导专家认为,"微简历"随着微博应运而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旧式简历繁杂冗长的弊端,言简意赅地表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易引起招聘单位的关注,但微博求职也要注意验证信息真实性,防求职陷阱。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作家王海鸰的新作《新恋爱时代》,其中有一段关于求职简历的情节令人深受启发:主人公沈画为了找到一份好职业,从表姐那里结识了某公司高管海潮。一天,沈画带着简历去找海潮,海潮看了沈画的简历后很不满意,认为她做得太花哨。他对沈画说,简历不能设计得太另类,能说明情况就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一般都有一个"形象预设",大部分单位还是喜欢朴实一点的。简历要简而有"力",才能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相似文献   

12.
求职技巧     
《成才与就业》2012,(Z2):57
很多正在求职的毕业生都会感叹职场竞争激烈,投出去的简历总是石沉大海,感觉不错的面试常常没有下文。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处理问题的难度越大,复杂程度越高,越是讲究技巧和方法,求职也是如此。事实上,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总体上供大于求。从实际情况看,就业和再就业的人员数量  相似文献   

13.
一位从事服装设计的朋友告诉我,薄、露、透是现代时装的流行趋势。在人才市场,如果将简历比作求职者的外衣或者包装的话,笔者认为它同样需要薄、露、透。薄。简历是求职者的敲门砖,简历做得好不好,关系到求职者能否取得面试的机会和求职的成败。一些没有经验的求职者总误认为简历越长越好。一  相似文献   

14.
贺欢是某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不俗:曾担任校论坛"南湖虫子"的版主、学校辩论协会会长、校辩论队成员、外语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等。流利犀利的口才、丰富的活动组织能力、热门的专业,再加上帅气的外表,贺欢从来没担心过自己找不到好工作。早在2008年4月,贺欢就提前参考了一些求职网站上的简历形式,为自己做好一份简历,并且做  相似文献   

15.
求职旺季,经常有很多求职者对投简历表现得很迷茫:“安静老师,作为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采用哪种方式投递简历比较好呢?是直接在诸如中华英才网这样的网站直接使用网站的工具在线投递?还是自己通过电子邮件投递?  相似文献   

16.
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直接影响着求职成败。然而,不少求职者对简历不太重视,认为简历就是写自己的经历,"记流水账,没什么花头"。因此,在招聘现场,常会看到这样的简历:有的是从某招聘网站直接下载而来,网站的水印还留在上面;有的太"简"了,只写了时间、工作单位、岗位;有的则太长,基础岗位就描述了三页纸;还有的简历上用的照片是大头照,甚至有错别字……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后续的面试邀约几率,因为用人单位人事可以从一份简历中,看出求职者最基本的职业态度。试想哪家单位愿意录用一个连简历都马虎应付的人呢?  相似文献   

17.
海云 《今日南国》2009,(3):17-17
这里说的转行可以有三种理解:1转换行业;2.转换岗位;3.转换行业和岗位。很多朋友转行求职遇到的问题首先就是简历问题。网上很多的招聘信息,都要求一点,相关工作经验。很多人虽然对新行业有一些了解,但更多朋友对这些行业毕竟了解不是太深,而且简历上也没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所以,很少有公司通知去面试。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广州恒大足球队在2013亚冠联赛中夺冠,恒大集团主席许家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可是你不知道吧,他当初南下深圳求职应聘并不顺利。当初大学毕业,许家印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工作。干了8年后,他当上了车间主任,可是不安分的心,催促着他南下深圳寻梦。这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因为家人都不同意,所以开始求职时他非常慎重,尤其在求职简历上他狠下了一番功夫,能不能找到工作、能不能找到好岗位,这第一步非常重要。许家印把自己关在屋里写简历,开始写了3页,觉得还不够全面,写到5页时,感觉有点意思了,可还是觉得不够分量,又加到10页,看着自己的"大作",他觉得这样还差不多。晚上睡觉时,许家印辗转难眠,想着未来,即激动又害怕,于是又想到了自己的简历,"还得加一些",要把自己的优点和成绩  相似文献   

19.
正转眼进入"金三银四"求职旺季,很多应届毕业生未雨绸缪开始了求职之旅。今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求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有的学生早早联系好了实习单位,以求得工作经验,有的学生早早准备好了简历,一到双休日便  相似文献   

20.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身经百战的应届生们,自然不会放松对"简历"这块敲门砖的精雕细琢。虽然说简历的精美程度与实际能力并无直接关系,多数面试官也不会仔细阅读你的简历,但毕竟简历决定着你能否获得面试机会。笔者根据多年的招聘经验,给正处于求职调整期的毕业生们如下建议,希望大家在2015年的求职中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