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权激励绩效与股权结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激励绩效与股权结构间的关系分析对股权激励制度的推行意义重大。运用分布滞后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中在相关的年份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公司进行的全样本的动态研究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股权集中度降低;在注意提升内部人持股比例,加大激励力度的同时,提高了股票的流通性;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当年的股权激励绩效与公司第一大股东、前五大股东、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股权激励绩效与国有股比例、非流通股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非国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和内部人持股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股权问题研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股权性质的认识,直接决定着对国家与企业产权关系的界定.股权的内容及其特征表明,它是不可归类于所有权和债权的一种公司法上的权利,是所有权由静态占有向动态利用的转化.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的过程中,应当树立起股权观念、公司法人所有权观念及所有权向股权转换的观念,解决好股权行使及股权配置中的具体问题.股权观念的变革及国家股权运作模式的完善,是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必由之路,也是奠定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构建股权分置前后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差异的理论模型,然后结合Logit和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对股改前后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进行了专门的比较研究.结果证明,股权分置制度下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股权融资,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则更倾向于债权融资.这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有较明显的影响,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有逆转趋势.本文的实证研究还发现:公司的破产风险、公司盈利能力和公司前五大股东的股权集中程度等其他因素也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有较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不同控股权性质(国有控股与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通过消除非流通股同流通股的制度性差异,进而提高了上市公司绩效;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事关企业成败的关键。动态股权制通过制度安排实现了人力资本有形化、有形资本股权化、股权资本货币化,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本文采用假设检验等方法对股权激励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对比检验发现:股权激励实施有助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业绩增速提高,也有助于上市公司进行成本控制,但是可能带来费用增加。同时本文通过事件研究和组合投资等方法对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不同公告对股价短期影响和股权激励实施后相对行业长期超额收益进行实证测算发现:股权激励董事会预案对股价的冲击最为显著,股东大会、实施公告和行权公告等依次减弱;股权激励实施之后1-24个月中公司相对所在二级行业具有显著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外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管理层的长期激励问题。从以美国经验为主的国外经验来看,对公司管理层实行长期激励的主要方法是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本文在探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措施对股权激励带来的影响及目前对股权激励计划的争论,并提出了有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需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企业不同,中国上市公司普遍表现出股权再融资偏好,以往相关研究缺乏从公司治理结构最深层的因素--特殊股权结构视角对股权再融资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1999-2003年中国沪深A股实施股权再融资的样本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有性质控股股东的行政层级与股权再融资行为正相关;重点国有企业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可能性更高;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再融资行为呈现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或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企业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以2006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实施股权激励的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择比较研究法和配对样本 T 检验,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判断股权激励的实施是否促进了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以及该行业股权激励的应用特征及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存在股权激励模式较为单一、激励强度较小以及激励期限偏短的问题;通过对比同一年度和跨年度股权激励效果,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政府监管部门可酌情实行监管力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实行激励性的福利计划等。  相似文献   

10.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考察了股权结构安排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安排随生命周期动态变化;股权集中度及制衡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存在生命周期的状态依存性,成长期和衰退期股权集中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增加,成熟期股权集中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然而被西方推崇的股权制衡正向作用未得到充分证实.因此,应当重视中国情境下股权结构随生命周期演变的动态构建.  相似文献   

11.
段勇 《社会科学家》2015,(2):120-124
为了能够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深入地分析了基于动态股权制的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型。首先,分析了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接着,研究了基于动态股权制民办高职院校管理模型;最后,讨论了动态股权制在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动态股权制的引入可以转变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机制,提升办学质量,寻求一条民办高职院校的创新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瑞兵 《理论界》2009,(10):43-44
本文梳理了股权经营的内涵,从企业战略着手,分析了企业战略统筹下的股权经营目标、股权经营目标影响下的股权经营初始环节--股权投资环节对股权比例与结构的选择,以及特定股比影响下的后续股权管理环节的实施与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13.
毛雅娟  李善民 《学术研究》2012,(6):67-73,160
时至今日,我国上市公司实施高管股权激励的法律障碍已不复存在,它在改善企业绩效中的正面作用成为相关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然而,学术界对这一治理效应尚未达成共识。鉴于此,有必要对整个文献的研究脉络和主要争议进行梳理与剖析,并进一步明确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研究前沿的显著特征,即从高管机会主义行为的视角深入挖掘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反向关系,这对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提出了较大质疑。国内研究欲弥补与国外之差距,探寻新的研究空间,可从多个方面拓展:深入剖析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充分关注并解决股权激励的内生性;全面研究并比较不同股权激励模式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改革以协商方式实现了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新配置,而控制权交易则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动态配置的过程.以1997~2004年间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案例为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以来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并且这一差异主要是由股权集中度的变化引起的.股权分置改革通过不断降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实现了公司控制权格局的重新安排,间接地起到了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其治理效率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虽然债权转股权是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化解银行风险的新思路,但是债权转股权本身还存在着许多机制缺陷.为了保证"债转股”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必要从法律角度对债权转股权进行全面考察,以期有助于债权转股权机制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在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性退出过程中 ,对国有企业的承接包括资产的承接和人员的承接。目前解决承接问题的各种模式 ,都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有着严格要求 ,并且无法兼顾这两个方面。本文介绍了一种解决承接问题新模式———“动态股权制” ,通过与其他改革模式的比较 ,指出其在解决国有企业承接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股权激励的基本内涵,探讨了经理层持股制和科技人员持股制作为技术创新股权激励基本方式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8.
市盈率作为能够敏感反映出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方向标,在股改时期的反映如同戏剧性般涨落.股权分置改革对市盈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从市盈率的内部变化是否可以观测出股改对国内股票价值估值方面的推动力?这些问题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以实证研究为主,样本数据采用上证180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时间纵跨股改前后6年,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论股权     
在公司制企业中,股权与公司财产权相互分离与制衡是现代公司产权结构的特征.这种产权结构要求我们,首先必须正确界定股权内涵以区别于公司财产权,为两者间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权利架构准备理论前提.将股东权利分为股权及股东参与权将有利于厘清长久已来争论不休的股权概念,真正明确其科学内涵.而从主体资格角度探讨股权取得的相关法律规制,或许能为我们更好地行使股权,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供另外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股权投资退出制度是资本所有者判断是否进行投资的考量因素,股权转让是通常情况下的股权投资退出形式.在股权投资前,投资人往往通过在投资协议及其章程中约定投资退出权利.股权投资人有权作为股东依据合同和章程确定的转让条件选择其他股东作为受让人转让股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