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哲学界展开了什么是认识的源泉的讨论。综合起来,大致有这样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第二种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第三种观点,认为“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命题。我们认为,其实,客体才是认识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2.
论实践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实践负效应刘宝三(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提起实践,人们都认为它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离开了实践,人类就不能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自然就不可能人化;人类不可能进化;社会不可能进步。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也是...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认识的源泉问题,讨论正在深入展开。在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才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第一”的观点,才能划清同旧唯物论认识论的界限。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个命题,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对“实践第一”观点的曲解。现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浅见,期望指正。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一九八○年第二期,发表了《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一文后,一些报刊发表文章,围绕“认识的源泉”问题开展了百家争鸣。对立最为鲜明的两种观点是:有的同志认为“客观实在才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甚至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另一些同志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说“客观实在才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似乎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从表面上看,这是关于“认识源泉”的争论,仔细一想,不止于此,这个争论关系到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关系,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与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区别等问题。因此,这个讨论很有意思,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5.
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宣扬“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以此来搅混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达到转移和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目的,把人们引入不可知论的死胡同。近年来在有的书刊中也可以看到这一观点。我们认为有必要就有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需要和实践的关系上,哲学界有两种对立的看法,或者认为需要产生实践,或者认为实践产生需要。因此,在需要、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也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或者认为需要是认识的动力,或者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动力。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需要和实践应是相互决定、相互作用的,需要和实践的共同作用才是认识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科学》1980年第二期则鸣同志在“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一文中,提出“只有在人们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或客观实在才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的观点,这是一个很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我们认  相似文献   

8.
积累是否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这是关于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中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大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另一种观点只承认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不认为它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持以上不同观点的同志,对其观点所作的论证又各不相同。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物质是认识的源泉,解决认识从那里产生的问题,实践只是认识的来源,解决认识怎样产生的问题。两者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今年第一期发表了则鸣同志的《再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第五期又发表了一组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文章。我赞同姚伯茂同志的观点。这里,再补充几点看法。 第一,“认识源泉”是什么? 有的同志认为:“认识源泉指的就是认识的本原,认识的客观内容是哪里来的。”这种把认识的  相似文献   

11.
则鸣同志的《驳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载《社会科学》80年第2期)反对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指责它导致唯心主义的产生,其论据是不足的。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个命题是否正确?我们的观点是和《驳文》截然相反的。关于什么是实践,《驳文》说:“有人要我们来回答什么是实践,如同要我们来回答‘什么是吃饭’,‘什么是穿衣’一样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出现了将真理划分为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两个部分的观点和理论。这种理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讨论。本文试图通过对真理性认识和价值认识的分析比较,来说明“价值真理论”的非科学性,并就教于哲学界的同志们。 一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实践活动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需求支配下进行的。目的的实现,需求的满足,对实践着的人来说无不具有一定的价值。人们就是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深入地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首先产生了对个别实际效益的条件的意识,而后来  相似文献   

13.
正一、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人。人们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能来源于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把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把认识方法建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之一,使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使它进一步建立在科学世界观的  相似文献   

14.
来稿不同意则鸣所说的凡主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就是“向唯物主义进攻”,“倒退到主观唯心主义那里去了”的观点。 作者说:用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来取代以至否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是不科学的。在  相似文献   

15.
哲学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新认识1.真理标准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实践的总和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标准。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复杂的反复的过程,不能把实践的效果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这难以同实用主义划清界限。以实践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人对世界的改造活动和实践诸要素互相结合,形成种种复杂的关系,借以弄清楚被检验的认识是否与世界一致以及一致的程度。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最后标准,是由实践在整个社会现实中的地位以及认识与它的关系决定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实践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动态…  相似文献   

16.
赵旭涛在《实践形式小议》一文中指出,传统观点认为,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但这种表述只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局限于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而忽视了人们在认识思维领域的实践活动,因而是不全面的。客体的范围,不仅在物质生活和社会生中活可以开辟更加广阔的领域,而且在认识思维领域同样可以有广阔的前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研究什么的?我们看到、听到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理论。这种答案似乎已成定论。一直以来,人们普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看作只研究和解决人的认识性质、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手段、认识过程、认识源泉以及认识如何达到真理等问题。我认为,这种观点的确切性、  相似文献   

18.
张华金、马积华同志在《关于认识源泉的几点看法》(《文汇报》80年7月25日)一文中,既承认“物质第一性的原理作为认识论的根本或首要前提是决不能忽视的”,又认为认识源泉“具体指的就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这个动态因素,而不是指离开人类实践活动而存在的那个世界本源或认识客体”。他们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同时也是认识的最终泉源。对此,我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进一步商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一切唯物主义派别都主张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这种观点是不能令人同意的,因为它把不同派别的唯物主义认识泉源观混为一谈。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泉源观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泉源观有着质的区别。认识泉源观的发展同历史的发展是一致的。“每一时代的理论的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且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955年版,第23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认为,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目的、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而目的、计划的形成又必须以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为前提,也就是说,改造事物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对事物的认识,以上这两种说法不自相矛盾吗?实践与认识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