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当今,"为谁建设、靠谁建设,以及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中心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论断所明确的"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理念是我党执政合法性建设实践的新的指导理路和现实保障。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实质上已经开始了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从1949年到20世纪末,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萌芽与停滞阶段和起步与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共产党建设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较以前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加上固有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更为紧迫.而此时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大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就其大端而言,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共产党要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政党,包括具有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建设思想要与时俱进,要有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和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等.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要运用现代方式.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就要认真总结和遵循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善于进行理论创新;注意认识和吸取外国政党,尤其是西方政党的建设经验和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发展和创新。从毛泽东的"人口与自然的协调"思想到邓小平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平衡"的理论,经过江泽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胡锦涛同志最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五位一体"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理论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4.
在继承"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础上,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从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的高度提出了"服务型政党"的概念。这是将世界执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特殊规律相结合的创造性理念。服务型政党构建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其建构的路径是学习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党领导人民先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四大成就."四大成就"的取得不仅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之"能",而且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好"."四大成就"的取得,是进一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唯物史观、世界历史理论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发展,也完全揭示出中国共产党之"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好"都归结于马克思主义之"行".  相似文献   

6.
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成功的重要保障。延安整风运动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大创举,在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形势下,发扬延安整风运动精神,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是目前巩固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不仅是一个关乎其自身"党运"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关系到老百姓生活幸福和国家繁荣昌盛的"民运"和"国运"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生活的稳定;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满足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大背景去观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宣言》,是中国共产党的"老祖宗"。在《宣言》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胜利。胡锦涛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中国特色"的首创.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及采取的决策和措施,不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道路,也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国宣言书,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逐步从"干革命"到"搞建设"的转变、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走什么样的路、举什么样的旗、立什么样的国、强什么样的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不断探索的根本性问题,"五一口号"是这条艰辛道路上的重要节点,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路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人"四个自信"的开始,标志着"四个自信"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统一,体现了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古今先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率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的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的宝贵经验.它在科学地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同时,也客观地创构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从理论体系的科学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以及科学内涵、外延和结构特征,足以印证"三个代表"理论体系确实是全新的、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也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推崇。而儒家文化奠基之作《论语》更是通篇闪烁着德治思想的光芒。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应该说是在政治文化方面复兴和弘扬民族文化。《论语》中有关德治思想内容丰富,其理论假定是人性本善论,对德治思想应予以辩证评价。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人的文学”观,其实是周作人和茅盾所代表的两种观念所共同建立起来的二维世界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思潮即自由、激进、保守文学思潮都可以纳入这个体系之内来加以观照。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而且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极为重要的政治思想。就其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而言 ,有着不同的理论表现。它虽然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 ,但与民主思想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具有向民主思想发展的自然趋势。发掘这一思想 ,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有关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应限于对我们研究"中国哲学"之方式的反思,而不应看作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本身的一种判定.哲学本是一种历史性的学问,从某种意义上讲,哲学就是哲学史.中国传统哲学所关注的历史,一是知识性的历史(事);一是通过经典的诠释开显当下生命存在的意义,即"存在性的历史"(道).史通大道,道、事一体,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之能够与时俱新,引领现实,保持原创性生机的基本原则.现代的中国哲学研究,偏向于脱离"存在性的史"之基础,退居学院化的知识性一极.突出传统思想的历史文化内涵,强调教化对于义理、"存在性的史"对于"知识性的史"的奠基作用,应是当前中国哲学研究所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先秦法律思想中存在着一种崇尚“一元”的意识。具体地说 ,这种“尚一”意识包括先秦诸子所主张的“政出一门”、“利出一孔”和“思出一穴”等意识。这些意识对秦汉以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总体把握中对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立党之本、力量之源,也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源、复兴之魂和复兴之本。  相似文献   

20.
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概念避免了本质主义的困境。我们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将“哲学”视为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和思想方式,从而观察多种多样的哲学活动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交织而成的网络,扩展我们对丰富多彩的哲学思想的理解。基于这种认识而展开广泛的哲学对话,或许是“中国哲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